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人民性”是涉及城市在何种意义上属于人民、人民的城市何以可能的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城市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城市理论都对城市“人民性”问题作出了讨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看来,建立属于劳动人民的城市政权,实现城市的人民主权是城市人民性的基本要求。西方城市理论在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城市属性的前提下,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对城市的控制和剥削,强调人民的占用权和参与权以彰显“民享之城”与“民治之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城市理论中,城市的“人民性”既不仅仅是“占有”意义上的宣称,也不光是一种“权利”表达,而是嵌入在整个日常生活场域的实践,它要求将人民性贯穿于城市的规划、发展、治理与营造的全过程,并最终体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7)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范式分野,而国际实践理论则拥抱范式融合和超越范式取向。实践是人类根本存在方式,是首要社会事项,具有不可化约的本体地位。作为解释变量的国际实践通过培育习惯和建构规范两种路径导向国家行为体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3.
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俄国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重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向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指向从追求人类解放转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构方法从批判演绎转向实践生成;理论形态从一般形式转向各国特色形式。透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演进的逻辑理路,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对于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及其逻辑指向,是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视角。回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过程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能性与必然性、一般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历史选择。从现实向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基础、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制度保障等方面展现着社会主义性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构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中心”“物质膨胀”“对外扩张掠夺”形成鲜明对比的“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共谋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逻辑。  相似文献   

5.
赵中源  黄罡 《政治学研究》2023,(4):3-12+14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成分和基础性工程。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其理论建构以探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转向的动力及内在机理为指向,以诠释“国家”与“治理”的兼容与耦合为发端,以推动构建“善治”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为目标,在理论议题上回应“中国关切”,在逻辑演绎上创造“中国话语”,在形态建构上呈现“中国范式”,在价值指向上追求“中国之治”,并在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层面上形成了新突破,历史性地回应了“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6.
姚尚建 《理论与改革》2024,(1):72-84+166
在城市发展史中,城市参与了现代国家的建构,现代城市从单一的国家权力表征逐步嬗变为资本与社会的空间结果。基于工商业的快速推动,国家对于城市的控制开始松动,城市在世界范围的增长也把大大小小的城镇纳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城市体系之中。但是不受控制的、基于资本的权力同样支配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进而损害了城市的核心价值。人民国家意味着人民主权,国家的城市与人民的城市拥有一致的政治目标;城市增长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高水平的城市治理和高标准的公共生活,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而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国家以妥善的形式重新进入城市,在权力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以人民性统领城市性,以人民性规范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欧阳  李海青 《理论视野》2023,(12):81-87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生成的文明观涵盖了文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具体实践的创造性产物的本质规定论、文明多样且平等存在的根本特征论、文明应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取向论、文明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交流互鉴演进机制的发展演进论,及以总体协调五大文明为主体要素、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路径的实践遵循论。这一新的文明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守正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价值指引,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现代国家建设来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内在逻辑看,国家以制度形式,通过供给社会公共"秩序",规范社会生活的展开,促进文明的进步。现代国家的生成不仅建构了崭新的政治制度,促进了现代社会的生成,而且也造就了人的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以现代化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没有超越现代国家范畴,因而,通过现代国家的内在规范和原则来建构现代国家,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自秦以降,中国即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种国家延续了漫长的岁月。不过,在“长期统一”的传统国家形态之下,中国传统社会与国家之间却保持着“长期疏离”,地方社会封闭的“小统治者”实际上控制着基层社会的运行和秩序。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政治革命,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在此基础上,新国家对旧有社会结构进行社会革命,以政权的力量建构了新的社会形态,包含改革社会结构、培育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进而建立长期稳定的执政根基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构现代国家的双重革命,源于党建立国家政权与推进社会变革发展的双重使命。这种通过双重革命进行的现代国家建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它既超越了传统国家的社会历史形态,也超越了西方理论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建构实践,具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国家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四个自信”是一个整体,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和价值逻辑。只有把“四个自信”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的总体性视域中,才能正确把握“四个自信”的逻辑理路及其核心要义。“四个自信”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之上的实践自觉,其真谛与要义在于推动和引领当代中国实践,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范畴,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坐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严格的意义上,“四个自信”就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中国理论是中国人民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制度是用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从城乡关系出发把握人类历史,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视角.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的历史就是城市主导农村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以现代城市网络为骨架来展开的历史;考察现代城市,至少要从城市与农村、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人口、城市的资本经营性与人民性、城市与城市这五方面的关系来入手.马克思的现代城市思想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它提示我们走文明的城镇化道路,走绿色城市的发展道路,走人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道路,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包容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明典范”概念有其出场的历史机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历史新方位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不断丰富、提高国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需求,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诉求。“城市文明典范”概念蕴含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理路,是对城市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层次的探索。作为对未来人类文明跃升的一种前瞻,“城市文明典范”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城市文明维度的一种现实回应,旨在以一种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以社会性成长方式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一种强力支撑和促进。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新气象,对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方向的选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国涛 《理论导刊》2022,(7):98-104
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生存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形态。当前,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研究面临着诸多理论困境,即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范式有待突破、研究形态有待整合与建构。鉴于此,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研究在宏观上需要秉承范式转换逻辑、场域转变逻辑、研究认知逻辑、研究层次逻辑;展现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需要立足“全球视野”、聚焦“当代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在增加当代中国生存论哲学的理论深刻性和现实厚重感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引下,找回治理的“人民性”成为实现城市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聚焦“找回治理的‘人民性’”这一核心议题,系统考察人民建议征集的发展历程、实践创新、价值共创与运行机理。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人民建议征集以“人民性”为根本价值目标,通过汇民智、集民情、惠民生和聚民利四大机制实现了公共价值共创;在实际运作中,人民建议征集以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和治理工具的整体协同体现了治理的“人民性”,即通过政民双向互动的治理理念创新、高效联动的治理制度协同以及技术化和柔性化治理工具的融合运用,使人民建议征集成为彰显治理“人民性”的制度保障。人民建议征集研究为“人民城市”和“人民性”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解维度。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成熟、定型的应急管理制度是实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我国应急管理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富含中国智慧的制度设计,其建构与完善的脉络呈现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理论样态。其中理论逻辑蕴含着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表征: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下的功能性与保障性;基于应急管理理论下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下的人民性与发展性。历史逻辑反映了应急管理制度化建构的演进过程及规律:既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探索历程,同时遵循了应急管理制度化演进规律。实践逻辑是对制度诉诸"实践"的现实观照,要想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从目标式的图景变成真实的样式,就必须从制度规范、制度运行和制度保障上,切实以制度威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同时坚持理论创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贡献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与统一战线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改革开放动力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对外开放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加强党的领导理论;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实践催生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坚守人民的主阵地,基于新时代、新方位,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新定位,其人民性思想作为一根红线贯穿思想始终,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多重维度全方位彰显对人民的关怀和体认。正所谓江河有源、树有根,其人民性追根溯源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并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学术回应,也是影响、引领数字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中国发展与治理经验、观照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学理性、整体性叙事。本土性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首要特征,体系性是其重要属性,科学性是其底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世界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将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卓越贡献,也将为其他国家的发展与治理实践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数字技术革命的意义,重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以有组织科研推动概念、理论和方法创新,完善面向人类、面向未来的话语体系,同时,着力推动教材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生命周期育人育才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转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双重危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和文化冲突不断加剧,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友好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更是人类社会享受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与实践有其必然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与发展,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3)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实践交往的产物,其规约着社会的行为方式,调节着人们的交往形式,为人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发展现实,兼顾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制度结合的时代产物,其在保障社会及人的发展进步中扮演重要角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内含历史、科学、价值、实践四重维度,其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生成性、先进性、人民性、实践性特征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