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国际国内反恐怖行动事例以及现代化武器装备发展趋势的分析,强调了武器装备在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中的使用原则,着重探讨了在反恐怖行动中致命性与非致命性武器综合运用的意义和效能。  相似文献   

2.
人道"要素"是国际人道法伦理底蕴的核心要素,其与其他要素既存在着保障作用的相辅性,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性。揭示国际人道法中这种伦理要素的内在的矛盾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恪守国际人道法。  相似文献   

3.
季刚波 《前沿》2004,(12):160-163
本文从过分伤害、极度残酷、不分皂白、改变环境的作战方法和虐待俘虏等几方面论述了美英对国际人道法的违反 ,从而总结出国际人道法在统一执法、预防性、软弱性等几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展望了 2 1世纪国际人道法的发展方向 ,阐明了国际社会应当在人道法的立法、宣传、预防、执法等方面还要做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就是人的中介"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对象性关系.人的对象性关系之"为我"的意义,表征着对象性关系中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在于打破人的奴役关系而"解放成为人"或"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在于"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否作为人的中介被人所占有.  相似文献   

5.
毛国辉  吴勇 《湖湘论坛》2006,19(5):82-84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人们要求对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进行限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在研发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中总是想方设法规避战争法,这其中呈现出大规模研制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大量研制使用战争法没有明确禁止的高新武器、改造不符合战争法的武器装备等趋势。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使人的能动作用很容易被忽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官兵各种现实思想问题,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  相似文献   

7.
蔡李红 《求索》2011,(4):51-53
区分原则是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鉴于目前对信息攻击缺乏具体规定,可以并且应该根据区分原则对其进行规范,本文正是在做这样的尝试。面对计算机成为武器不易区分、攻击者特殊难于区分、攻击时间短暂不利于区分的困难,本文给出了解决办法,即确立信息攻击的战斗员标准、如何处置无法识别身份的计算机攻击、设立防止危害平民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非致命性武器亦称软杀伤武器或“温和型”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不会对敌方间谍、情报人员或恐怖分子造成致命的伤害,也不会对武器装备和环境以摧毁性的破坏,而主要目的在于剥夺对方人员的反抗能力,削弱和破坏武器装备的效能,以达到“兵不血刃”而获得斗争的胜利。 从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非致命性武器来看,既有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之后,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私人军事和安全公司得到迅猛发展,它们打破了国家对于暴力手段的垄断,给国际安全局势带来深刻影响.这些公司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雇佣军,大多数也难以符合国际人道法中的"战斗员"定义,而其平民地位也经常受到质疑,因而其国际法地位比较模糊,使国际社会在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时遇到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战争是以大规模使用高技术性能武器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作战工具、作战方式所进行的大纵深、全方位的立体化战争。与以往任何战争相比,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中的高技术含量增大,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程度增强,破坏、杀伤效应增高。武器装备的这一质的突破,必然导致军事理论、作战方式、战术技术、指挥手段、后方勤务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新作战工具……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一些西方国家允许公民个人持有枪支,所以部分国外保安员和私人侦探工作时可以使用枪械武器。我国保安员在提供外事安全服务时,有必要了解国外保安关于武器装备使用的规范,便于做好对外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需要使用武器处置的暴力犯罪事件愈来愈多。随着武器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各大媒体报道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如"西安男子兰州讨债被击毙案""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等,一度引发了关于民警使用武器是否合理合法等问题。归根结底,公安民警使用武器不当的原因主要出现在"判明"上,不能准确"判明"该不该使用武器以及什么情况下使用武器成为当前影响民警执法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提升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判明"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概念产生、扩展和演变的历史,刻录着政治睿智与筹谋,蕴藏着科学深思与远虑,充溢着外交机智与通达,闪烁着媒体的敏锐与机灵,但同时也被注入了太多的傲慢与偏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事关国家和世界安全.科学、客观地审视和把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概念,时于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传新 《公安教育》2014,(11):35-37
正公安部于2014年3月14日印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为了便于基层民警熟知使用武器的法律依据和政策规定,准确把握使用武器的情形条件,切实增强民警使用武器的法律素养,本文就如何准确理解现行有关警察使用武器的相关法律规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一、警察使用武器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未使台湾当局淡化其“反共”意识。相反,近年来台湾当局加紧调整其军事战略,强化台湾的海、空战斗力,并且利用海湾战争结束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军火生意较淡之机,多渠道地大量从西方国家购买先进战机、战舰等武器装备。一些欧美国家则出于现实利益考虑,不顾中国大陆的反对,向台湾出售大量高性能武器,从而使台湾对外武器采购屡屡得手。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发生在昆明的"3·01"利刃刀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9人遇难、143人受伤。此次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令人发指,国际社会纷纷给予谴责。公安民警反刀具暴力恐怖活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对应对暴力恐怖活动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3月14日,公安部下发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变换,使得对民警依法正确使用武器警械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民警更加有效、规范地使用武器,必须加强科学规范的实战训练。武器使用对熟练性、技巧性要求比较高,平常不使用,剑会生锈,人会生疏,关键时刻就会猝不及防。近年来,厦门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以下简称警校)按照"培训跟着警情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执法强力部门,法律赋予了其使用武器的权力,公安民警使用武器关乎到"生命安全",为此,武器使用者的能力培养,即武器使用的训练自然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2021年5月19日,公安部召开主题为"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全警政治大轮训和实战大练兵的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仅2021年1月至4月就有69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相似文献   

20.
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也就是规律。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一般来说,将水加温到100℃时沸腾,可是在喜马拉雅山上,水温70℃即可沸腾。道法自然中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