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共同体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迄今为止以民族国家为成员的人类社会最大的共同体,是全球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当代全球化的主要任务就是破除以往虚假的普遍性,重建真正的普遍性,这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代全球化的建设性逻辑。这种新的普遍性即人类共同价值。从其本质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善”,是一种新的普遍性;从其产生和形成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中历史地自然形成的;从其思维方式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以国家和民族主体间性不同于霸权理性的“交往理性”为核心,以“协商主义”为原则的思维方式;从其内在结构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应包括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是二者的统一;从其基本内涵来看,人类共同价值是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核心共同价值的构建,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人类的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需要从新文化价值、新文明范式和新文化经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理念之一,它是建立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基础上的。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下的国际社会提供了全新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在逆全球化之风甚嚣尘上之际,"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体现了中华文化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的天下观和义利观,表现了中华民族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宇宙理念。这是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独特体现,它具有全人类性的普世价值,体现了人类的本质,是超越了各种狭隘政治理念的全球主张。  相似文献   

3.
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话语,它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响应和认同,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共同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话语。多种宏观要素和社会历史条件有机统一,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逻辑及其内在维度。人类共同价值是当今人类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价值反映,是各个国家共同利益不断增强的价值共识,是当今时代各国应对共同挑战的价值立场,是国际社会反对西方普世价值的价值诉求,是不同国家自觉进行价值互鉴的价值结果,是各个国家构建全球价值格局的价值愿景。只有深刻理解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逻辑及其内在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人类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和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同时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时而生、因时而思、顺势而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方面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以及新中国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的凝练与升华;从现实方面讲,其是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世界的发展大势和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并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上发出的时代之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论对于中国自身还是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展现出了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6.
"无愧于人的本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论断。今天,世界历史、全球化时代,在人类的发展面临困境,步履艰难之时,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一论断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实质——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自由自觉的发展,即人类自身的真正解放,人不仅是发展的手段而且还是发展的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统一。该论断的时代价值就在于揭示了现代人类发展的弊端之根本及其出路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学中,学界通常把"自由、平等、正义、安全"等视为人类的基本政治价值,而忽视了从具体的利益的分析视角去探讨人类的基本政治价值,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非常重视对人的利益的研究.本文在疏理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共同利益的最人化是人类的一个隐含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源 《行政论坛》2003,(5):72-75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进程带来的文化的普遍交往使得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进行本土文化的战略选择有着显而易见的紧迫性和现实价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文化建设,建设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正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2,(1)
"生命共同体"话语表征自然界各要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荣,其旨趣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利益的兼容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依据话语理论,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陈述方式四个维度建构"生命共同体"话语。这一话语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与全球化,以辩证的话语内容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借助隐喻实现话语的通俗化、生动化表达,体现了其在话语对象、话语形式、话语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贾海华 《学理论》2012,(13):89-90
人类享受着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然而技术发展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相应的困惑。首先分析了技术风险的概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特点,然后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技术风险扩散的原因,最后提出全球化时代规避技术风险的主要途径,以有效防范或减少技术风险,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对外战略究竟是什么样的选择,已成为当今世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从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提出一系列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观就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共存观和共建观及共享观为核心内涵,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发展。"一带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合作共赢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新型合作观、树立新型共赢观,走向新型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新型大国观为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未来走向,为解决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难题与困境,提出凝聚中国智慧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答案和道路,为国际社会提供有效的全球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走向自觉的"类存在"的表现与确证,因而它必须以人类的自由自觉性为前提。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人类的自由自觉性,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的基本纽带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人类价值共同体。"人的类存在"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逻辑。人类走向自觉"类存在"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人类走向自觉"类存在",因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其核心内容或实现路径是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3.
辛杰 《理论探讨》2001,1(2):5-8
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形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一思想更显重要,对它的当代阐释集中了"四个正确认识"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产生、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价值否定与科学否定的辩证统一;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与世界文明的基础之上,实现对旧文明的超越.社会主义是人类新的价值选择,它的优越性可能不是现实的(尤其就某个方面而言),但是必然的.我们理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全球化时代赢得对资本主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4.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一个标识性成果,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性问题,而前提性问题的解决,是准确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要条件。这些前提性问题包括对“共同价值与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真实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与抽象的‘类’”关系的理解。依据唯物史观,“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而非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依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生产方式下人应有的群体性存在方式,“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类,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类。正是这些前提性条件,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5.
胡琴 《行政论坛》2006,3(1):64-66
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环境变迁给行政伦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全球化日益迅速的价值整合和后现代思维对公共行政伦理价值标准、行政主体伦理意识带来了冲击,此外全球化的鲜明特征如技术信息化,全球化功利价值的广泛渗透都在无形中改变或者影响着公共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原有秩序等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16.
王永贵 《理论探讨》2004,3(6):12-14
把握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对全球化挑战的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面理论旗帜;在实践上,中国和平崛起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主席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重要思想的新概括,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精神实质,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和客观必要性。也就是说,"构建和谐世界"并不是说现在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诚然,当前世界存在着积极因素,为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早期从扬弃"绝对精神"外化的历史到关注西欧民族国家的历史,从资本主义地域交往扩大的历史再到晚年关注东方社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深刻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并且在与全球化的互构过程中深化了世界历史的空间维度,在对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关注中进一步凸显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历史的目标愿景具有建构性作用,有着破除中心主义论调的现实力量;展望了一个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并为之努力的更美好的世界,指明了通向共产主义未来图景的重要的"阶段性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个新的全球化风险期,而风险的始作俑者依旧是西方现代性文明主导下的资本逻辑,它仍没有超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实践理性对资本“虚幻共同体”的批判视域。黑格尔和马克思均深刻地意识到,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必须符合人性自由发展的内在需要,由完善人性而达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是“理想型”人类文明形态的根基。为此,黑格尔提供了符合理念的伦理实践理性超越路径,马克思提供了符合人性对象化生产的实践理性超越路径。现如今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尚未走出资本逻辑全球化的阴影,因此,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给人类指出的实践理性“救赎”路径仍具反思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和平、发展和充满挑战的新世纪。在新世纪中,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而预示着人类文化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新世纪是人类文化整合的时代,是文化观念转换的时代。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把握它的主要特征,研究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