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警絮三题     
我肃立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默读着那篇浓缩了的血与火、青春与生命的历史。于是,我的面前出现了一条血路,那些驱赶黑暗的英魂向我走来……沿着时间隧道,我来到她们中间。我看见她们憔悴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我看见她们吃的是草根,心中便涌出一种难言的滋味;我看见她们坐在月光下,哼着小曲,憧憬未来,是那样充满自信;我还看见,当枪声大作的时候,她们是怎样地奋不顾身……是什么支撑着,使得她们如此坚强?是为了什么,她们竟这样舍弃生命?她们笑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她们谈起了她们的经历、她们的遭遇、她们的苦难,从她们的目光中透出的是怎样的一…  相似文献   

2.
<正>亲爱的爸爸:又是一年清明节,8年的时间够长够远,却不能淡去女儿对您的思念。此时,我心头更涌起那些美好的回忆,怀念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在童年的记忆里,您很威严,既给我安全感又教会我坚强。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您带我去公园锻炼,让我双手抓住单杠,双脚离地将身体支撑在上面。当时我很害怕自己掉下去,但您一直鼓励我说,“我在你的身后保护你,  相似文献   

3.
剪夜二三     
陌陌 《人民公安》2009,(5):59-59
沱江泛舟的那个夜晚,是夏天吧。大的星星嵌进透蓝的夜空里.夜色沉静温柔。只是氤氲的水气与夜空.居然真的是可以醺人的.我倚在随波荡漾的船舷上,竞有了些微微的醉意。那些止不住的幻想和愿望.就那么被水气轻轻托着浮了起来.浮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郭新庆 《台声》2024,(2):76-79
<正>偶尔翻检旧时书稿,一篇已发黄的、字迹模糊的短文“蹦”了出来。细细算来,那是28年前去台湾回来时写的。寻着模糊的字迹,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图片,好像又回到当年乘大巴车环游台湾岛的情景。1989年,我出版了大陆首部《公路客运服务学》专著,其中有一章是介绍台湾的公路交通的,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去台湾实地看看。  相似文献   

5.
印象中,瑞典的中小城镇总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模样。在瑞典工作的那些年,出差路过小城镇,我总喜欢在老街上走一走。而每每走过窗口挂着鲜花的老宅时,我又总是会羡慕如此恬静的乡镇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 这几日,强冷空气频频南袭,看着车窗外那些在瑟瑟寒风中行走、等车的人群,突然感叹自己是何等的幸福,不禁念起了有车的诸般好,感慨起这一年多来我这辆既不时尚又无个性的富康车给我带来的欢愉与便利。有车的最大好处就是早上终于可以赖床了,哪怕迟起15分钟也无妨。因为经过半年“摸索”后,我找到了一个既能准时上班、又能把自己打理得漂漂亮亮的办法。在车里我备了一套护肤品,一旦哪天睡迟  相似文献   

7.
正树上的秋天,落满一地。安静落满一地。我,落满一地。无尽的天空下,我寂静地走。不能停下来。一个姓氏,脱胎换骨。许多事,无法回头。我不相信那些鲜艳的红。那些古道上新鲜的脚印,晨曦,和傍晚。我们互不相识。  相似文献   

8.
人怎样生活,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昕惯了“活得累”、“活着真好”之类泛泛其谈,最近又看到一部名为“换个活法儿”的电视连续剧。 我是个聋人,听不见电视里那些人物在说什么,没资格去评头品足,但我知道,准活得也不会轻松。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之家,当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人们正沉湎在胜利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很热.我住处的前面有一群孩子正起劲地捉那些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一位同学,曾在某局供职。一次干部调整时被调到乡镇当了一名副镇长。然而不过多日,他又调回城里了。老同学说:"把我弄到乡下去,我班都顾不得上了,天天去县委闹,去组织部吵。我把那些领导们都闹烦了,结果他们只好把我又调了回来!"  相似文献   

11.
回想起那三分钟臂戴黑纱下楼默哀,现在坐在电脑前心情依然难以平复。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为灾难事故中不幸离去的同胞志哀,而在此之前,我只能选择在心里为那些离世的生命默默祈祷。在那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分钟里,大脑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现出地震发生那一刻的悲惨场景。当周围终又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泪水早已情不自禁地溢出了眼眶。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中,那棵难忘的枇杷树,留给我永远的思念。1973年5月,乌蒙山区。一个星期天的清晨,我走出军营大门,沿着一条人们不常走的小道,往山后走去。太阳还没有出来,山野上飘动着淡淡的晨雾。一层层梯田长满玉米和稻子,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路边的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间探头。那些越界的枝叶被行人踩断、揉烂,风干变黄,又和黄土混在一起,很难想像出当初那青嫩鲜活的本色。我信步而  相似文献   

13.
杠头:最近我发现一些公共汽车根本不在站牌下停车,每次都造成一片混乱。我就坐在马路上不让车走!没王法了还?可那些乘客不但不感谢我,还说我耽误事儿。让我给政府写信?残疾人写的信有人看么?我不管,我是精神残疾人,我不负法律责任!大伟:对你的行为我是又想赞扬又想批评。赞扬的  相似文献   

14.
毕业十年,工作十年。这是风华正茂的十年,是意气风发的十年,同时是不敢懈怠,努力探索的十年,这源于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面对一年又一年那些阳光的面孔,我既感到幸福充实,又感到压力重重!回首这十年,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一路走来,有些体会,也有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董健 《人大论坛》2009,(12):46-47
在我的印象中,人大机关是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关注民生的部门,只有那些有才华横溢、资历丰厚、名声显赫的老同志才能到人大机关工作。而我这个年轻小伙能与人大结缘,说实话,真是一件幸而又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正>岁月如矢,一转眼已是满头白发古稀人。在退休整整15年之后的今天,接到省政协办公厅为《江苏政协》杂志出版第300期而发来的约稿函,又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办刊的那些日子……从1982年春算起,我在省政协干了20年《江苏政协》的编辑工作。我觉得要办好刊物,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编辑部要实行开门办刊。开门办刊,组建一支通讯联  相似文献   

17.
演绎父爱     
马凯 《中国保安》2006,(14):49-50
几年来,自己尝试着写了些东西,远在故乡的父亲为此甚是自豪,他常常在喝了酒的时候,喜欢拿出我那些文章夸耀于乡邻朋友,希望从他们的眼神里获得一种慰藉。父亲年轻的时候连生活都成问题,自然也就没读过什么书,更不懂得什么文章了。如今,父亲常感叹说,大山里出了个会写文章的儿子,其实,我那些贫瘠的文字,在巍峨如山的父亲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有时,静下心想一想,自己写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偏偏就没有想到写一写父亲呢?他老人家一生中的故事,苦涩而温馨地演绎在我的心灵深处。我的家在西南山区的一个农村里。八十年代初,家乡正闹自然灾害,当时我…  相似文献   

18.
当20爱上30     
我黯然地离开了那座城,与他重新变成MSN上两个冷漠的名字,就像从没有见过面。只是那些美好又飘渺的爱,那些小巷,那片海,那辆旧自行车,在某个夜里会浮出脑海,深深地,深深地刺痛我的心。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名法学院的学生,我的每一门课的教授都曾经在他的课堂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们常常说"法律是这么规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尊重规则的老实人往往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反倒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到最后会名利双收,于是乎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就经常有那些看着很有经验的前辈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年轻人你还不懂。"我想问的是,我们年轻人,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  相似文献   

20.
音乐生活     
<正>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是心在怀旧,外表一无所有,至少我这么认为。当那些现代的流行歌曲再也不能打动我的心时,我开始回忆,怀念那些让时光洗去铅华的歌手和他们的音乐。儿时,家中有一台留声机,父母亲特别喜欢听京剧界四大名旦的唱腔,在这胡琴声的熏陶下我爱上了音乐。学生时代,家中有了一台凯歌牌收单机,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