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春元 《党史博览》2012,(11):32-34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不密切和直接,但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却深深影响了他。辛亥革命前后,思想和世界观都还处于过渡期的毛泽东,是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他不仅因为支援武昌起义而参加了革命军,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政治见解。辛亥革命前后是毛泽东的思想由改良向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辛亥革命前夜,毛泽东第一次接触新思想  相似文献   

2.
秦昊扬 《求实》2006,3(Z3):7-8
从政治上来说,邓小平与毛泽东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关系。应该说毛泽东对邓小平一直都是比较赏识的,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更是毛泽东一手促成,但同时邓小平的再次被打倒也是出于毛泽东的授意。所有这一切都围绕文化大革命展开。因为要整治文化大革命的乱摊子,邓小平复出了;因为不愿违心地对文革予以肯定,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历史的机缘,政治合力的作用,虽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邓小平的命运,但其中更为重要的非人的因素一一毛泽东莫属。邓小平的复出与再次被打倒都与毛泽东密不可分。如何对待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如何进行拨乱反正?邓小平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态度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一生革命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想让中国数亿贫苦民众过上好日子。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说,毛泽东的农村社会福利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毛泽东农村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是让农民富裕起来,并与他对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毛泽东的农村社会福利思想对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结合”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常见的词汇之一,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前途,也关系到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三结合”的变化,也是当时政治气候的睛雨表。那么,“三结合”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结局又如何?让我们用历史的目光来审视这一过程吧!毛泽东有一个改变中国权力结构的良好愿望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经对各级政权机构的现状十分不满意。他认为,这种政权机构,会产生大量的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而官僚主义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使国家变为修正主义的温床。不仅如此,他还认为…  相似文献   

5.
偏僻的韶山冲何以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直是学界和民众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树有根,水有源,人们在敬佩毛泽东的同时,自然想追寻其成功的原因。毛泽东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都初步形成于在韶山生活的17年,他是带着这片山水赋予他的文化气息走向外部世界的。要还原毛泽东的少年生活,除了依据他本人对斯诺等人的谈话外,还必须求诸韶山亲友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他们虽然都是男性,却十分关注妇女的命运,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分析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主张女子接受正规教育,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和男子一道肩负起改造社会的重任。但他们又因政治素养的差异和革命实践道路的不同,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贡献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健  赵敏 《世纪桥》2013,(2):4-9
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生长在一个社会动荡、激烈大变革的时代。当同时代大多数同龄人在对长期以来备受剥削、压迫的人生命运折服低头的时候,毛泽东这名来自湘中穷乡僻壤的乡村学子却始终在通过读书而苦苦思索着,他不仅思索着自己人生的命运,同时也在思索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突然之间,他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十二军军长晋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进入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被称为“一颗政治上的新星”。人们都认为,他的这次升迁,是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赏识。那么.他是如何被毛泽东选中的呢?毛泽东又是怎样选中他的?这其中有多少必然性和多少偶然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正确认识离不开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政治、经济地位,才得出了正确认识,才使革命问题得以解决。本文试对毛泽东早期农村经济观作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10.
李春发 《党史文汇》2013,(10):12-19
毛泽东曾经于建国前夕在北京郊区的西苑机场,建国后于开国大典、国庆一周年、五周年和十周年等在天安门前检阅了受阅部队。在这几次比较重大的阅兵盛会上,人们看到和记住的大多是毛泽东平和宁静的模样。实际上毛泽东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无时不在受新中国的处境和发展情状所影响,他的心中始终盛满了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虑。因此可以说,毛泽东参加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数次大阅兵,就像一张晴雨表,鲜明地反映了他心系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昌盛的可贵情愫。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激烈的战斗生涯中度过的。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泽东—个独特的地方,是他善于以讲述战争的方式,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分析。与一切纯粹的军事家不同,毛泽东又始终是从战略一即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态势分析的高度,去描述战术问题的。中华民族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用这种战略思维,带领人民创立并打造了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支军队、这样—个党。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青年时期湖南自治思想,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内容,其演变经历了萌发、高潮、落潮三个阶段,而这个过程正是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具有以下合理内核:关心国内外时势、探求救国真理,反抗强权、追求民主,依靠民力、启发民智、发动民众,重视武装力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一般是指毛泽东从少年时期至1921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所持的思想。本文主要从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及特点三个方面对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辞世以后,中国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这是国际国内、党内党外密切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被历史地选择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的核心。在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他以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和胆识,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炽热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历史地科  相似文献   

15.
吴晓明 《党建》2013,(4):19-19
《共产党宣言》显然不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课程,而是一部借助历史教育我们的课程。马克思的论述集中于此前为历史学家所藐视的人类基本活动,诸如农民对食物的生产、房屋修理、甚至人类繁衍等。这在社会理论上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因为它清晰地结合了社会生产活动,必将推动广大民众争取权力的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杰出人物作为人民的一员,与普通民众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马克思的政治参与是深刻的批判。他暴露虚伪,揭露阶级偏见,打破幻想。他还鼓励广大民众组织起来、武装自己去捍卫自己的利益,而非仅仅依赖于思想。  相似文献   

16.
1950年底,毛泽东的著名哲学著作《实践论》发表了。时任湖南大学校长的李达很高兴,他最快买来这本书认真地研读,并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怀着对毛泽东的深情厚谊,以一位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学识水平,写出了《实践论)的学习提纲)等一系列文章。他的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毛泽东的哲学思想,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实践,并充分肯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他也直言不讳地写信给毛泽东,提出(实践论)中的错误。例如,毛泽东原来在(实践论)中写关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时,有这样一段话:“第一阶段是…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对于张春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第一次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代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王稼祥曾是毛泽东最为信赖的助手和战友。在中国革命的几次关键时刻,他都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扭转了局势,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次会面王稼祥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  相似文献   

19.
陈晋 《党的文献》2017,(6):62-68
毛泽东是被他所处的时代选择为领袖的。人们习惯称谓的毛泽东时代,时间范畴是1949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一个时代,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时代面临的历史使命,主题词就是两个字:"建设"。毛泽东时代的梦想,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由于没有经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尽最大努力去做,去问,去学。最终,毛泽东时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0.
陈晋 《党的文献》2017,(6):62-68
毛泽东是被他所处的时代选择为领袖的。人们习惯称谓的毛泽东时代,时间范畴是1949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一个时代,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时代面临的历史使命,主题词就是两个字:"建设"。毛泽东时代的梦想,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由于没有经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尽最大努力去做,去问,去学。最终,毛泽东时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