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复杂,损伤、遗传因素、肥胖、椎间盘自身的退行性变等均可成为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损伤可以直接导致椎间盘的慢性或急性破坏,引起椎间盘突出,也可以在原有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导致椎间盘突出。在法医学鉴定中,通过仔细分析被鉴定人的年龄和职业特点、受伤方式、伤后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可对其是否存在外伤性椎间盘突出作出准确的判断。疑为陈旧性椎间盘突出的,也可通过对病史的调查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加以甄别。  相似文献   

2.
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中,常遇到需鉴别椎间盘突出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的案件。本文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对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探讨如下。1椎间盘的生理特点及成伤机制1.1椎间盘的解剖特点椎间盘是一个密闭的垫,类似于弹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透明软骨板、周围的纤维环及位于中心部位的髓核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相邻椎体间隙  相似文献   

3.
正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中,常遇到需鉴别椎间盘突出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的案件。本文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对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探讨如下。1椎间盘的生理特点及成伤机制1.1椎间盘的解剖特点椎间盘是一个密闭的垫,类似于弹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透明软骨板、周围的纤维环及位于中心部位的髓核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相邻椎体间隙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日常工作中椎间盘突出的案件较常见,而椎间盘突出是外伤还是病理性所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供同仁参考. 1案例资料 案例1 孙某,男,53岁.2011年6月15日,自诉被人拳打脚踢腰背部,伤后即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右下肢麻木,到医院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示腰3~5椎间盘突出,第3~5腰椎退行性改变.法医鉴定结论为轻微伤.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外伤后由临床医生诊断为椎间盘病变的鉴定例,即所谓外伤后椎间盘病变。由于椎间盘病变的类型不一,且原因复杂,因此,如何分析、判定椎间盘病变与外伤的关系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108例外伤后椎间盘病变的病变类型、年龄以及外伤后临床表现等特点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在法医学鉴定中如何分析、判定椎间盘病变与外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法医检案实践中,经常遇见外伤后CT检查或X线发现椎间盘突出的案例。《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构成轻伤。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绝大多数是椎间盘在原有发生退变的病理改变下,和此次外伤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区分椎间盘突出是外伤所致还是病理性改变,外伤在椎间盘突出中的参与度,在法医鉴定中相当重要。因此,有必要对椎间盘突出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组成。其力学性能主要是承受载荷、吸收震荡、减缓冲击以及传导应力,承载能力由上至下递增。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7.
一、局部解剖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两部分组成,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保护髓核并限制其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具有“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椎间盘的邻近结构有上下软骨终板﹑椎体及其附件,前后有前纵韧带﹑后  相似文献   

8.
一、局部解剖  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两部分组成,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保护髓核并限制其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具有“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椎间盘的邻近结构有上下软骨终板、椎体及其附件,前后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与脊髓两侧的软组织.  相似文献   

9.
Xu XM  Liu XB  Zheng CF 《法医学杂志》2005,21(1):30-33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LDH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TNSEP)检查。结果DSEP的异常率为93.3%,显著高于PTNSEP检测的异常率(43.3%)(P<0.001)。L3-4椎间盘以L4DSEP异常为主,L4-5椎间盘突出以L5DSEP异常为主,L5S1椎间盘突出以S1DSEP异常为主。结论DSEP与腰骶神经根损伤有良好的相关性,弥补了影像学检查的不足,既可判定单根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又可辅助定位诊断,是一种敏感的辅助诊断LDH的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后经X-ray拍片发现椎间盘突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属轻伤范畴。所以,正确区分椎间盘突出是外伤形成还是病理性,在法医学鉴定中就相当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出如下探讨,供同道参考。1案例简介案例1丁某,女,37岁,2000年4月30日,自诉头部被人抱着扭了一下,伤后第三天因右上肢活动受限、右手指麻木到医院进行诊治,CT检查示颈椎C4-5、C5-6椎间盘突出。当地司法机关以外伤性椎间盘突出鉴定为轻伤。案例2谢某,女,39岁,2001年11月4日,因交通事故致右颞部、右髋部及右小腿多处软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学鉴定中,由于椎间盘突出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对其外伤性的确认容易发生争议,因此,对其损伤程度进行法医学鉴定成为了难点。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椎间盘突出的伤害案例68例,就法医学鉴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己见。  相似文献   

12.
Yang Y  Liu D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68-270
目的探讨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时间与CT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198例自伤性椎间盘突出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A)和未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B)进行测量,计算出二者的差值(即判定参数),分析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的关系。结果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具有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判定参数在-12~-40HU之间,平均为-25.8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6至12个月;判定参数在37~289HU之间,平均为96.1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12个月以上。结论根据判定参数可判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大体时间。  相似文献   

13.
陈东水 《法医学杂志》2002,18(1):29-29,31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属轻伤范畴,正确界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在某些个案中则是认定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椎间盘突出典型鉴定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法医学鉴定的认定要件.  相似文献   

14.
3例上睑下垂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的上睑下垂比较常见,但提上睑肌、面神经分支损伤引起的上睑下垂则很少见,现报道3例。1 案例资料例1 李某,男,23岁。2002年12月13日被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收集自1994年以来所做的伤情鉴定的案例,鼓膜穿孔者397人。其中外伤性鼓膜穿孔为306人,病理性穿孔91人。外伤性陈旧性穿孔为43人,占穿孔人数的14.05%;人为造成的鼓膜穿孔即造作伤17人,占穿孔总数的5.55%;颅底骨折致鼓膜穿孔9人,占穿孔总数的2.94%。在外伤所致的新鲜穿孔中,掌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突出的伤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0例椎间盘突出的案例的伤情鉴定,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及鉴定中需注意的问题.事实上,椎间盘退行性变是突出的内因,真正外伤性的很少.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中常见鼓膜损伤的案例.鼓膜穿孔需区别外伤性和病理性所致,本文现就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作如下探讨,供同仁参考. 1案例资料 案例1 张某,男,23岁,201 1年7月12日,自诉被人用掌击伤左耳,伤后听力下降,到医院就诊,耳镜检查紧张部鼓膜穿孔,穿孔周围有少量血痂,听力下降20dB.法医鉴定结论为轻伤. 案例2陈某,男,53岁,2012年1月13日,自诉被他人用拳掌击伤右耳,听力下降,医院检查松弛部鼓膜穿孔,穿孔呈圆形可见脓血等.法医鉴定结论穿孔为病理性鼓膜穿孔.  相似文献   

18.
鼻部及双侧颌面部作为人体暴露、突出部位,经常成为暴力侵害的部位,很容易在受到重击时发生骨折。本文报道3例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供同仁参考。1案例资料例1王某,男,20岁。2012年12月7日,被拳击中鼻部后,X线侧位片示鼻骨骨折但未见明显错位,鼻骨CT扫描见右侧鼻骨粉碎性骨折。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林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4):293-293,296,I0002
鼻部是人体面部最突出的部位,且鼻骨较为薄弱,在受到外力尤其是钝性暴力冲击时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鼻骨骨折,而目前国家的相关鉴定标准对不同类型的鼻骨骨折又没有很准确的说明,尤其是对双侧鼻骨骨折及明显错位、成角畸形没有明确的解释,由此经常给法医鉴定带来很多争议。笔者希望本文能对鼻骨骨折准确的法医鉴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概述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者为晚期流产[1]。按流产的原因不同,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由于母体疾病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致妊娠终止者为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占全部妊娠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