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等级伤残赔偿金是人身损害造成受害人多处伤残时的损害赔偿金.本文从探寻多处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的立法现状与立法原则入手,分析现行我国伤残赔偿指数规定存在不足,进而提出应当统一多等级伤残赔偿指数标准、提高多等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以保护受害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单处和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方法根据伤残程度等级分类和赔偿过错系数,建立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可以直接计算单处或多处伤残的赔偿数额.结论伤残赔偿计算数学模型,在一定的法律规定条件下,可以准确的计算人体伤残赔偿数额,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3.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伤残分级》)已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伤残分级》总则中没有采用"晋级原则".本文考证了国内现行有效的各伤残标准中关于"晋级"的适用情况、美国医学会制定的《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晋级"的规定以及康复医学中的综合评定法.可以看出,"晋级原则"是国内外通行的伤残评定原则.晋级原则是伤残赔偿中的关键的技术问题,虽然《伤残分级》在具体条款(手功能)中有"晋级原则"的体现,但《伤残分级》在总则舍弃"晋级原则"可能会带来赔偿中的实务问题.笔者呼吁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多种损伤致残案件的伤残综合计算的"晋级方法",以解决实践中的迫切之需.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法医学会共同制定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在原《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表(1998年)》基础上,大幅扩展了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范围,将原"给付表"中的7级34项伤残条目,扩展为10个伤残等级共281项伤残条目。该标准是用于"商业意外险残疾赔偿给付"的一项新的行业  相似文献   

5.
1.哪些工伤人员可以被列为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答:《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在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2.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工伤待遇怎么落实?答:由非法用工单位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3.如何确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的…  相似文献   

6.
俞谦铭 《法医学杂志》2003,19(4):224-225,227
近些年来,随着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及机动车辆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以及由此导致的人身伤害案比例也逐年递增,具有鉴定资格的法医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对有关受伤人员作出伤残等级评定的结论无疑是赔偿及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依据并直接影响到其结果,完备的国家标准是法医正确进行伤残评定的前提条件。肢体骨与关节损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最为多见,在伤残评定中所占比例也大,新的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国家标准在诸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尤其对肢体功能丧失程度的计算给出了各关节在肢体功能中的权重指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  相似文献   

7.
新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关于"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的规定较旧标准更为清晰、明确,在实践中便于把握,且符合职工工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新标准规定,对损伤并发症、损伤加重原有伤残情形的,均需按照最终致残结局评定伤残等级;但对于本次工伤伤情显著轻于原有伤残的,则应以本次工伤所致残情为评定依据。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相比,新标准规定的伤病关系处理原则有相当的差异,主要在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往往强调按照最终致残结局评定伤残等级,并需说明损伤与伤残的因果关系。虽然职工工伤伤残评定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司法鉴定范畴,但参照新标准进行伤残鉴定仍将是司法鉴定机构在诸如人身伤害的刑事案件以及侵权赔偿民事案件中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司法鉴定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准确把握鉴定中的伤病关系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伤害案件中损伤所致残疾程度的评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案件审理当中当事人获得民事赔偿金数额大小的重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另一方面,它又是刑事案件审理中量刑的重要依据,例如1999年发布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件中,六级以上的伤残等级视为"严重残疾".目前对伤害案件伤残等级的评定,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现代法学》2019,(1):110-124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各单行法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主要有实际损失、非法获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以及法定赔偿四项。除此之外,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用以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还有约定赔偿、酌定赔偿、综合赔偿(或称裁量性赔偿)等计算标准。通过判例样本采集与统计分析,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审判实践中,我国人民法院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比率非常高,超过了判例样本总数的90%。这种做法导致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严重偏低的后果,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诟病。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修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以增加计算标准、提升损害赔偿额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正确理解和应用评残等级标准直接关系到有关部门确定经济赔偿和定罪量刑。本文作者认为,在实际检案工作中,评残等级标准的有些条款值得商榷,并应制定出实施细则。1 评残等级标准的现状和分级原则 目前国内较为系统的评残等级标准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例》(民[1989]优字18号)等,其中常用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在审理刑事、民事案件中 ,一些当事人为谋取较多利益 ,常采用诈伤 (病 )行为 ,临床上以伪装精神障碍较多见。本文试对伪装精神障碍的鉴别作一初步探析。一、伪装精神障碍的目的及心理随着社会进步 ,司法制度的健全 ,伤者要想获取较多的赔偿 ,就必须有相应的伤情或伤残。法医学鉴定是评定伤或伤残中唯一法律依据 ,伤者凭借法医鉴定书可得法律所规定范围的经济赔偿和其他附加作用 ,如变换工种 ;办理伤残证 ,即可提前退休或减免部分税征等。因此 ,某些当事人便进行伪装。如李某 ,男 ,4 3岁 ,个体商 ,为获得伤残证 ,减免某些税征 ,对因…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一些国家民法的规定,致人死亡时,第三人请求财产损失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扶养费和丧葬费或者只规定死亡赔偿金;致人伤残时的财产赔偿范围是伤残赔偿金。我国司法解释对于致人死亡既规定了按收入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又有关于赔偿靠死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规定;对于致人残疾既规定了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又规定了受伤残者扶养的人的扶养费,从而加重了侵权行为人的赔偿负担。对此,我国立法应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3.
郭兵 《法医学杂志》2008,24(1):56-57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已于2002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较之于旧标准(GA35-92)更科学、更全面、更完善,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引入了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但在实践中该计算方法如何应用,产生了多种解释,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识和操作混乱。本文旨在探讨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和审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民法通则中有护理费的赔偿问题,对于护理费的赔偿如何确定,是否需要护理、护理依赖程度、护理费用如何计算等没有明确的条文,尤其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护理费的赔偿问题上常常只赔偿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用,而忽略了出院后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需继续护理而应赔偿的护理费。现从法律法规等的规定,结合我省的执行情况及我省新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谈一谈我们的看法。一、需要护理的残疾划分等级是否需要护理即是否存在护理依赖的基础是器官严重缺损(失)或畸形,有重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这决定了残疾者能否自我移动、自理日常…  相似文献   

15.
龙永存  张向东 《证据科学》2002,9(3):J001-J00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3月14日发布的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下面简称<职标>)的附录C2.11规定:"利手与非利手伤残后功能影响稍有不同,同等程度损伤非利手应低定一级."该标准附录B(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中从一到十级均有条款对上肢伤残的等级作出规定,其中三至六级中有多条将利手和非利手的伤残程度分别作了规定,例如:三级中第16项:"一侧肘上缺失(利侧)",四级中第24项: "一侧肘上缺失(非利侧),不能安装假肢."另外,在该标准前言部分注明:"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根据上述情况,在法医临床鉴定中, 到底如何理解和运用附录C2.11条"非利手应低定一级"的规定,法医界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伤残赔偿的成文法规,对赔偿的范围也缺乏统一标准,往往需要查找许多资料和文件规定,而许多新的问题又无处查询。人体致伤后导致精神损伤程度的评定和赔偿的标准更是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和科学规范的计算方法,给处理这类问题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认为,在查清纠纷事实、分清是非、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车辆在小区停车场所丢失引发的赔偿纠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物业公司应否对此承担责任?若须担责,该承担何种责任?责任范围如何确定?这些问题,现行法律法规都未予以明确规定,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也未对此予以明确。由于立法的模糊规定,尤其是对上述两条规定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产生了很多争议,各地法院对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是司法实务当中常见的一类纠纷,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大,但我国现行的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不统一,导致赔偿不一致,并引发诸多负面社会效应,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出台统一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法》的适时出台,使人们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利保障有法可依。各地出现了多起以生产者或销售者违反《食品安全法》第96条之规定为由要求十倍赔偿的案例。在这样的案例中,原告是否有权请求十倍赔偿的问题引发了笔者对我国赔偿性赔偿制度的思考。《食品安全法》第96条"十倍赔偿"制度的设计承载了立法者对受害人补偿、对加害人制裁的良好愿望,但该条文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中却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笔者将就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法医学会共同制定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在原《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表(1998年)》基础上,大幅扩展了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范围,将原“给付表”中的7级34项伤残条目,扩展为10个伤残等级共281项伤残条目。该标准是用于“商业意外险残疾赔偿给付”的一项新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