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越轨(犯罪)行为匪夷所思,越来越多的越轨(犯罪)行为超出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从犯罪个体本身到犯罪手段再到犯罪原因等均非一个正常人所能理解。对此,已有学者提出,我们必须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多做基础工作,才能起到预防此类犯罪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公民素质与越轨行为"的关系,促进中国公民教育的开展,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联合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19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七届犯罪学高层论坛。作为《犯罪学》栏目的编辑有幸参会,聆听专家、学者就人文素质与越轨(犯罪)行为、权利义务观与越轨(犯罪)行为、公德意识与越轨(犯罪)行为、人格尊严与越轨(犯罪)行为的主题发言,受益匪浅。征得主办方华东政法大学邱格屏教授同意,按会议确立的犯罪学原理、公民素质与犯罪、青少年犯罪、犯罪类型研究等主题,整理出专家的主题发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早期的生态犯罪学思想源自对生态环境关系与犯罪互动关系的思考 ,将社会生态作为犯罪系统研究标志社会生态犯罪学的诞生。2 0世纪社会生态犯罪学经历了从思想萌芽到学科体系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 :从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到所谓的新生态犯罪学理论和副文化理论。本文研究了生态犯罪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概括其理论成就及政策应用 ,评价其不足与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17-18日,"犯罪学中原论坛"挂牌仪式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安防控"研讨会在河南警察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发起人中国政法大学皮艺军教授、"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与促进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即"  相似文献   

4.
犯罪学的价值和功用——兼谈犯罪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一门有用之学,而不是无用之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犯罪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犯罪学是刑法学的上位学科,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引作用;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犯罪学具有政治献策功能,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引作用;犯罪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犯罪学研究来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此外,犯罪学研究还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训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要案会诊———第五届犯罪学高层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70余人围绕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刑事案例,从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着力探索案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回应了现实社会对中国犯罪学的期待。本刊将连续登载论坛实录,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6.
<正>第七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公民素质民族和谐",于2014年4月19日至20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市召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本次论坛从创新社会治理对犯罪学研究的需求出发,响应这一号召,主办者和参加者积极认真体  相似文献   

7.
激进犯罪学学派(Radieal Criminology)又称新犯罪学学派,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学派、批判犯罪学学派,是当代西方犯罪学中具有鲜明激进倾向的一种理论流派。它主要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问题,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英国异常行为协会的成立与1973年由美国犯罪学者泰勒、沃尔德、扬格等著《新犯罪学》一书的问世。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动乱之中,激进犯罪学学派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这一时代突出的特点: (一)近40多年来,西方国家的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性犯罪、青少年犯…  相似文献   

8.
“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机制建设”犯罪学高层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机制建设"犯罪学高层论坛于2010年7月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认为,对社会冲突乃至社会敌意事件的研究,可以从政治化、刑事犯罪和维权三个视角展开。造成中国社会冲突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结构洞理论看,传统的治理机制作用迅速下降,致使社会积累了不满;第二,从结构紧张理论看,由于社会自身结构限制了某些阶层达到目标的能力和手段,使之要想达到目标,就只能通过制度性手段以外的非法手段;第三,四类社会冲突在基层的聚积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第四,劳资矛盾引发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第五,社会资本过度流失构成了我国社会冲突增多和加剧的社会背景,而政府作为构成了制度背景;第六,不良信息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论坛提出的解决社会冲突问题途径和对策是:一是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从以管制为主要方式的社会管理走向以契约关系为主的管理模式;二是进行刑事政策调整,妥善化解矛盾;三是进行社会结构调整,构建社会主体意愿沟通机制和社会敌意缓冲机制,维护社会资源分配公平,并加强对边缘群体和弱势个体的人文关怀;四是解决社会的心结问题,提高国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五是建立新的公共安全机制,完善释放机制、分享机制和流通机制;六是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从文化、权威、经济、社会四个方面进行秩序整合。此次犯罪学高层论坛邀请了关注犯罪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界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参加,这种多学科的整合扩大了犯罪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研究的范式,更大限度地改变了以规范法学的思维进行犯罪学研究的陈旧模式,也标明了中国犯罪学理论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犯罪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孕育了早期的生态犯罪学思想,对社会生态作犯罪系统研究标志着社会生态犯罪学的诞生。20世纪社会生态犯罪学经历了从思想萌芽到学科体系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形成过程衬托出了深刻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犯罪学与犯罪学学科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的独立性条件不同。犯罪学独立与否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犯罪学学科的独立与否取决于研究力度。犯罪学学科的依赖性不能够成为否定犯罪学独立的理由。犯罪学学科的独立条件有赖于进行犯罪学学科建设。哲学化和科学化是犯罪学学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全球近50年、我国近20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有所觉醒和提高,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战略性犯罪或曰"原罪"。因此,在犯罪学学科建设中有必要把对"生态犯罪学"的研究提上日程,并就什么是生态犯罪,其研究对象、目的、范围、必要性和特点,以及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出路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0月30日-11月1日,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华东政法大学联合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创新暨有组织犯罪及其治理国际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利用会议的间隙,本刊采访了国际知名犯罪学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张晓东先生。以下是采访实录。主持人(以下简称"问"):张老师是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犯罪学家,而且年轻有为。今天采访张老师,主要是想和您谈谈几个犯罪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已故康树华先生是1992年成立的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先生去世时,北京大学法学院尊之为我国犯罪学和青少年法学的学科奠基人。但是,在采访过程中老一辈犯罪学家们有不同意见者,认为康先生可以称之为我国青少年法学学科奠基人之一和犯罪学学科继往开来者,适宜称为我国犯罪学学科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于2013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华荆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省荆州市召开。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与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主办,长江大学法学系承办,江陵县人民检察院协办。近50位与会专家学者,来自20多所综合性大学、政法大学、警察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多家政法实务机关。犯罪学的包容性、多层次、全方位特点带进了论坛,在论坛发言和探讨交流中,既有论文内容的提炼和更进一步阐发,又有学者们厚积薄发、即兴发挥、形散神聚展开的自由发言,更丰富着挥斥方遒、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般的热烈讨论,加深了不少认识,达成了更多共识,增加了一些求同存异,形成了更好研究合力。本次论坛紧紧围绕“社会生态安全及治安管控”主题,分为五个单元,本刊登载论坛纪要,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2日,吉林警察学院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八届犯罪学高层论坛在吉林警察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刑警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近30位国内犯罪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院长张兆端在致辞中说,犯罪学论坛举办多年来,组织和凝聚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大批有志于犯罪学研究的学者,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犯罪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和防治对策。在深化犯罪学领域研  相似文献   

16.
犯罪学学科建设问题是关系到犯罪学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关于犯罪学属性的看法颇有争议。本文认为,犯罪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为不同的学科介入犯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若只有包容性而没有统一性,这种理论体系就会成为各种观点的大杂烩,从而严重影响犯罪学的科争性。犯罪学如果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当有自己的学科属性定位,并服从于某一学科的发展规律。文章就学术界关于犯罪学学科性质的三种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评析,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理事会)关于统一犯罪学学科性质与地位的倾向性看法。指出我国犯罪学的科学性现状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提高犯罪学研究水平的出路在于改革文风,注重学习和运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方法,倡导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倡导犯罪学理论研究与方法的创新,以推动犯罪学科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张荆,1957年生,北京市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教授、主任,北京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亚洲犯罪学会常委、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等。1982年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用哲学的"磨刀石"磨犯罪学的"刀",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担任《青年研究》副主编,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1992年赴东瀛明治大学、东海大学做访问研究员。1997年考入—桥大学法学研究科攻读犯罪学硕士  相似文献   

18.
<正>许春金先生,现任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特聘教授,被尊称为"台湾实证犯罪学之父"。许教授毕生致力于犯罪学研究,专著有《犯罪学》《警察组织与管理》《人本犯罪学》《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犯罪预防与犯罪分析》及《警察学总论》,研究著作50余本,期刊著作120余篇,著作等身,不胜枚举,对我国台湾地区及国际犯罪学术及犯  相似文献   

19.
犯罪学与刑法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犯罪学研究事实存在的犯罪,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犯罪研究";刑法学是不研究"犯罪"的,其可以称之为"某某罪的研究"、"罪名研究"或是"犯罪的法律解释"。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是上位学科;刑法学是犯罪后学科,犯罪学不只是为刑法学服务。犯罪学与刑法学有着明确的学科疆域界定。犯罪学强调互动关系,将社会和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经验事实化成不同的变量,统计并观察各种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刑法学是注释法学,我注法条,法条注我。这种注释方法不应奉为法学研究教学之圭臬。  相似文献   

20.
加罗法洛是刑事实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龙勃罗梭和菲利被公认为现代犯罪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功绩是建立了自然犯罪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犯罪人的特征与分类进行了全新的论述。加罗法洛提出了依据自然法则确定刑罚的观点,认为刑罚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止犯罪人重新犯罪,从而保卫社会。加罗法洛的犯罪学理论突出了"自然性",为我们研究犯罪学开拓了新的视野,他的注重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