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G20机制面临的合法性困境及其对有效性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分析G20机制转型对有效性的影响说明了G20机制面临的合法性困境将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对于G20而言,通过机制改革来缓解合法性困境已变得日益迫切。为增强自身合法性,G20需要强化部长级会议的相互评估功能,提高其进程的开放性,加强其成员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在G20向长效性治理机制转型过程中,中国既需要积极参与政策协调和议程塑造,通过加强与其他新兴大国协作及争取部分发达国家支持来提高议程塑造能力;也需要为增强G20合法性力推G20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作为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G20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相似的战略考量促进了中印在G20中的合作,增强了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但两国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G20机制的内在特点等因素,也对两国的G20合作形成了制约。从未来看,G20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不容低估,中印需要重视G20的价值,通过建立两国G20事务合作机制、加强对G20的联合研究、把握G20合作重点、推动G20机制改革以及稳定中印双边关系等措施,不断拓展并深化两国在G20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二十国集团的转型选择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二十国集团(G20)机制的升格,3年后的G20正处于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G20内部的不同群体因利益和理念差异而对转型具有不同的看法,从而需要在发展方向、指导思想、组织机制、议题设置及其有效性、合法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整合.中国逐步形成了其关于G20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思路,正在努力通过G20转型而推动国际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治理正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规则竞争加剧等复杂而严峻的局面,需要凝聚新共识并激发新的合作动力。以G20杭州峰会为标志,中国已经确立了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方向,正强化内外统筹、机制建设和智力支撑。未来中国要进一步结合自身发展转型的优先领域和节奏步骤,以G20和地区机制建设同步推进为抓手,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包容、有效。  相似文献   

5.
二十国集团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和冲突性影响了治理的有效性,对其进行系统性改革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议题。当前,二十国集团(G20)处于重塑全球能源治理架构的有利位置。G20包含全球主要经济体,其成员既包括能源生产大国又包括主要能源消费国,其能源贸易量占全球的近60%。G20的政治优势在于其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领导者联合起来,为共同应对全球性议题提供动力。目前全球能源治理议题日益融入到G20领导人峰会的议程之中,已有一些关于能源问题的工作项目,但大多集中于技术性议题,尚未对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进行整体分析和通盘考虑,但依然为我们完善该体系提供了机遇。G20应该在领导力建设、针对性政策、绿色发展、大国协调等方面积极行动,努力在全球能源治理中扮演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论坛,由此拉开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序幕。然而,受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关系一系列新趋势、新特征的影响,G20自身的机制化困境也日益显现,成为其成长为"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的重要制约因素。G20给崛起的中国提供了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和平转型的抓手,中国应当充分利用2016年作为G20主办国的机会,努力推动G20的机制化建设,为和平发展事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目前正经历从一个"侧重经济治理、务虚为主"的"对话论坛"向"政治与经济治理并重、务虚和务实相结合"的"全方位协调机制"转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对推动金砖合作机制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导致一定程度上"金砖威胁论"的兴起。本文在阐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转型的基础上,从金砖国家在G20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以及金砖国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案例实践出发,提出金砖国家合作的基本定位是"内谋发展、外促改革",旨在推动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包容式改进",而非对抗发达国家或推翻全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的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G20机制为基础的全球协调应对的成功经验表明,全球经济治理应当超越旧的框架,去探寻新的模式。从首次召开G20峰会到被宣布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仅仅经历了一年时间,这固然体现了G20峰会在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它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被匆忙机制化的,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只有扎实推进G20的机制化建设,才能确保它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协同治理是一种国际组织通过"中间人",利用软性约束开展间接治理的方式。本文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2009年以来国际劳工组织(ILO)推广"社会保障底线"政策的过程。ILO一直视实现惠及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措施为组织宗旨与目标,但其缺乏必要的执行手段与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ILO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讨论。在此过程中,它以联合国系统以及G20机制为"中间人"开展协同治理活动,不仅使得社会保障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且推动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世界银行、IMF支持"社会保障底线"政策。此外,通过对比发现,国际组织协同治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人"的制度特征。G20作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论坛,在推动落实全球社会治理政策上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中国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这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G20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中国、G20乃至全球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危机中诞生的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G20一直朝着恢复世界经济强劲增长、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全球投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方向不断探索,致力于打造发达国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G20与大国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20机制的形成被认为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发生了转移,可是G20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挑战。一方面,虽然欧洲倾向于加强这一机制,但美国仍然是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和维护者,日本则极力反对以G20取代G8;另一方面,自身实力的限制和国内问题的掣肘势必影响新兴大国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全球经济治理力量重心的转移是大势所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应该积极促进G20的发展,为推动这种转移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G20持续关注联合国发展议程的落实。G20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双赢选择,一方面有利于G20转型成为长期性综合治理平台,并系统化其发展议程;另一方面也为联合国推动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树立了榜样。G20平台的特点决定其在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上将主要发挥补充性和引领性的作用。G20如果能够更好利用其召集和动员能力以及提高政策一致性的明显优势,同时改善其落实能力,那么G20推动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还是具备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机制化”就是建立机制的程序和过程。本文认为:G20机制化建设应该分两步走。第一阶段是契合G20的“非正式性”,通过常设机构设置、议题建设、积极谋划集团外部机制的发展,不断完善机制内容,增强机制的有效性;第二阶段则应在议题拓展、成员规模、组织结构、机制架构和法制建设方面推动G20从“非正式性”向“正式性”,从“协调机制”向“决策机制”转变。中国应积极参与G20机制化建设,将其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G20与中国     
中国对G20采取了与G8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G8,中国始终较为谨慎,并保持一定距离;而对于G20,中国则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并明确支持。这种态度的差异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对国际秩序的构建、价值观、应对全球性问题等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G20应担任"领导者"角色,形成"G20做决策,IMF、WB、WTO等执行"的模式。G20机制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应重视G20的议题设置,尤其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发展"两大优先议题。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性与G20机制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G20 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式国际机制,判定的主要依据是: G20 机制的建立没有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或宪章作为基础,机制建立后达成的国际协议和国际承诺也不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约束力。一方面,从国内 - 国际政治互动的角度看,非正式性使得 G20 机制具有协调国内 - 国际两种政治需求的优势; 另一方面,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非正式性使得 G20 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因而,在 G20 机制未来发展中,非正式性应继续予以保持。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治理模式转型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国际权势转移、治理失灵以及全球治理自身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国家中心主义治理模式难以为继,因此推动全球治理模式的转型显得必要且迫切。本文在借鉴不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全球治理模式应该向多元多层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型。具体的转型路径包括:推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治理理念的创新以及治理体系的互动。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对全球治理模式转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疑虑,因此应通过能力提升、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处理好双重国家身份的关系等方式来适应治理模式的转型,并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国集团(G20)机制化建设使命举世瞩目,G20峰会为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最佳沟通平台,各集团利益的交锋博弈构筑着G20机制化的未来国际关系基础,并直接左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如何保障世界经济永续发展,是G20机制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G20作为中国真正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唯一有效平台,蕴藏着丰富机遇及巨大国际协调红利,也意味着诸多制约因素和潜在风险,中国之于G20机制化建设的态度、立场及应对战略势必引领世界政经格局的未来演绎。  相似文献   

18.
作为应对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G20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相似的战略考量促进了中印在G20中的合作,增强了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但两国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G20机制的内在特点等因素,也对两国的G20合作形成了制约。从未来看,G20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不容低估,中印需要重视G20的价值,通过建立两国G20事务合作机制、加强对G20的联合研究、把握G20合作重点、推动G20机制改革以及稳定中印双边关系等措施,不断拓展并深化两国在G20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而临时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简称G20峰会)逐渐取代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成为调整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维持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国际经济金融合作平台。至此,G20正式形成二十国集团财长央行行长会议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简称G20峰会)并行召开的国际经济协调合作框架,成为协调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邹志强 《和平与发展》2012,(1):62-66,70
沙特阿拉伯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石油,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暴涨和世界石油需求量的猛增,使沙特迅速富有,一跃成为G20成员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占有重要一席。由于沙特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中,沙特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