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的自诉制度与中国的自诉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对两者,从自诉制度的条件、程序和前景三大方面进行比较,并分别作出评价,希望能借鉴德国自诉制度中的完善之处,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国的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2.
任丹 《法制与社会》2010,(20):136-136
在当代社会,传媒与司法可谓是既密切又矛盾的关系,理论上要求两者相互配合,并且强调传媒对司法的监督,但是实际上,传媒和司法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和配合。本文将从传媒与司法的概念,两者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关系及对两者关系的制度设计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以规范人的社会活动为目的的法律与以追求人的真善美为目标的文学,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文学视域中的“法庭之友”制度,深刻揭示法律不是“本本中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法庭之友”制度进入到司法环节并适用于个案诉讼程序,对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民主具有重要价值。“法庭之友”制度在价值取向、制度模式、诉讼地位上与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具有共同性,但两者在参与主体、论证内容、提请程序上存在差异性。可通过借鉴“法庭之友”制度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建构规范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并存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为完善公司的治理而在监事会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两者的并存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我们主要应当对两者进行完善,增强二者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建立有效的集权化社会控制系统 ,以期迅速推进中国各项事业的近代化 ,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古代的制度资源中选择实行了保甲制度。另一方面 ,为保证其政权的合法性 ,南京国民政府又必须推行民主化的地方自治 ,在这一无可回避的矛盾中 ,南京国民政府幻想着能使两者相互兼容———通过保甲制的集权手段从上而下地推行地方自治 ,结果导致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双重失败。  相似文献   

6.
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诉讼制度中都有专家证言制度,用以解决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时所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虽然两种专家证言制度有着共同的目的,但是在具体规则上却有诸多不同。本文拟对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两个典型代表——美国与法国在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言制度作一比较,并探讨两者的差别背后所反映的两大法系在诉讼制度、原则和理念方面对专家证言制度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历史上,政党最先出现在西方国家,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西方政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而我国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政党制度,揭示两者的共性和区别,明确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因素,借鉴别国的经验,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设置于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日刑事侦查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舫 《政法学刊》2001,18(6):63-66
中日刑事侦查制度包括刑事侦查组织制度、程序制度、人事制度三方面,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对两者的相同点和差异可以进行分析。总结日本刑事侦查制度“西化”的经验和教训,供我们研究和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9.
要确立有效的制度研究范式,首先需要对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目前,基于博弈论理解的制度有三种含义:博弈的参与者、博弈规则和博弈均衡,而后两种理解是主要的。其中,可以从两个层次和维度对制度进行界分:一者,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界分,因为两者在起源轨迹和形成原则都存在很大差异;二者,是个人习惯和社会习俗之间的界分,因为两者在影响范围和应然属性上都是不同的。显然,新制度主义热衷于使用博弈论工具将制度看成是个体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可自我维系的博弈均衡,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仅仅研究了个人习惯的形成,而没有什么制度分析。因此,对主流博弈论的均衡分析框架,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并积极将历史和社会因素引入到演绎的分析框架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制都进入了转型时期,其中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行政法制度属于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变迁反映出了中国政治体制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行政法制度变迁的类型、影响因素和社会环境,并对转型期中国行政法制度的变迁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澳门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行政当局保护消费者的责任、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以及消费者保护机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内地消费者保护制度作了相应的比较,对两者的相互借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及其基本理论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既深入阐述了司法行政制度的概念、属性、特征、功能及其演变规律,我国司法行政制度的"中国特色",也系统研究了刑罚执行制度、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法律服务制度、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司法协助与外事制度、司法考试制度等具体的司法行政制度。脉络较清晰、资料较翔实、论述较全面。"论纲"式文体对于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也可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07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再次掀起高潮,本文试图从英美文官制度谈中国的"公务员"热。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实行文官制度。英美两国的文官制度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英国是第一个出现文官制度的国家;美国的文官制度实施得更为科学和完善。本文主要对英美两国的文官制度及中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比较。在承认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学习和借鉴英美的文官制度对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东方 《法制与社会》2013,(12):281-282,286
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舒适、清洁的生态环境的追求也日益提高,重视程度也愈发增强。进入20世纪以来,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影响全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紧要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问题治理之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从政策、规划和拟开发的建设项目等各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环评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具体规定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以便更好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了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得出了德育方法上的确失的结论。借鉴一些学者的制度德育方法的观点,给出了对制度德育的理解,并从中国儒家道德教育中寻找其制度德育的特质,并提出了制度德育的道德教育的方式。从另一角度去探索德育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继十八大提出制度自信以来,我国又相继提出了重视顶层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越来越重视制度建设.因此,本文将在探讨制度自信的基本内涵、意义和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制度自信建设的阻碍因素,并提出提升我国制度自信的对策,以期能改善我国的制度建设,充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郭松 《法律科学》2011,(6):96-103
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这种变迁来自于中央司法机构、地方司法机构与民间主体这三类群体具体行为的推动,而这些群体的行为受各自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支配。支配这些群体行为方式的制度逻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制度逻辑。中国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的作用。从"多重制度逻辑"来解释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迁,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复杂的变迁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悠久历史,古代中国不仅给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等物质文明,而且贡献了两个制度文明:其一,御史制度,即监察制度(御史制度是巡视制度重要内容之一),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就是学习中国御史制度的结果;其二,科举制度(后来演变为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就有巡视制度的萌芽,它至今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可以说,巡视  相似文献   

19.
刘建辉  张亚雄 《行政与法》2012,(12):109-1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现有和未来的制度选择对过去的制度选择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遵循先例是宪法制度变迁中历史路径依赖性存在的主要表现。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变迁,是对改革成果的确认,是对宪法制度的改良和完善。制度变迁客观存在的路径依赖规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宪法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国情,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宪法制度的初始选择,走一条渐进式的宪法制度改良之路而不是激进式的制度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当中,转型期在带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失业问题,由此必然提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中国现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制度,但是从和谐社会和市场经济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要求出发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据此,本文在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述评的基础上,探寻转型期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之路,从而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