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情感支配下的财产腐败型女犯的心理特征是:狭隘、专一、深刻、稳定的肯定性情感使此类罪犯思维狭窄、肤浅,成为支配她们犯罪的根本动力,失去爱情的否定性情感使她们认知清晰,对罪行能客观归因,这是促使其冷静反思及认罪的根源。亲人的肯定性情感能使其情绪稳定、认知开阔、真诚改造。她们为爱而犯罪时意志坚定,胆大心细,作案成功,失去爱情时意志又非常脆弱,容易悲观绝望。此类女犯的职业心理特征对其犯罪与服刑也有影响。随着服刑改造她们的主导需要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角色理论的"角色认知方式—角色行为—结果"框架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逻辑,探讨了中庸思维对女性管理者应对两类角色冲突(工作家庭冲突、能动共生冲突)的影响,构建了"中庸思维—工作家庭平衡行为—家庭/家庭成员满意度""中庸思维—矛盾领导行为—领导有效性"两个理论模型。通过对137份女性管理者的纵向追踪问卷调研,探讨了中庸思维对女性管理者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满意度与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庸思维正向影响女性管理者的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满意度及其领导有效性;工作家庭平衡行为和矛盾领导行为分别起到中介作用。相较而言,女性管理者面临更高的工作家庭冲突时,中庸思维对于她们工作家庭平衡行为的影响会更强;在工作复杂性更高的情境下,女性管理者的中庸思维对于她们矛盾领导行为的影响会更强。  相似文献   

3.
孔红 《政法论丛》2008,(2):83-89
逻辑方法是研究司法论证的传统的方法,对分析、评价司法论证起着重要的作用。逻辑学多元化发展的特征首先表明,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描述推理并定义推理的正确性,并不期待将人类多种多样的的思维方式归结为单一的标准模式。各种演绎模式只能刻画证明性的论证。论辩性的论证过程则需要运用非单调逻辑的工具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决策权力单一集中、决策权责分离、决策程序不规范、决策监督的缺损。这种缺陷主要源于行政决策思想和决策思维方式的落后、对民主决策认识的欠缺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决策思维方式,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决策权责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2,(6):8-9
在校中学生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涉案的女孩并不是天生的罪犯,也不能单纯用“寡廉鲜耻”来理解她们的行为。从某种角度看,她们一定是要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追求着什么——或许是她们心目中的“幸福”,或许是比她们所付出的更有价值的某种“奋斗目标”。而在幸福被扭曲的世界里,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堕落和进步,都只在一念之间。  相似文献   

6.
韩邈 《法制与社会》2010,(11):249-250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独身女性。然而由于缺乏婚姻和家庭基础,当前独身女性在生育上还是受到制约的。女性独身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无论是主观意愿还是客观后果,其对生育的诉求都不应该被忽视,她们的生育诉求具有特殊性,既能满足她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给她们提供了充分的角色体验。但是一旦诉求成功,却也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的问题以及自身角色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
郑高键 《政法论坛》2014,(3):134-142
我国刑法关于行贿犯罪单一式构成要件的配置,激励处于弱势地位的市场竞争者以行贿的方式超越商业强者并抢占市场。市场主体双方均选择行贿是行贿犯罪单一式构成要件配置博弈分析后的纳什均衡。通过形式博弈分析后的行贿犯罪复合式构成要件配置,能够保证并充分体现刑法规范对市场主体经济利益选择的制约,整体上降低了刑事处罚的规范起点,减轻控制行贿犯罪发生率的制度压力。博弈模型的规范比较和模拟运行结论,为行贿犯罪构成要件配置的模式选择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经济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辩证思维方式刘士俊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方法方式。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是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条件。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研究中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首先就要坚持思维的多维的复向性。...  相似文献   

9.
论侦察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翟英范李锡海探讨侦察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对侦察主体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提高侦察思维效率,顺利侦破案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专就此谈点看法。一、侦察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侦察形象思维是借助形象来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性...  相似文献   

10.
高振国  史胜其  王健 《法制与社会》2011,(13):201-202,214
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犯罪线索量少质次、情报信息闭塞、保障不到位、侦查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渎职侵权侦查机制进行反思,更新思维方式,拓宽侦查视野,努力推动渎职侵权侦查工作科学发展。本文从信息引导侦查工作模式中所遇见的问题入手,对此项工作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解决思路,以期对渎职侵权局信息引导侦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心理学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传统心理学执著于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心理学的破碎与危机。若要克服危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则首先必须吸收系统的思想方法,实现思维方式从还原思维到整合思维的转变。这一转变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转变;2.从元素组合认识方式到综合分析认识方式的转变;3.从“上向因果关系”的单向思维到“双向因果关系”思维的转变;4.从物理科学的统一观到系统论的科学统一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侦查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宗亮 《政法学刊》2002,19(5):25-27
侦查思维方式是指侦查人员在把握侦查客体的活动中进行思维的模式。它在侦查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侦查实践的变化,侦查思维方式必须实现现代化转变,即由保守性转向创造性、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静态性转向动态性。实现侦查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既是实现侦查思维方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侦破效率的必然要求,还是充分发挥刑事技术作用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金杰 《中国律师》2008,(12):89-90
做了多年的高级法官,尤其是一直坐在审判长的位置,对于审判工作和法官裁判的思维方式是再熟悉不过了。此后,又改行当了律师,在适应了一段时间的角色转变以后、由衷地体会到了法官裁判思维和律师代理思维的差异,也体会到了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和律师实务,谈一下法官裁判思维和律师代理思维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离不开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由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界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关注还不够。本文指出把握法律思维方式的概念,必须明确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思维方法、法律思维方式的绝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关系,必须明确不同层次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宏剑 《江淮法治》2010,(22):40-41
她们游离在都市边缘。她们生活在家庭之外。她们孤独、自卑,她们渴望尊重和理解,她们也在期待收获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身为一名女子监狱的警察,天天和形形色色的女犯打交道。对她们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经常听她们讲自己的经历,常常会感叹和惋惜,这些身着囚服的女子在家本应该是善良的母亲,是温柔的妻子,是孝顺的女儿,可如今,只能在高墙电网里度过一段漫长的、失去自由的生活。这段人生旅途对她们来说是不幸的,但她们的故事或许能给世人带来一丝警醒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她们俗称打工妹。20岁的如花年纪,正是对生活充满梦想的年纪,她们带着玫瑰般的梦想,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繁华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法律逻辑学理应以法律思维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一般抽象思维作为自身的研究对象.法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思维是指一定的社会主体在与法相关的社会实践中所遵循的一定的思维样式;狭义的法律思维仅指法律职业主体的思维方式。我们决不可用对狭义的法律思维的研究取代对法律思维整体的研究。法律思维与法律意识的关系密切,它是法律意识中不可或缺的内在渗透性要素。因此,欲推进法律意识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努力实现法律思维的现代转型并努力培植公民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9.
思维具有营养作用?许多人大惑不解。失误的教育使人只懂得思维属意识形态,是非物质的,其实不然,思维活动既然可以用生物电记录仪器将其录下保存,可见它是物质的东西。只是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记录下来的思维活动犹如天书,迄今尚未找到破译的密码,这好比一个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无法去解歌德巴赫猜想这样的数学难题的。思维是大脑物质的第二属性,是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各式各样的思维方式均是以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为基础构筑起来高楼大厦,是科学尚未发掘的巨大宝库。  相似文献   

20.
试论后现代思潮的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体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思潮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以其“非中心性、多元性、开放性、无限性”等特质,为各理论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同时,它也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提供了极为有效的新思路。这一思维方式落实到教育领域中,最突出的贡献表现为引导教师们重塑了他们的学生观。后现代思维方式启发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性、独特性,使他们意识到正是以往“追求同一、关注同一”的学生观造成了当今学生的平白和单一,进而促发他们开始着手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新型学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