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要,将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提到了生要位置上来.现时代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幼儿时期又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学前都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个阶段,如果大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成才的影响因素、基本规律进行探讨 ,认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学习条件 ,把握人才成长的有利因素 ,遵循成才的一般规律 ,勇于实践 ,勇于创造 ,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五公司结合实际,把大学生视为公司的人才储备和希望之星,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探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现状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成长在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们由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成才经历,使得他们的义利观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特点。在出现很多明显特征的同时,大学生义利观的成因也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大学生,是我党作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这既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怎样引起同学们对邓小平理论这门课的重视,增强邓小平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李妍  杨松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6):106-107,110
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影响的状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抵御宗教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影响的对策,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随之而进入了一条全新的轨道。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进入市场,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人才市场中待沽的角色,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掌心上寻找自己的前途。这一关键性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而两  相似文献   

8.
成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高校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基地 ,其社会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当今社会 ,人才竞争尤为激烈 ,竞争的含义更为深广。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现实、高校特点和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使学生关心社会、刻苦学习、塑造健全人格和有意识地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衡量一个人成才与否的标准在于其人格发展是否健全,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培育怎样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局。基于文化与人的相互改造,文化产生内生力作用于人的社会心理等逻辑分析,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坚持塑造大学生所处外部文化环境和所处大学文化氛围并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对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指明了道路,是对毛泽东、邓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定义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而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定义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而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分析大学生道德状况,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意义重大。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为了了解大学生道德现状,探索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方法,笔者对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归当纳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涨,民族自尊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在二百多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三个年级的学生,他们之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普通学生。他们在回答“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的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为100%;在回答“是否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发展”,选择“是”的人数为…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但是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挑战。大学生面对其父辈们从未经历过的社会压力,在目标追求、人我比较、社会竞争、人际交往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挫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多维透析,进而为大学生抗挫教育的展开提供科学而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等,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大学生入学时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阶段不可忽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一个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时期。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领域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具体是指通过专门教育或通过自学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能在实践中有所作为的人。人的才能从何而来?一步也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所以人之成才的途径只有一个──社会实践,人通过实践得到真理感性经验知识,将理性知识(这是前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转变成实践的生产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7.
一 人才标准是一种历史的尺度,它揭示了人才概念的内涵,规定着人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一人才概念就使人才标准有了质的规定性,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人才素质主要表现在德、才、体三个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怎样从对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标准;阐述了从体现服务体系的整合性、细化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科学运用新型的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科学、高效的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中处于一种协调德智体各方面的核心地位。艺术教育的价值也最终体现在对和谐发展个性的塑造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干事创业。是时代的呼唤、农民的期盼,也是党的殷切期望。本刊独家推出长篇通讯《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别样人生》,记述了大学生黎锦林毅然放弃都市生活,回归家乡当“村官”的感人事迹。相信会给广大读者以启迪.也会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