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6例外伤性脑梗塞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6例外伤性脑梗塞的鉴定,就其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伤病关系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的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外伤性脑梗塞主要为外伤后血管内膜的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2.
Shi EL 《法医学杂志》2006,22(4):295-296,298
通过对近5年来55例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颅脑外伤与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下肢系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在外伤中容易受到损伤.相对于上肢,在下肢外伤中神经损伤较为少见,而对下肢神经损伤的损伤程度的评定、鉴定时机的选定都较复杂.本文收集本鉴定室68例外伤性下肢神经损伤的鉴定材料,就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外伤性下肢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的时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Zhang XA  Liu JH  Li YF  Tang P  Cui Y  Zhang XY  Liu XB  Zheng CF  Xu XM 《法医学杂志》2007,23(5):358-359
目的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法医学临床鉴定的特点,探究外伤与流产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收集近年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临床法医学教研室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共23例,总结和分析外伤后流产案例的特点。结果23例外伤后流产法医学鉴定例均为早期流产,体表损伤轻微,伤后短时间内出现阴道流血,并在较短时间内流产。高龄孕妇、农村人口和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大。结论流产原因较多,对于外伤后流产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只有排除非外伤性因素后,才能认定为外伤性流产;对于不能排除非外伤性流产因素的案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损伤为流产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或诱因。  相似文献   

5.
孙洪涛  刘俊杰 《证据科学》2006,13(3):217-217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关,穿孔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对法医学和耳科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白内障的法医学鉴定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外伤性白内障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在眼外伤中,其发生率在20%以上,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外伤表现多种多样,白内障的程度也不同,在鉴定中难度很大。有关文献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较少。现就5例外伤性白内障的法医学鉴定,报道分析如下。1 案例资料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及其法医学鉴定王宁敏,常林(综述)徐庆中(审校)脑梗塞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其与外伤的关系尚无系统论述。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文献就其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便在法医临床学中正确分析医院诊断,作出符合法医学特点的鉴定。一、脑梗塞概述脑梗塞多见于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法医学鉴定中,骨折是常见的损伤类型.人体骨骼健康者因外伤而发生骨折较易诊断和鉴定,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外伤伤后骨折的案件一直是鉴定的难点,究竟是直接依据条款评定,还是不予评定亦或者依据条款降级评定,容易引起很大争议.因此,法医学鉴定人不断探索,希望能找到可量化伤病关系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更好地体现司法鉴定的公平、公正,为...  相似文献   

9.
Cao Z  Guo ZY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0,26(4):290-29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外伤性SAH与病理性SAH,其中外伤性SAH是头部外伤的常见表现形式,同时也往往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根据法医学实际鉴定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阐述了SAH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检查要点和死亡机制,并尝试将外伤性SAH分为脑损伤伴发性、脑底血管破裂性及局灶性SAH 3种类型以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10.
头面部外伤常可累及鼓膜,由此引起的鼓膜外伤性穿孔及听觉损伤临床多见。外伤性鼓膜穿孔为耳鼻喉科常见医疗鉴定的疾病,鼓膜穿孔是否与外伤有关,穿孔大小是否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对法医学和耳科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案例为我鉴定机构2003年1月1日~2005年8月15日接诊的16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鉴定案例。一、检查、鉴定方法1.详细询问病史,均确认有近期耳外伤史。2.清洁外耳道后进行耳内窥镜下对鼓膜照相供诊断及鉴定时用。3.用耳内窥镜接上图像显示仪长口后,在监视器观察下自外耳道…  相似文献   

11.
颅脑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goroma TSE)在临床上和法医学鉴定中时常遇到,随着CT和核磁共振(MRI)的普及,轻微外伤出现硬膜下积液的病人越来越多[1],甚至无任何外伤而出现的硬膜下积液也时有报道。此病的形成机制尚未形成人们的共识,在临床法医学“轻伤”和“重伤”鉴定标准中也属空白,各地法医同行参照相关的鉴定标准条款做出的鉴定结论有轻微伤、轻伤、重伤、伤害致死,也有的不经鉴定直接调解处理结案,鉴定结论多种多样,处理结果相差甚远[2-4],亟需对此疾病的形成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标准形成统一认识,以利…  相似文献   

12.
<正>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是一种遗传性全身结缔组织障碍所致的疾患。由于骨质脆弱而易引起多发性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需与外伤性骨折区别。本文报告一例法医学鉴定的先天性成骨不全。  相似文献   

13.
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中由外伤引起脑腔隙梗塞并不多见 ,其鉴定有一定难度 ,笔者遇到1例 ,现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 ,15岁 ,某日玩游戏机时与店主发生矛盾 ,被店主一手抱腰 ,一手抱腿头朝下摔于地上 ,当即不省人事约5分钟 ,醒后自行回家 ,诉说头晕头痛 ,后出现左上肢麻木 ,伤后第4天因症状未见好转去医院诊治 ,检查症状同前 ,头顶部头皮血肿 ,CT示 :脑平扫在右侧基底节区出现低密度区 ,直径约3毫米 ,诊断 :右基底节外伤性脑腔隙梗塞。10天后 ,症状好转 ,20天后CT复查 :原基底节梗塞灶基本消失。2讨论外伤性脑梗塞是指头颈部外伤…  相似文献   

14.
徐红平 《证据科学》2006,13(2):129-129,121
外伤性血尿临床较为常见,特发性高尿钙症引起的血尿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而涉及法医学鉴定的极为罕见,笔者检案中遇到1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肺出血常系胸部遭受迅猛钝性暴力作用所致,弥漫性肺出血作为一种类型,相对少见。在法医学鉴定中由于缺乏胸部外伤征象或因合并有心性疾病,易被认为是猝死的一般病理改变。因此,正确认识胸部外伤后弥漫性肺出血的病理特征及其在死亡中的作用,对得出客观公正的法医学死因鉴  相似文献   

16.
熊汉良 《法医学杂志》1990,6(1):39-39,48
脾外伤,尤其是脾破裂,是最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之一,且常因腹腔急性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法医鉴定工作中较常遇见.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在外伤后立即发生,也有部分发生在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称之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此时,由于脾破裂发生在受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不仅临床上易误诊,而且在法医学鉴定时也不易为致伤人所接受.现将笔者在法医鉴定工作中遇到的4例报导于后,并简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学鉴定中,判断外伤与癫痫的关系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说明了诊断外伤性癫痫时要注意的问题,对外伤和癫痫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法医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3 外伤性颅内出血3.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oid hamor-rhage,TSH) TSH能见于任何类型的头部外伤时,一般文献认为其占外伤性颅内出血的60%以上,是颅脑外伤常见死因之一。其法医学鉴定的关键和难点是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因为后者的发生率也很高。以往教科书和法医学专著中,都认为TSH与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部位有显著不同,描述TSH多见于大脑穹窿部,呈多灶性分布在脑挫伤周围,  相似文献   

19.
60例外伤性脑梗塞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国南 《法医学杂志》1997,13(3):149-150
本文通过对60例外伤性脑梗塞的综合分析,探讨其发生年龄、性别、成伤方式、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一直是法医学的难点,但在法医检案实践中,颅脑损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所占的比例却是最高的,特别是在检案中经常会碰到医院作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单纯发生于外伤后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极低且报道甚少,据报道,临床上占颅脑损伤的1.4%。本文结合案例就其在法医临床学鉴定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