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14例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龙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1997,13(4):215-217
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已有不少报道1-3,但因非法行医引起药物中毒死亡的案例尚未见专门的文献报道.本文总结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自1958年以来的14例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案例,认为认真分析总结非法行医中毒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有关医政管理措施,以及可能的防范措施,对防止类似中毒的发生和提高法医学鉴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58-1995年的尸检资料中选出14例明确因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死亡的案例,即因应用无行医执照的游医所配药物而中毒死亡的案例.将每份尸检材料包括法医病理学尸…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强奸案中混合斑的分离检验新方法,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差异分离法对人工制备的3个不同浓度的模拟混合斑样本及相应滤膜进行分离提取,对所得DNA进行定量分析和STR分型检验。结果不同浓度的3个样本经孔径为10μm尼龙网格膜两次离心过膜后精子细胞损耗率均小于3%,同时3个样本沉淀均检出完整单一的男性STR分型。结论该双差异分离法所用滤膜对精子细胞DNA的损耗极少并且具有稳定性;该方法用于精阴混合斑的分离检验,具有高分离效率,装置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为性侵案中混合斑的分离检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差异裂解法对混合样本的DNA检验效果,评价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制备含有不同数量精细胞与阴道上皮细胞混合悬液和植绒混合斑拭子,分别采用MOSPD3抗体、SPAG8抗体免疫磁珠法及差异裂解法对样本进行检验,观察分析不同比例的混合细胞悬液,以及不同保存时间植绒混合斑拭子DNA分型的正确率。结果当混合细胞悬液内精细胞与阴道上皮细胞比例约1∶10时,免疫磁珠法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差异裂解法(P0.01);当比例等于或高于1∶1时,两种方法正确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植绒拭子混合斑的免疫磁珠法正确率明显低于差异裂解法(P0.01);随混合斑保存时间的延长,差异裂解法正确率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适用于新鲜混合样本中精细胞的分离检验,且在精细胞含量较低时优势更明显,差异裂解法较适合陈旧混合斑的分离检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单细胞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法精确分离混合血样中男性和女性细胞并进行分型检验。方法收集男、女性血,按照男∶女为1∶5、1∶10、1∶20制备混合血样,加入0.075mol/L KCl 600μL,轻混、放置30min后加入150μL固定液离心留沉淀涂片,利用Vysis 30-161050试剂盒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用PALM激光显微捕获系统分离出男、女性细胞,使用Identifiler试剂盒复合扩增并进行检测。结果捕获8个血细胞即可得到完整的DNA分型,且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检出率逐渐提高而等位基因丢失率逐渐降低。10个血细胞的检出率最高,为93.75%。5μL男性血液与本实验各比例女性血混合用本文方法检验均可获得男性分型。案例混合血斑经检验获得单一男性和女性分型。结论单细胞分离荧光原位杂交法可用于男女混合血样本中DNA分型检验。  相似文献   

5.
在性犯罪案DNA检验中,含有精液和女性成分的混合斑检材,一般先采用两步裂解法分离精子与女性成分,然后再分别进行DNA检验。但在实践中发现,含有大量女性成分而精子较少的混合斑进行首次裂解需较长时间或需进行多次裂解,因不能得到足够的精子量使分型失败。为此本文通过调整试验条件,以期提高实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11例医源性药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医源性药物中毒在医疗事故中较为常见,认真研究其发生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药物管理和预防措施,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我室检验的医疗纠纷案件中的11例医源性药物中毒案例,讨论其原因及可能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68-170
<正>目前,强奸案中精阴混合斑的分离检验,基本采用差异裂解法,为确保最终获得精子来源的单一STR分型,则阴道上皮细胞需充分消化裂解(通常56℃不少于6h,而37℃不少于12h),且两种细胞的先后裂解,使得整个检验过程需耗费1-2天[1],不利于快速提供指向犯罪嫌疑人的DNA信息。迄今为止,针对精阴混合斑快速检验的研究,多为差  相似文献   

8.
3种分离提取混合斑精子DNA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犯罪案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检材为精液与阴道分泌液混合斑,其精子DNA的提取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差异裂解细胞法结合酚、氯仿抽提[1],但由于检材条件各不相同,有些混合斑中精子细胞极少,核酸得率和纯度较低,有检测失败的可能或致使精子STR分型困难[2]。文献曾报道过多种改良方法[3,4],但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检验人员的经验、水平等主观因素以及检材的具体条件影响。本文作者应用差异裂解法、Phase lock GelTM法[5]和D ifferexTM法[6]对三组不同条件的混合斑样品分离提取精子DNA,使用Powerplex16TM试剂盒分型,对3种方法进行比…  相似文献   

9.
用二氯甲烷从血液中提出DDVP后,提取物不需分离.即可直接点样测定.血液中敌敌畏的含量在2~20μg/ml血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仪器对敌敌畏的检测灵敏度为0.2μg.该法操作方便、快速,重现性较好,变异系数为4.3%. 敌敌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在法医毒物中毒案件中,敌敌畏中毒较为常见.据报导敌敌畏的定量方法主要应用气相色谱法,该法灵敏度高,快速,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气相色谱仪.为了探索其它检测方法,我们用薄层色谱法对人体血液中的敌敌畏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PSA实验结果,探讨PSA试验在精斑检验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检材进行PSA试验后,通过差异裂解法获得上清及沉渣STR分型。结果经STR检测,与PSA试验结果存在不一致,其中假阳性13例,假阴性1例;上清中检出男性成分2例,男女混合9例。结论 PSA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及假阴性率,检验经差异裂解法分离得到的上清不仅可以增加精斑检验的成功率,还可以作为补充为精斑检验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丙嗪、三氟拉嗪、异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氯氮平、氟哌啶醇、安泰乐,多虑平等九种常见抗精神失常药物进行分离。并对色谱条件流动相中甲醇比例,二乙胺浓度,pH值及柱温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进行考察,选择出一种能良好分离九种药物的色谱系统,对这类药物中毒时鉴别药物品种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GC/MS是分析微量多组分有机毒物比较理想的工具,GC对微量有机混合物具有高度分离能力,MS鉴定有机物灵敏、准确。加上计算机监测和数据处理,使GC/MS可为法庭科学提供快速、灵敏、准确的鉴定结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法在吩噻嗪类和安定类混合药物的分析中仍有困难。由于吩噻嗪类和安定类药物结构相似,用轰击源(EI)方法有时个别药物分离不够理想,而用化学源(CI)方法可以获得药物各自的特征峰,混合药物中各组分达到完全分离。我们对国内常见的8种药物进行了分析条件的佳化选择和动物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验一、试…  相似文献   

13.
显微操作法提取混合斑中精子细胞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尝试建立一种提取混合斑中精子细胞的检测方法。方法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制备精液—阴道液混合斑,分别使用显微操作法与差异裂解法分离精子细胞,提取DNA,进行STR基因型检测。结果采用显微操作法检测成功率11/12,差异裂解法成功率1/1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显微操作法可有效获取精子细胞,排除女性物质和其它杂质的干扰,STR分型成功率优于差异裂解法。  相似文献   

14.
214例中毒尸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死亡案在法医学尸检工作中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14例中毒尸检资料的统计分析,着力从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死亡性质、年龄结构及农村中常见农药中毒尸体征象等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的资料源于本地区1987年以来受理的中毒死亡法医学检验档案,经筛选资料齐全的计214例;经调查证实及医院抢救或尸检后进行毒物化验其毒物种类明确的案例。1.性别男性78例,女性136例,男女比例为1:1·74。2.年龄见表1。3.毒物种类和中毒死亡性质214例中毒尸检涉及两类毒物,一类系农药中毒,另一类系抗疟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系统的蛇毒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3种常见蛇毒样品检测,确定用ELISA法检测蛇毒的最适条件。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ELISA蛇毒检测法灵敏度为3.9ng/ml;交叉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高,只有个别蛇毒存在交叉反应;样本从采集到检出时间在1h40min之内;动物实验显示,半致死量中毒家兔的血液蛇毒检测在中毒后48h内有效,中毒死亡家兔的血液蛇毒检测在死后72h内有效。结论所建立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简便,是一种可靠的蛇毒检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毒物和药物投毒杀人、自杀案件及意外中毒事故时,司法机关为侦破此类案件常常必须先查出毒药物的种类和名称,再根据其浓度和含量确定案件(事故)的性质。由于治疗学要求提高毒药物中毒的抢救成功率,因而医疗机构早已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技术应用到了中毒病人的抢救工作中。通过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HP联合使用达到更佳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初步建立了以HPLC方法检测海洛因中毒生物检材中的吗啡方法,给出两种比较理想、可供定性、定量分析的色谱条件;生物检材处理,提取净化方法简便快速,并通过对10例海洛因中毒死亡者血液的检测,效果理想,实践证明方法可靠,适用于实际案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389例不同年份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近16年来(1983~1998)本教研室检验的中毒尸检158例,并与本教研室1983年以前26年(1957~1982)的中毒尸检231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毒毒物的种类在近16年虽然仍以有机磷农药为主,但敌敌畏中毒在90年代后则明显减少,相反新型有机磷农药及其它新型农药则逐渐增加;杀鼠剂、醇类、麻醉品及毒品呈明显增多趋势,而金属盐类毒物则减少较明显.90年代后,杀鼠剂投毒及医源性或非法行医所致药物中毒案例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9.
口服胆矾方剂急性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1.1案情某男,39岁。某日上午10时至12时许,分三次口服胆矾方剂(胆矾12g、白矾15g、胆星4g、木香5g、皂角7g)后出现呕吐、烦躁不安、四肢无力、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于末次服药后3h死亡。1.2法医学检验1.2.1药物检验按照新版国家药典和中药鉴定学中规定的中药材及其主要毒性成分的鉴别与检验方法,采用标准药材和主要毒性成分做对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送检的5种中药材分别为胆矾、白矾、胆星、木香和皂角,与公安机关提供的处方和卷宗笔录相一致;送检的死者用福尔马林固定的肝脏中含有胆矾、白矾、胆星、木香和皂角等5种中药材成分,其中…  相似文献   

20.
气体中毒多见于一氧化碳、硫化氢、天然气与石油液化气,且检验方法也比较成熟。氨气中毒并不多见,关于氨气中毒的文献资料一般也仅是介绍临床诊治[1-5]。作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氨气中毒的案例需要鉴定,经对已有的氨气检测方法进行改进[6-8],成功地进行了鉴定,现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2004年9月6日早晨,某冷库在除霜过程中制冷管道发生破裂,致使大量氨气外泄,其中两名工人当场死亡。为确定死因,要求检验死者肺组织中是否含有氨气成分。2检验用玻璃杯制作氨气检验装置(如图1)。图1氨气检验装置图玻璃杯中间设支撑物,使试剂与检材分离开,支撑物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