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不知道,千百次在梦里重逢的青岛,如今清晰地见着她的容颜,是如此的不知所措。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在我的生命里逐渐鲜活,久远的记忆缓缓流淌而出。行走在这里,我知道,这儿的草木、山墙、门楼、街道、海水,会不知疲倦地把珍藏的记忆,从容地交付给一个寻找往事的我。带着陌生的熟悉,徜徉在青岛的路上。明净的天空下,一种沉静安然,浮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2.
馨儿     
认识馨儿是在一个夏日的周末黄昏。漫天的彩霞让人低回不去,我悠然地骑着车,满街地寻找着茉莉,记不清过了多少小巷,终于在一个小贩手上,我看见了这年的第一束,那细柔的花正羞涩地散着清芬,我急急地赶过去,一只纤细的手已先于我将它握住,一个清丽的女孩正对我淡然一笑,原来她先付了帐的,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准备返身而回。“请等一下”,她对我莞尔一笑:“看得出你很喜欢茉莉,我也是。”我感动地点点头,才惊异地发现,我们两个竟是同样的小单车、同一样式的玲珑白裳和同样的长发垂腰,迷茫想飞的心居然在不经意中遇到一个酷似…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2007,(7):50-51
自从15年前不幸摔伤致瘫后,那该死的褥疮就跟我较上劲了,就跟我难合难分、形影不离了。它们就像一个个恶毒的阴险的疯狂的咒语,不由分说,胆大妄为地涂写在我光洁的皮肤上。尽管我讨厌它们惧怕它们驱赶它们,但褥疮却始终固执地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它们给我带来的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瘾痛,并不亚于我无法用双脚自由地行走。  相似文献   

4.
我自金瓶掣签和坐床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一直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使我的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近年来,胡主席在各方面对我十分关心。我内心充满感激,殷切地期待能拜见胡主席,当面聆听胡主席的教诲,并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滴露成珠     
旻旻 《中国残疾人》2008,(11):64-65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说过累得不想活了,不过我想,我要算上一个。不,也不能完全说是我旻旻这个人,确切地说,应该是我的躯体。是的,我的躯体累得让我强烈地滋生出不想活的念头。当我站在角落歇息,我听着自己沉重的呼吸,看着前面的路,甚至已经看到自己的灵魂站在彼地遥遥招手,带着微笑,微笑里带着挑战,可我泥泞的躯体依然在某个地方喘息。  相似文献   

6.
合唱队员     
外婆的口袋太神秘了,它似乎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个迷。听话的时候,外婆会从口袋里为我掏出一个奖励;摔倒了,外婆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安慰的糖。在外婆口袋的吸引下,在妈妈的歌谣中,在爸爸的膝盖上,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1968年的一个傍晚,身为总工程师的爸爸突然对我说:“我们要离开上海了。”我天真地拍着双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从未有过的旅行,坐火车、坐轮船,我们来到了北方的一个小镇,从此开始了一个没有糖果、没有笑容的少年时代。我渐渐长大了,我隐约地知道,爸爸被打成了什么“东西”。那是场政治运动,我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套话生活     
我在局机关当秘书。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写材料,其实就是写套话。可以不谦虚地说,写套话是我的看家本领。我在机关干了二十多年.不知道写了多少套话。我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单位家里,马不停蹄地写着。我写得头脑发麻、精疲力竭、没完没了。你可别小瞧我写的这些套话,它们的作用太大了。我用这些套话写成了局长报告、局长讲话、经验材料、工作计划、经济论文、调查报告等。你说说,假如没有这些套话,我们单位将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8.
紫桐花开了     
紫桐花开了。一树树、一串串,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了天空。我嗅着紫桐花的芳香,在一片花的海洋里徜徉。我为紫桐花的素馨感动着、留恋着……它们甚至等不及绿叶赶来陪衬,就急不可待地跑出了春天的门扉。我弯腰捡起一枚已经凋零的紫桐花,轻经地搁在掌心揉搓。小时候我总是这样,把还不曾尽谢的紫桐花搓软了,然后用手捏紧花边放在嘴上,往脱了花蒂的葱白色管子里吹气。吹得鼓鼓的,胖胖的,像个紫灯笼,然后放在手心里使劲地一拍,就会发出“啪”的一手响。我不停地捡着不停地吹着……童年就在低头抬头回悄然流走了,就是这样在紫桐花馥郁…  相似文献   

9.
欧阳国 《人民公安》2011,(13):64-64
余杰在《在北大吃书的日子》说,图书馆是单身者的天堂。我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也都呆在图书馆。每天,闹铃很早就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迅捷地从床上跳起.胡乱地洗刷几下,就腰挎牛仔书包、嘴啃大馒头、身带两张卡(一张饭卡、一张借书证),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图书馆奔。当我的身体还在自行车上时。心却早已飞到了图书馆,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于是我更加用力蹬着自行车,狂奔在校园,飞向我自己的天堂。  相似文献   

10.
胡玥 《人民公安》2006,(14):53-53
有一些故事。它们在我的心里放置很久了,它们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一场孕育。我知道。它们一旦被我写成文字。就像脱离了我的生命体的另一些生命.它们将不再属于我。我看见它们走离了我。走到许多人的中间,我会长久地、长久地沉到某种失落里,我知道,失落的一切.就是永远的失落了,它们是不会失而复得的。所以.我的生命的底里,总是沉埋着如获至宝的一些故事不肯轻易的示给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鲜词,新鲜事。因为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缘故,我一直关注这个群体,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去年,我曾经独自一人列枫桥、浣东街道等地做了一次走访,平静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和地与他们对话,希望从简单的沟通中,走进、走近他们的心灵,解读、品味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做点什么。事实上我身单力薄,能力有限,自然做不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次“调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悄悄话每当我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穿梭在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之中。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我不能不感谢我的丈夫,感谢他给我的另一片天地。感谢他用那一颗善良而诚挚的心灵,给我温暖和幸福。感谢他为我努力地营造心灵的避风港。我永远把那爱的港湾当作一畦不变的“世外桃源”,我用一颗永远不变的心固守那一片爱的宁静,乐于在其中无忧无虑地享受着不尽的耕耘与收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有气无力地回家时,他象一股暖意融融的春风,温暖着我的心灵;在一个个万籁俱寂的无眠黑夜,他哄小孩般地给我讲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有…  相似文献   

13.
李苏章 《协商论坛》2008,(11):57-57
麦加其是我在沙特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和翻译去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客厅里,我被墙上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画中的老人栩栩如生,像孔圣人那样威严、安详。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禁不住连连夸道:“这幅画真的不错,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物画。”  相似文献   

14.
我与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会郭秀仪今年,当我85岁生日的时候,在北京的一些亲戚朋友来看望我。几位两鬓霜白、年过花甲的老人进得门来便一连声叫我“郭妈妈”,深情地问候我的生活和健康。亲戚朋友被这个热烈的场面感动了,他们小声问我:“这些人是谁?”我大声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15.
远山 《协商论坛》2008,(9):57-57
我在美国打洋工的时候认识了我的美国邻居彼特。他30岁,身材魁梧,一年四季穿着一身牛仔服。一天,我去超市购物,在街边看见了彼特,他正在为路人演奏小提琴。真没想到彼特居然在这里卖艺,为了顾及他的面子,我本能地想躲开他,没想到彼特热情地招呼我:“余先生,如果现在不耽误你的时间,欢迎你来观看我的表演,对你我是免费的。”我很惊讶,彼特真不要面子,在这种场合熟人见面多尴尬啊!我硬着头皮挤进了看表演的人群,彼特又投入了忘我的演奏。一曲结束,听众纷纷慷慨解囊,彼特面带微笑地收费,  相似文献   

16.
情洒黄埔     
谭玉莲 《黄埔》2006,(4):17-19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我在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 1990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被调到宁夏黄埔同学会。此后,黄埔精神、黄埔情结以及黄埔同学的示范作用不断地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我把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挚爱,化在自尊、自强、自重、自信中,化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激情中。  相似文献   

17.
钟志南 《前进论坛》2011,(12):38-38
在未接触《前进论坛》以前,我是一个对政治不大关心的普通医生,我以为一个医生为自己的事业前途而努力研读医学书籍,提升医学知识已经足够了,对与医学知识无关的书刊几乎不屑一顾,至于《前进论坛》这类党干U我也错误地认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做领导、搞政治的人才看。偶然一个机会,我有幸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渐渐地认识到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还有多种渠道,而参政建言可以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为大众工作。从此,我开始翻阅了《前进论坛》杂志。  相似文献   

18.
雪中情     
又下雪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像美丽的白衣仙子在翩翩起舞,落在了我的肩头、手上,还没有看清她的面孔,便又化成闪亮的一点,浸润开去。 一个飘雪的日子,我迈着疲惫的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阵气喘吁吁的声音,“大哥,大哥”。我回头望去,一个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跑过来,“保安大哥,我求你点事,我刚进货回来,火车晚点,回来后没有找到人,求你给我看看货,我去找人,行不行,我付给你钱。”望着她焦急的眼神,我觉得没有一点拒绝甚或犹豫的理由,“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下来。 站在货摊旁,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雪越下越…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出题,让我现在去编一段舞,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可现在,要我来谈自己,谈自己的艺术道路,这就太为难了!这,这从哪里说起呢?…不管怎么说吧,从小我就爱上了这一行。在旋舞中,获得了我的希望、乐趣、忧伤和荣誉。舞蹈,是我的成长,是我的生命,我要为它奋斗终生。1962年,我出生在云南省思茅市一个布朗族家庭。思茅是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逢年过节,各民族绚丽缤纷的歌舞不断地从我眼前流过。就在这条彩色河流的熏陶中,我一天天长大。12岁那年,我抱着热切的向往考入了云南省文艺学校舞蹈科,开始了一条充满幻想,用滴…  相似文献   

20.
我的书房梦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地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最细微、最形象地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对于我这样的文化人来说,能感觉和享受到的是与我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也是最重要的书、书架和书房的变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30年来我生活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