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兆 《法制与社会》2012,(21):39-40
自201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举行会签以来,不少地方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执行合作方面开始不断尝试,并探索出了许多监督的有益形式.然而,就总体而言,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仅规定了上下级法院间的监督,而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依然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本文将围绕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展开研究,以期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2.
朱磊磊 《法制与社会》2011,(10):46-47,50
我国关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一出台就掀起了一阵争论高潮,有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文章层出不穷,各界人士发表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最大的焦点当属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应存在还是废除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王涛  任密密 《法制与社会》2014,(1):36+39-36,39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引发了业界对该制度存在必要性及检察监督介入范围的探讨,本文也论述了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并列举了重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乌兰 《法制与社会》2012,(33):36-37
这次修改通过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了检察机关执行检察权。执行检察监督是对法院执行活动最有效的监督途径,应当遵循民行检察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根据实践需要,应适度扩大执行检察监督范围,规范监督方式,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合理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事检察监督与审判的不确定性并不构成实质冲突 ,对法官超出其自由裁量权的案件进行检察监督 ,有利于保证诉讼的公正性。民事检察监督也有利于排除或减少非司法权力对审判的干预。在合理的限度内,检察机关监督的效果是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实力,而不会影响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强,我国民事抗诉监督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民事抗诉案件逐年增多。但由于立法指导思想的偏差,法律规定的粗略和不合理,使得我国的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监督机制不尽合理,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鉴于此,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监督制度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一、我国现行民事检察监督之分析(一)关于检察抗诉监督的范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5条第一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在弥补当事人私权力量的不足和法院内部监督的缺陷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该制度还存在检察监督手段单一、权力弱小、范围过窄、主体过少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不足,并分析、指正有些学者的观点,从立法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难"、"执行乱"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月出台了《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它加强了民事执行的监督,使民事执行问题有所改善。但该规定所谓的监督只是法院系统内部的监督,民事"执行难"、"执行乱"还是没有改变。因此,有必要在法院系统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包括监督管辖、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民事“执行难”、“执行乱”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月出台了《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它加强了民事执行的监督,使民事执行问题有所改善。但该规定所谓的监督只是法院系统内部的监督,民事“执行难”、“执行乱”还是没有改变。因此,有必要在法院系统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包括监督管辖、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我国检察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平与正义法律价值的要求,但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尚未确立。随着法治的进步,民众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诉求日趋强烈,使该项制度的建构和施行已成必然。目前这一制度的建构和实施仍面临诸多的障碍和挑战,需从观念、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民事检察监督之存废、定位与方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桂明 《法学家》2006,(4):10-14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产生至今一直争论不断,很多问题尚无定论.根据国家的立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列入了议事日程,这两部法律的修改需要重新审视和规定人民检察院的职能配置和诉讼地位等问题,因此,继续探讨民事检察监督这个敏感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怡 《法学家》2006,(4):1-4
一、从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现状看引入检察监督的必要性 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地位,1989年、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又具体确立了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从应然意义上讲,<行政诉讼法>第10条、<民事诉讼法>第14条都是授权性条款,人民检察院应当享有民事行政的检察监督权,包括对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权.但自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以来,几乎从未涉足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在倡导程序公正和执行程序独立价值的今天,为最大限度地杜绝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和权力滥用,重视和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显得极为重要与紧迫.因此,有必要对民事行政裁判执行建立起检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价值层面审视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民事行政检察的制度价值评析 对民事检察"否定"、"限制"的各种批评和质疑,有一些确实是中肯和合理的,因为该制度设计的固有缺陷和运行中显现的障碍已导致了诸多负面效应,值得反思和检讨.但许多批评和质疑往往缺乏全面的审视和考察,尤其是漠视了此项制度存在的社会意义和现实需要.只有在对其正面和负面的价值因素进行全面实证分析和理性讨论的基础上,才能对民事检察制度的价值及未来发展作出妥当的评判.  相似文献   

14.
曾晖 《法学杂志》2013,34(1):136-140
对于民事抗诉案件法院的庭审范围、检察机关在庭审中的职责、抗诉案件的庭审与其他再审案件的庭审有何不同,因法律规定不明,司法与理论界分歧很大.民事抗诉案件的审理范围应以抗诉事由为中心,同时兼顾当事人的请求;检察机关在庭审中有权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权利区别于当事人,对庭审活动中的违法应及时纠正,避免产生司法不公;在其他相关问题上应区分抗诉案件与其他再审案件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谢佑平  周颖 《法学家》2006,61(4):29-34
一、法律原理与现实问题 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两条宪法条文确立了我国的独立审判和检察监督两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多种监督职能。在刑事和解制度已经获得立法认可的情况下,检察环节民事和解制度的运用已没有理论和实践的障碍。检察环节民事和解应当借鉴刑事和解的成功经验,总结自身的成绩与不足,扩充适用阶段和范围、强化协议效力,遵循程序自洽性。司法实践呼唤法律就检察环节民事和解制度作出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17.
刘萍 《政法学刊》2004,21(5):59-61
民事检察监督有其存在的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民事检察监督在公益性案件中介入诉讼活动不仅已成为世界潮流,而且有利于救济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8.
人民检察院通过对职务犯罪行使侦查权实现对行政权的监督是我国行政法学和检察学的传统理论。现实中行政处罚以罚代刑,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等违反刑事法律问题普遍存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存在局限性。应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确立人民检察院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刑事法律监督地位,设置相应的检察监督机制,以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和惩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9.
马景顺 《河北法学》2006,24(7):81-84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正确判决的依据.伪证是伪造的虚假证据材料,它不仅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而且严重扰乱了司法审判的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防范、制止和惩罚伪证行为成为法制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司法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防范会对民事审判工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 《河北法学》2008,26(7):183-186
在检察机关的各项职权中,行使最"杂"的莫过于民事检察权了。民事检察的范围,从现行法律的规定看仅是"生效的判决和部分裁定";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考察包括任何公权力机关对民事法律的适用范围;从法理上评析: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必须规范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行使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公权力机关不正确实施国家民事法律,构成了民事检察监督的事实原因。民事检察权力运用是否正确依存于民事审判权力。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在对象上,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机关(包括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容上,应当围绕民事法律在公权力机关的实施;在阶段上,包括诉前、诉中和诉后的任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