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吉 《政策》2006,(10):54-55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央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这项继农村土地承包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必将推动整个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本期《政策聚焦》栏目,围绕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内涵、应把握的原则以及有关政策等问题,组织了一组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这场势必影响深远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陈晓燕 《前沿》2014,(19):183-185
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4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面推开,改革成效初显。本研究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进而为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的文献,就林权的内涵和特征、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集体林权经营形式、林木资产评估、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9,(17):26-26
2004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彻底还权于民、还利于民,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0):18-21
有“第三次土改”之称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已在全国推行两年多,其间,作为农村改革的延伸,林改激活了林业发展的潜能,给亿万农民送去了致富的新希望。时至今日,改革棋行中盘,及时检验和总结林改效果,运用有力的监督推动改革的纵深化发展正当其时。前不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  相似文献   

6.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有林地45.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7.37亿亩。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四次变动:一是土改时期的分山到户,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统一经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  相似文献   

7.
有人称林权改革为第二次土地革命,其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而改革就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或者兼而有之。把林权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是改革成功的最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9,(17):25-25
“抓住一个核心、明确一个目标、形成一个格局、突破一个瓶颈、确保七个到位、处理好三个关系”,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县之一的浦北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中旬,一个喜讯传到贺州市八步区: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改百佳典型县经验交流会上,八步区获得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强县"的荣誉称号。八步区是广西林业大县(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397.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8%,活立木蓄积量达1306.8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五寨县总面积208.7万亩,下辖3个镇9个乡、249个行政村,总人口11.7万人,有林地面积87万亩,其中集体林地73.5万亩,涉及243个村。2008年8月被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我们始终将林权改革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生态五寨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省、市林改工作的安排部署,书记县长亲自抓,四大班子齐上阵,全县上下总动员,大胆创新,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规范操作,集体林权改革的各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完成林改任务,超额完成了省林改办的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0):22-23
根据中央的预定目标,我国从2008年起,要在5年时间内,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由于这场变革是对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接踵而来。全国人大农委调研报告指出,一些地方仍存在改革不彻底的情况;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7日,大田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完善情况调研。调研组深入县林业局和部分乡镇、村,采取调阅资料、走访群众、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针对宣传不到位、改革不彻底、办证不够规范等问题,调研组建议县政府及林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林改政策和林业法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7月14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卞吉 《政策》2007,(5):32-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件大事,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本刊记者走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18个问题,请他们作政策上的解答——问: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答:所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借鉴农村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在保持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分解落实到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方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分析了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原则、任务重点、面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南方集体林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从多方面深化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对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认为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有些地方却没有很好地兼顾到社会公平。目前我们急需从理论上建立一种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论述,这些原则包括处境公平、民主治理和法律平衡,以此处理其公平正义问题,并将其稳妥地运用于地权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7,(4):15-15
调查显示,虽然我省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目前才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大,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权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林权纠纷是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我国在法理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林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包括民间性、行政性和司法性纠纷解决机制。但这些机制在观念认知、制度安排和方式方法上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多元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物权法》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周训芳 《求索》2007,(12):5-8
《物权法》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将对林业行政管理模式产生很大影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国家生态建设与维护林农合法物权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与传统物权法上的物有很大区别,集体林权受到了《森林法》上生态公益的诸多限制。林业物权应区分生态公益林物权与商品林物权,便于商品林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以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森林法》应规定商品林采伐申报制度,保障林权权利人的林木采伐权。林地地役权制度与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联系十分密切,可以通过确立林地地役权来推动国家的生态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20日)皖发[2007]11号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全面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