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女权主义视角,通过对《玫瑰门》以文化大革命为主要背景,以老少三代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充满了丑陋和邪恶、阴森和怪异,但又真实得逼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赏析,揭示这场特定时空中"玫瑰之战"下女性的生存境界,浅析作家本人的对女性的人性关怀与忧虑,以及作品的"第三性"视角等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国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曾经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目前正处在第三次转型,即从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公平、可持续发展即科学发展的新体制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是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个性发展出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从理性主义国家观层面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最初显现、到人的类本质全面复归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再到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从抽象到科学的两次转变过程。这两次转变与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一致的,这样的转变也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内含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4.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的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当代作家葛红兵在他的作品<沙床>和<财道>中表达了他的女性意识.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有唯美的身体、都处于积极主动求爱的状态,具有放性的态度,同时她们在事业上没有卓越的建树.葛红兵打破了"处女"崇拜、女性禁欲树贞节牌坊的神话,试图将女性从"性禁忌"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但是他的解放仅仅局限在"性"观念上,而且这个"性观念"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男权意识的印记.在他笔下,在经济上无法获得独立,而又从"性禁忌"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的女性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无法获得和男性真正平等的地位,作者举起的"性自由开放"的旗帜并不能将女性真正引向幸福之地.  相似文献   

7.
<赵飞燕外传>被称为"传奇之首",其艺术水平较高,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很大.因小说是依托历史事实而创作的,小说内容与所据史实之间必然有相当的差距.将小说叙事与历史叙事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考查出作者的创作旨趣、思想倾向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歌德历时60年之久创作的《浮士德》,既是作者的个人史的艺术显现,又蕴涵着人的历史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诗人借助了象征手法,从浮士德形象,文本结构,以及构思和创作过程几个方面,深刻生动地将这一切予以艺术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从"我奶奶"到"母亲"再到"姑姑",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行为泼辣、敢做敢当,从传统习俗来看,其行为不符合传统认知,甚至可以称得上叛逆。但是,她们内心却有各自对爱情、生活、事业的独特认识和坚守。但在其作品中,"我奶奶"终究还是一位符合男性审美和对女性美好期待的女子;"母亲"则凸显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是一个承载着时代变迁仍旧不折不屈、仁爱宽厚的地母形象;"姑姑"身上的职业标签、人性的本真则超越了其性别身份,让莫言的创作实现了从"写女人"到"写人"的转变,这其中既包含了时代的价值观,也反映了莫言本人对人生、对生活认识的变化,亦是他创作日臻成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研究自小说问世以来便未曾断绝,而<西游记>本身丰富文化意蕴的多义性也为学者们的争论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其实,从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而言,这部寓意隽永的小说与明代王阳明的"良知"、"致良知"相合,而取经可以看作是"致良知"的故事版本.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2008年11月3-4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举办了"<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沈红光出席会议并致辞.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特邀一批国内外研究<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60多位著名专家与会,围绕<共产党宣言>(以下正文简称<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视野中的<宣言>研究、关于"两个不可避免"思想的再认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史记>篇目问题较多,而又以"八书"为甚.学界虽然对"八书"总体的看法没有什么分歧,但有三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史记>缺少<礼书>、<乐书>和<兵书>,八篇中就有三篇有问题;其二是对<太史公自序>的几句话该怎么理解,<律书>和<兵书>的关系应是怎样的;其三是在司马迁创作"八书"的大前提下,上述三篇中是否还有后人搀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含有丰富的启蒙意义.从神圣与精神大于世俗的权力出发,帕斯卡尔在强力、见解、判断、人性等诸多问题上提出了具有"永恒价值"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领域的问题.特别是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精神的消遣"接触到"异化"的哲学问题,并且使这个问题具有在后来的卢梭和黑格尔那里更为生活化、更为活泼的意义,使我们回归到一种原始而崭新的哲学谈论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以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及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大九寨也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资本导向到形象与品牌导向的历程。本文对大九寨的文化特征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把其形象定位为——江源神域,民族文化的走廊;世界遗产,大熊猫与黑颈鹤共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旅美作家聂华苓是一位有着频繁的迁徙经验并同时具有漫长写作历史的多产作家.综观其小说创作,漂泊、思归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且经历了一个从失落、漂泊到回归,从失望、绝望到希望的发展过程.这其实也是作者从"怨"到"爱"的感情变化历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胡绳是久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专家.胡绳关于中间势力的理论观点,陈文桂在<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1期)和周一平在<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评介>(<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6期>)两篇文章中,对胡绳提出的"中间势力"理论观点做了介绍,但还没有人深入研究过胡绳"中间势力"理论,因此,有再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韵语阳秋>论诗以道为本,其所论之"道"更多倾向于人物的品性人格和道德修为方面.从道本体论出发,认为诗歌是与诗人的品格修为相统一的,具体到诗歌的批评鉴赏则表现为不重才情禀赋而重德行学养,即"先德行而后文艺"的价值取向.这种文道观既体现了宋代的时代趣尚,也反映出作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阿绣>是<聊斋志异>爱情小说中内涵丰富的篇什之一,作者蒲松龄师承刘义庆的<买粉儿>,却化古为新,细微曲折.小说中的狐女阿绣黠慧豁达,多情多义,因追求美而生爱,又因爱的奉献与付出而美到极致.<阿绣>反映了蒲松龄对主情浪漫思潮影响下的爱情观更加深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发现,从纵向看,改革开放30余年来贵州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由"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从横向看,贵州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农村滞后于城镇""贵州滞后于全国"的发展格局,且整体上尚处于低水平的"小康"阶段。优化城乡消费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从"抑制消费"向"合理消费"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三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转变;二是从债权型的家庭承包经营到物权化的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三是土地经营从短期承包到长期使用的转变.这三个转变确立了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