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40年代,台湾。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陈坤饰演)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徐若喧饰演)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惟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这就是电影《云水谣》里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40年代,台湾。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陈坤饰演)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徐若瑄饰演)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惟有坚守着等待彼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7,(1):85-85
上世纪40年代的台湾,政局动荡,英俊叛逆的苗栗县青年陈秋水因家境贫寒,在台北医学院读书期间,兼职给王家小儿子当英文实习老师,误打误撞地与念美专的王家千金王碧云相识。  相似文献   

4.
沙蓬 《台声》2002,(4):40-42
日前,收到一个邮包,是从杭州寄来的,地址是我熟悉的杭州翠苑四区一幢二单元204室,那是台湾诗人明秋水先生的寓所,我曾多次用这个地址与明老先生通过信。但邮包上的署名却不是明老先生,而是他的太太谢小玲女士。我预感到有些不祥,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精装的厚书———《追寻永生的旧曲———明秋水八十自选诗集》,书中夹着一张纸,是明老先生亲书的《明秋水糊涂简记》,上面附着二指宽的字条:“这是秋水先生过世后,在他的书房里发现的他自己已写好(并已复印好几份)的,今寄一份给贵社。谢小玲”。书中还掉出一张剪报,是…  相似文献   

5.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6.
陈第、沈有容与《东番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番记》是台湾早期历史,特别是原住民文化习俗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它是明万历三十年冬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前往东番(即台湾)剿倭之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采访记录下来的。如果没有沈有容东番剿倭,陈第就不可能有这一段亲履台湾的经历;同样,如果没有陈第随军前往,也不会有《东番记》的产生。所以,陈、沈二人与《东番记》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陈第及沈有容的生平、两人之间的交往、东番剿倭的经过以及《东番记》的历史价值等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一、陈第、沈有容之生平事迹陈第,字季立,号…  相似文献   

7.
尚道 《台声》2006,(10):65-68
位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以绿色风格打造的秋水堂书局是一家以学术书籍为主的简体书店,由外观和店名看来,好似古色古香的茶坊,店内呈现有条不紊、分门别类的简体书。明亮的灯光,飘着中国古典乐,还有绿色的桌椅和茶水供顾客使用。创始人王永先生,原本在问津堂担任经营要角,因要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经营理念,于2003年5月成立台北秋水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翌日开设秋水堂书局。日前,本刊记者对话台湾秋水堂书局总经理王永先生,从秋水堂创始之初谈及大陆简体书籍在台湾销售状况。王经理向记者介绍秋水堂书局时说,在秋水堂以前,大陆图书在台湾半开…  相似文献   

8.
3月底至4月初两岸两会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举行了第二次专家工作商谈并达成多项共识,两岸双方同意纳入早期收获计划的产品项目和服务业别应考虑彼此关切,以及急迫性、必要性和较易达成协议等原则;大陆方面也表示尽量不影响台湾的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不会要求台湾进一步扩大大陆农产品人岛、无意对台湾实施劳务出口。  相似文献   

9.
清朝台湾名宦———曹谨□李成仁陈良善曹谨(1787—1849),又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河南省怀庆府河内(今沁阳)人。清道光年间曾任台湾凤山知县,后又擢升淡水厅同知,在台前后共8年。曹谨所处的时代,正是满清王朝日趋没落的时期,皇帝昏庸,政治腐败,民不...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秋水”创刊25周年。发行正册期,在内蒙古伊盟对台办和伊盟文联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来自台湾、香港、辽宁、山东、江苏等13个省区的共48位《秋水》诗友,于7月30日至8月3日,欢聚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这里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给诗友们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秋水》诗刊由绿蒂、徐静恰等14位台湾知名诗人集资合办,为纯现代诗季刊,在海内外影响较大。诗人们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神圣历史使命。随着近些年来与祖国各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秋水》诗刊在祖国大陆的作者群已遍布全国各省区。7月30日,蒙古乌兰巴托…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Z1)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五月的美丽清晨你说过你爱我When we were young On a wonderful morning in may You should me You loved me上世纪40年代的台湾,政局动荡。英俊叛逆的苗栗县青年陈秋水因家境贫寒,在台北医学院读书期间,兼职给王家小儿子当英文补习老师,误打误撞地与念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1,(11)
新学期伊始,全国台联与北京市台联联合举办了在京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联谊活动。活动中,新老台生欢聚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关负责领导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他们在大陆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并倾听了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有500多名台湾学生分别就读于北京的30多所高等院校。(侯轹摄影)全国台联陈贵州副会长在座谈会上讲话。同学们在金山岭长城上。台湾同学在座谈会上发言。图片报道在京高校台湾学生联谊  相似文献   

13.
陈、李、吴、蔡均为台湾大姓。在台湾1694个姓氏当中分别据第1、5、7、9位。分别占台湾地区人口的11%、4%、4%和3%。台湾自古以来有不少大陆优秀儿女去开拓。千百年来,各不同历史时期迁徙台湾的炎黄子孙始终没忘记他们的祖根在大陆。近年来,台湾通过查姓氏、修族谱开展寻根活动.曾先后出版了《中华姓府》、《五百年前是一家》等各有关姓氏源流的研究著作,并先后考证了台湾地区各姓氏的堂号。目前台湾已查证的有80个堂号,并建有122个姓氏宗亲会。其中与开封有着历史渊源的堂号有陈留(今开封县)、济阳(今开封兰…  相似文献   

14.
《秋水》诗社是台湾较有影响的诗社之一,因其没有圈子,没有门派之见,故而吸附了一大批台湾诗人,在大陆也拥有众多读者和作者.1993年1O月20日至11月2日,《秋水》诗社一行七人特意到大陆庆祝《秋水》创刊20周年生日,在哈尔滨、北京、西安三地观光、交流,以诗会友.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1)
正看到台湾《文讯》第376期(2017-2月号)的下期专题预告,得知编辑部准备以《秋水》为专题,"为读者揭开秋水记忆的面纱"。作为《秋水》在大陆的诗友群中的一员,我25年前就"入伙"《秋水》家族。我长期隔岸关注《秋水》,与《秋水》、与涂静怡大姐,以及秋水同仁曾经有过亲密的交往,这些美好的记忆都牢牢地刻印在头脑中。于是,就有了借这个机会梳理一番的  相似文献   

16.
陈光从 《台声》2011,(2):88-89
林维源(1840年1905年),字时甫,号同卿,林国华次子,福建水师参将陈胜元的女婿。林维源出生于台湾大溪,祖籍福建龙溪,从小聪敏过人,被称为奇童。10岁时与兄维让同游厦门,拜高士陈南金(陈胜元之好友)为师,南金知其可造,举例黄孟伟所撰立身九旨相勉励。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0,(12)
10月中旬,台湾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立仁先生率公司 23位同事来北京崇文区观光、旅游,受到区领导和有关单位的盛情款待。该公司是一家专门编辑、出版、发行中小学教材的公司,与崇文区教育局建立联系已有 7年之久。 1996年以来,崇文区教育局局长赵志洁曾 3次率团赴台湾参观、访问,与该公司及台湾教育同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近年来,双方不断组团进行交往交流,彼此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崇文) 台湾友人到北京崇文区参观、旅游  相似文献   

18.
明郑时期,台湾分为天兴、万年二县(州)。这两个县(州)的辖境如何划分,当时并无明确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天兴县(州)所管辖的地域就是清初诸罗县的地域,万年县(州)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县和凤山县。有的学者则认为,万年所管辖的地域即为清初的凤山县,天兴的地域清初则分为台湾和诸罗二县。本文通过论证,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天兴县(州)的辖境,包含了清初诸罗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一部分,万年县(州)的辖境则包含了清初凤山县的全部和台湾县的另一部分,并对天兴、万年的分界线走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统两岸三地”求偶[台湾]陈大络新近几年,我对联对,倍感兴趣。不日即将举行的“一统两岸三地书画展”我的联句为:“一统两岸三地京千里;四境五岳六顺华国万年。”煮字无佳句,凑合难珠联。复又拟了“一统两岸三地(方)”为冠(鹤、凤)顶若干则的上联,以求佳偶...  相似文献   

20.
政治·法律“中程协议”述评…………………………………………………………………赵勇(1·53)两岸关系不稳态与制度创新……………………………………………………刘国深(2·1)试析陈唐体制及其前景………………………………………………………王茹(2·8)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范晓军(3·67)论“台独运动”的阶段性及其转化………………………………………………刘国深(4·1)台湾对澳门政策的演变及前瞻………………………………………………陈蕴茜(4·8)台湾“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