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案情]2004年高某以儿子高小某的名义买了一处房子.后高某为向葛某借款,拿房子钥匙作抵押。2007年高某因欠债离家出走,葛随即入住其房子。高某为了还债欲将房子出售,经人介绍,黄某欲购此房,黄某认为高某外面欠债过多,为方便买卖要求高某打一欠条.高某即打了一张30万的欠条给黄某,担保人是高小某。后黄某持该假欠条将高某起诉,要求高某还款,因高某无钱还债,法院将高某房子财产保全,并公告拍卖日期。  相似文献   

2.
[基本案情] 农民李某与离异妇女高某长期非法同居。2002年12月12日,李某与高某为琐事发生争执,冲动之余相约一起投河自尽。当天中午12时许,李某与高某不顾邻居劝阻,手挽手同时跳入村前的小河中。入水后,不会游泳的高某紧拉住李某不放,两人顺水漂往河中心。生死关头,李某突然反悔不想自杀。为摆脱高某的牵扯,李某数次推搡高某的身体,将高某的头部摁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高某因三元钱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2010年1月26日凌晨,肇州县肇州镇居民蔡某乘坐被告人高某驾驶的路宝出租车去县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到达后,蔡某拒绝支付8元钱的计程车费,  相似文献   

4.
佑晶 《政府法制》2006,(24):14-16
一段时间以来,网民自发的“网络通缉令”在网络上迅速蔓延。虽然早在2005年年初,北京教育中心就因为私自在网络上发布针对某员工高某的“网络通缉令”,侵犯高某名誉权并在其中泄露了高某的个人信息,被法院判决败诉,可这场官司并没有引起众网民的重视和反思,从而慎重对待这种以公布他人个人信息甚至隐私进行“追查”的行为。从“虐猫事件”中的“宇宙A级通缉令”,到今年6月份的针对某“偷车贼”的“网络通缉令”,再到德国世界杯期间爆出的追寻欠债女大学生的“全城悬赏通缉令”“,网络通缉令”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发“布通缉令”的人肆无忌…  相似文献   

5.
高某,女,39岁,某日晚20:00左右,与丈夫在家中服用草乌猪脚汤,丈夫服用一碗(400~500mL),高某服用半碗。夜间高某丈夫感觉口唇发麻,醒来后发觉高某鼾声大,推之无反应,遂送其至医院进行救治,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2:00左右死亡。高某死亡3d后,进行系统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 成某与邹某在老家系亲戚,在外打工时系师徒。并合租一室居住。2006年9月1日晚23时许。在租房附近的一美容店门口,成某因琐事与王某、高某等人发生争斗。打斗中成某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捅刺王某胸部和高某腹部等部位,致王某左肺及左肺静脉破裂,大失血死亡;致高某的左肾被捅破后被摘除,经法医鉴定.高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  相似文献   

7.
刘春英 《河北法学》2000,(3):156,159
案情简介:王某与高某因某纠纷争吵引起殴斗,结果王某被高某致伤一手,经鉴定构成轻伤。当时王某未追究高某的任何责任。时隔三年之后,王某始想请求高某承担侵权的损害赔偿责任。王某想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已过诉讼时效期间(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相似文献   

8.
李静 《法庭内外》2013,(9):62-62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情侣之间的赠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高某与女友2010年通过网络相识.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在两人同居期间。女方以要结婚为由要求高某给自己买东西、汇款。后高某联系不到女方,并向公安机关报案。2012年女方因骗取高某65000元诈骗事实予以认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本案一审中,高某认为对方以欺诈形式使其违背真实意思订立赠与合同,要求法院撤销赠与。并请求法院判令女方返还其赠与物品及现金。一审判决撤销高某对女方的现金10万余元及物品赠与,女方给予高某财产折价款40000余元。判决后,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办理了一起盗窃案。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高某取保侯审,经过审查案卷及传讯高某,盗窃事实清楚,应予起诉。就在笔者起诉时,科内一位同事发现高某与其六年前办理的一起强奸案被告人的情况极为相似,经调查,高某九四年因强奸罪被判刑,99年刑满释放,二000年又因盗窃药品被公安机关逮捕。高某应为累犯,理应重罚,却差点仅按新罪受审。此案引起笔者对起诉阶段认定法定量刑情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侯某原系某村村委会主任,高某原系该村村委会委员、治保主任。1995年10月份,该村村民任某等人想开煤矿,通过该村村民王某找到村委主任侯某,让其从中帮忙,并答应让侯算一股。侯某又找来高某商量,让高某出面帮助任某等人办矿,高某也算一股。时隔不久,任某等人和侯某、高某、王某在一块商定,任某等人负责煤矿投资、生产和经营管理,侯某、高某等人负责解决煤矿所需场地、交通占山、占地和协助任某建并时办电,此外因无证开采等凡涉及到上级单位到矿找麻烦,均由俱某、高某等人负责交涉。同时商定,侯某、高某、王某可以从每吨煤中提取…  相似文献   

11.
我朋友的父亲高某于201年去世,他的奶奶于今年4月去世。现在高某父亲所在的村子进行旧村改造拆迁.分得了一笔拆迁款。我朋友的叔叔及始姑提出要分得高某补偿款中的一部分。我朋友则认为他的奶奶已经去世,他作为高某唯一的儿子应当继承高某所有的财产。请问,我朋友的叔叔、姑姑能否分得高某的拆迁补偿款?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20岁的男青年韦某,经常去A小学旁的公园玩耍,认识了常到公园来看书、听音乐的A小学12岁的女生高某。闲谈中,韦某不但得知高某很崇拜港台歌星刘德华,而且还得知高某的父亲是个大老板。韦某便想从她身上弄点钱。一日,韦某将某小报刊登的称“港台歌星刘德华要到省城]出”的消息告诉高某,高某兴奋不已,韦某见找钱的机会来了,便对高某说:回去找你爸要几千元钱,我们一起去看刘德华]出。高某说:要得。立即回家拿了5000元人民币交给韦某,韦某拿到高某给的5000元钱后便不知去向。[评析意见]对本案中韦某的处理有两种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13.
任文松 《检察纵横》2012,(10):50-50
我的朋友王某和高某相约偷盗邻村机井中的水泵,高某负责望风。没过多久,高某见王某的鞋子漂浮在井面,此时他意识到王某可能掉进井里了。高某因担心盗窃水泵事发,未向他人求助也未打电话报警即自行离开。后王某的尸体被发现。公安机关经调查认定,王某系生前溺水死亡,无犯罪事实发生,对王某父母下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  相似文献   

14.
对一起摸奖纠纷案件的分析○夏凤英1996年3月,学生王某、高某及王某的表姐衣某相约去摸奖。王某出资10元,高某出资5元,衣某出资1元,王某用这16元钱买了两联8张彩票,随即将一联4张给了高某,结果高某的4张彩票中有一张中二等奖,奖品为高路华彩电一台,...  相似文献   

15.
法律咨询     
你父亲是担保人还是同为债务人? 来信我父亲被高某雇用开家俱店,高向信贷员刘某贷款一万元,贷款单上是我父亲和高某两人签名,高某已陆续偿还了5054元。后家俱店破产,高某和刘某双方达成协议,以半成品家俱抵债。刘某1989年又以我父亲系担保人,应负责偿还尚欠的4946元为由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中,高某再三申明所欠之款与我父亲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被害人高某经营其父名下的一处娱乐场所,在经营中结识了犯罪嫌疑人邱某、王某、刘某。邱某、王某、刘某得知高某的父亲很有钱之后,共同预谋没牌局打假牌,诱使高某参与豪赌使其输钱,然后控制高某并向其父索要钱财。共谋之后,三嫌疑人于2004年8月18日将高某骗至某宾馆,通过打假牌使高某输掉40余万元,在令其写下欠条后将其非法拘禁20多小时。其间, 三嫌疑人多次打电话向高某之父要钱,称如果不给钱就将高某杀掉,并多次殴打、侮辱高某。后经高某之父报案,三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分歧意见对本案的定性问题,存在以下几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邱某、王某、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邱、王、刘三人以非法占有财物为  相似文献   

17.
被告人雷某是天津市某区的个体商贩,在1990年5月经商中,结识了另一个体商贩高某及其妻常某。被告人乘高某外出经商之机,与常某钩勾成奸,后被高某发现,常某表示要与雷某断绝关系。常某明确地对雷说.“以后不要再和我来往了.”  相似文献   

18.
案情速览 2021年3月起,高某、何某在上海租赁办公室后共同从事高利放贷业务,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等方式筹措资金.经营过程中,高某注册了不同的微信号,同时设立了多个微信群用于"业务宣传".在微信群内,高某还会定期发送微信红包并发布广告用于招揽客户. 客户上门后会被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出示不动产证明等材料,而后高某、何某会和...  相似文献   

19.
国某之夫高某于1998年5月18日以吉林省某粮油饲料有限公司的名义在农业银行某办事处办理抵押贷款100万元。次日,高某将此款借出,委托田某以冯某名义存入工商银行一储蓄所,并在存款凭条上注明国某单位地址及电话号码。5月21日,高某将以冯某名义存的100万元的存折及冯某身份证交给茹某,委托茹在某证券公司营业部为其以冯某名义设置股票资金账户(号码为27779),并办理了股票交易卡,将该存折中的99万余元以转账存款形式存入该资金账户,高还委托茹用此笔资金炒作股票。8月18日,高某又以王某名义在工商银行另…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2008年8月21日,燕某先后两次将一条重61.1克黄金手链和一条重52.1克的黄金项链典当给某市场“诚信委托行”,共计当得人民币17500元。在无钱赎回自己所当之物的情况下.燕某萌生了用欺诈方法骗回典物的念头。当日17时许,燕某准备了一扎“冥币”,并用二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在两端进行遮盖。随后,燕某来到“诚信委托行”.故意让委托行老板高某看到这扎伪装的“人民币”.同时提出要赎回自己的二条黄金首饰。为了进一步争取高某的信任,燕某还打电话找来高某的熟人。使其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