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预防和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我们立足"三个创新",实现"三个转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维护社会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首要任务.根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必须做到"6个确保". (一)打牢基层基础,确保基层社会稳定.维护基层稳定关键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这是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重大政治课题.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组织,特别是镇乡、街道的调解中心、司法所、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全体调解员的职能作用;把诸多机关部门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协调起来,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大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和控制力度,见事早、到位快、处置妥;坚持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调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重大节日、敏感时期调处与正常性调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沟通上下联系,畅通言息渠道;建立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预测预警机制,加强防范,把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社会纠纷的数量也呈现了上升趋势,在诉讼领域中,群体性纠纷案件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化解基层群体性矛盾纠纷事件,进一步规范群体性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基层法院受理的涉及群体性纠纷案件的现状、特点及产生原因的总结分析,试图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基层群体性矛盾纠纷的方式和思路,以期能为有效化解该类纠纷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12,(5):28-29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厦门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全力提升基层调解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去年,全市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094件,成功调处6883件,成功率99.6%,防止群体性上访101件3093人。其中成功调处重大...  相似文献   

5.
秦湛毅 《人民调解》2023,(12):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司法局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路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特别是乡村"小矛盾"快速增长,据统计占比超过80%。而矛盾纠纷呈现出的"没人调、调不好、不会调"状况,使得"小矛盾"成为台商区基层治理的一个痛点。2019年以来,台商区瞄准痛处,主动探索,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人民调解提质增效,通过组建新...  相似文献   

7.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5,(4):30
2014年,全国广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93.7万余件,化解纠纷933万件,防止因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4.6万余件,防止群体性上访6.8万余件,防止群体性械斗1.5万余件。全国81万个人民调解组织、近400万名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在总结各地开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一年,辽宁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4万余件;以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为载体,打造业务用房面积180平方米、工作人员5人以上的五星司法所93个;建立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两所联动"机制,有效预防极端案事件发生;建设"村(居)民评理说事点"1.6万余个,实现全省乡村、社区全覆盖,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辽宁样板"。  相似文献   

9.
王刚 《人民调解》2012,(2):11-12
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的源头在基层,如何创新社会管理,充分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参与化解纠纷,实现基层和谐稳定,是摆在县(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各类人民调解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四川省通江县司法局组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行“点调制”和“1+X”楼院“五联制”,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抓源头,人人参与化解纠纷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宗忆 《山东审判》2008,24(1):71-75
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赔偿纠纷的多元化与解决机制的一元化之间的冲突、法律规定的概括性与局限性的约束、诉讼的对抗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升级、和谐主题的需求,呼唤建构国家赔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国家赔偿纠纷的特殊性和有效化解国家侵权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行赔偿纠纷单一司法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和好屋"调解组织在当前基层矛盾化解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调解工作的成功同一支出色的"老娘舅"队伍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密切相关。这种新型纠纷调解模式,既是基层矛盾纠纷处理中司法和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也保证了当事人纠纷自决意识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宝塔区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涉诉涉访案件居高不下,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调处困难化、矛盾易激化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宝塔区人民法院创造性开展工作,建立了基层矛盾化解沟通协调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冉宏 《人民调解》2023,(2):20-2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四川省南充市房地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充房调委)自成立之初,便一直把学习践行“枫桥经验”,有效治理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作为工作目标,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防控、纠纷化解工作上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2012,(12):15-16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各司法所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将司法所逐步打造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情报信息中心、分流处置中心、指挥协调中心和队伍培训中心,使司法所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操作平台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矛盾纠纷的主体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农村中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宅基地、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居高不下,这些纠纷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化解,有可能发展成为群体性械斗和上访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犯罪案件,严重干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藤县岭景镇原司法所所长魏德宏同志从事司法行政工作十多年以来,工作踏实,尽职尽责,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重点,走村串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十多年来,其亲自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25起,参与和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12起,预防和制止了多起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8则     
《人民调解》2022,(6):60-61
<正>2022年3月以来,各地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紧盯春耕节点,着力排查化解春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开展护春耕法治宣传活动,保障农民群众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现,就涉县来讲,民事类纠纷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赡养纠纷、民间借贷、宅基相邻、承包合同等。行政类纠纷主要是土地征用、拆迁补偿、行政赔偿、电视小片网收编引发的涉及群体利益的问题。这些矛盾纠纷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若不能正确及时地调处和化解,极易激化矛盾,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江苏省公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相互调整,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种类、主体、内容及形态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2004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处于矛盾和纠纷多发期,处于与矛盾接触最前沿的基层法庭,需要探索一条以有限的司法资源化解大量的社会矛盾的道路,那就是以诉前调解为基础的联合调解。以人民法庭为主导力量,联合乡镇、村等基层调解组织力量,通过调解的方式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