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段时间以来,收入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居民消费不足等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具体表现。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的逻辑关系与脉络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民生问题相当尖锐和复杂,既要解决生存领域的问题,还要解决发展领域的问题。民生问题凸显,客观上与当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也与政策、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失衡有关,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短缺有关。这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民生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而如何破解这些民生难题,完善民生建设的政策统筹机制,这是近十年两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中央决策层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农村是我国城市化的主战场。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在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其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它还需要面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务实的态度去认真总结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促使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落实,农村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原因读不起书的问题,应该说大体上得到了解决。然而截止到目前,在我国局部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学生辍学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连“隐性辍学”也成为一个显性问题,跃然于大众视野。其实,这些都只能证明一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痼疾,并不是只靠“经费保障”就可以得到合理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相继出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调控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否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宏观调控方面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以确保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些无疑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就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韩康教授。  相似文献   

7.
失业的产生不外乎两类原因,或是劳动力供求总量不匹配,或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匹配。我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过于求,发展经济是增加劳动力需求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潜在供给巨大,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即便经济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也只能使就业问题得到缓解,无法使其根本解决,这  相似文献   

8.
高校特困生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某些内地和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发达,开放程度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教育滞后,特困生因经济问题直接演绎出一系列心理问题。故而,在解决特困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必须切实解决其心理问题,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挑战困难。这关系到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距。据资料载,1992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东部占99个,中部1个,西部为零;全国365个亿元镇企业中,东部343家,中部22家,西部为零;全国592个贫困县,90%以上在中西部;8000万贫困人口中,有6500万人居住在西部。 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该承认,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差距的存在和在一定时期内差距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将来发展了、富裕了,也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平衡发展仍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矛盾。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向来都不平衡,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县市之间甚至有些乡镇之间都有差异。当然,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 从贵州情况看,这些年的发展,自己跟自己比算快的,但与全国比,特别是与沿海比,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越来越大。贵州1991年至1993年国民生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务输出 1、劳务输出是解决劳动力总量矛盾,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力总量过剩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劳动力总量过剩、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硬道理。二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一定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6,(3):18-18
陈德照最近在《瞭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其一,经济规模矾速扩大掩盖下的经济质量问题是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我国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内涵和经济质量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却远没有那么乐观,这种差距在一定时期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个问题在具备这些条件时会突出起来:其一,发展目标是扩大经济规模而不是提升经济内涵与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2.
口多,就业压力大,这是长期存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缓解和解决。近几年又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要实现三年解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要集中解决长期计划经济带来的富余人员问题,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势在必行。这就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头等重要任务。但不能因此就不实行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13.
王伟光 《前线》2010,(12):36-36
<正>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均收入不高、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差较大,其中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发展对于社会问题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谢撼澜 《当代党员》2009,(12):34-3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表明,我国正处在各种矛盾的凸发期,这些突出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在群众心中形成积怨,引发一些集访群访甚至群体性事件,给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带来隐患。因此.密切联系群众,除了帮群众致富、为民办实事外,还要切实帮助群众消解怨气。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军队建设的加快发展,军费投量大幅度增长,经济责任也越来越重。从近年来审计情况看,有的单位经费安排不合理、违规支出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存在超预算办事、超标准花钱、超财力建设的现象;有的单位过分强调局部利益,经费管理存在着本位主义现象;有的单位支出经费过分随意,专款不专用、铺张浪费;还有的单位甚至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严重影响了部队建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监督是有效防治腐败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党员干部从事经济活动的有效办法,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实践  相似文献   

16.
观点集萃     
《当代贵州》2007,(8):6-6
民生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学者汪玉凯认为,在我国目前的体制政策环境下,民生首先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关: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就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17.
文之 《前线》2013,(9):31-31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良好,但一些地方的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不注意、不解决,可能就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甚至使之变成认认真真地走过场。这些问题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对"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不以为然;有的认为搞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二是学习教育不扎实,存在走形式的问题。有的部门、单位对教育实践活动没有认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经营机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行的时期。在成都公有制中小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及时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成都公有制中小企业乃至整个成都经济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的重农学派提出了许多有关农业生产的经济理论。笔者认为,这些理论中关于发展大农业生产、主张自由贸易、处理好政府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的经济主张,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农业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以重农学派的这些观点为基础,在生产模式、政府职能、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叶震 《前线》1993,(18)
本刊自这一期起在《探索与争鸣》栏,开展“瓶颈问题如何解决”的讨论。“瓶颈”制约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经济界、理论界就已经提出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强调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然而时至今日,“瓶颈”问题并没有解决,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强化,它似乎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痼疾。实践表明,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这个问题又必须解决,否则我国经济很难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所以,根本还在于“瓶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已经发现了问题,也深知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越是经济高速增长,瓶颈制约就越加突出?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瓶颈问题能不能解决?怎样解决?……我们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就上述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瓶颈制约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