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明人刘元卿《贤奕编》上有则寓言故事《黠猱媚虎》,说的是“虎首痒,辄使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老虎信赖猱,毫不设防;狡黠的猿猱的爪子锐利无比,善靠媚之手段.一点一点很小心地掏老虎的脑子吃,且与虎分而食之,还说:“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被感动日:“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结果,老虎脑空“痛发”.找猱算账,为时已晚矣,猱“走避高木”,视“虎跳踉大吼乃死”.虎终因好让猱搔痒、好听甜言蜜语、好吃进献之物而招致丧身之祸。  相似文献   

2.
“虎”们的诀窍凤翔我这里说的虎,不是指山野中,大森林里的那种今天已成为极保护的珍稀动物,而是蒲松龄老先生当年写的“虎”──一种官吏。《聊斋志异》卷八中,有一篇题为《梦狼》,写一位姓白的老翁在梦中见到在外为官的大儿子白甲,竟是一只“牙齿”的吃人恶虎,他...  相似文献   

3.
在昌平西北面,南口东北面,燕山的西南麓,就是美丽的虎峪自然风景区。虎峪峰峦叠嶂,水秀谷幽。著名的“虎峪辉金”是古“燕京八景”之一。虎峪山下的虎峪村,三面环山。一面平川,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就建在虎峪村南的馒头山一带。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虎峪村的清华大学核研院已经建成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的重要基地,它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最大的实体研究院。说到清华大学核研院的发展历程,它与北京市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东山一带流传着“二老虎”诈降,与日本鬼子斗争的真实故事。“二老虎”,大名叫齐世民,太原市东山窑头人,抗战爆发前当矿工。1937年11月8日,日本鬼子侵占太原,“二老虎”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杀人、放火、好淫、辅掠的滔天罪行,遍地的尸体,车拉人抬,光往城外运埋就用了十多天。敌机在汾河桥上狂轰滥炸,死伤者不计其数,光掉进沿河淹死者即达数千人。日本鬼子的暴行,激起了中华儿女的仇恨,点燃了“二老虎”复仇的怒火c“二老虎”收检中央军和晋绥军败退时遗弃的枪支、弹药,串连矿工和农民兄弟,组建”一支浩浩荡荡的抗日游…  相似文献   

5.
《资治通鉴》记载,汉文帝“下基层调研”,来到禁苑中的虎圈。文帝向一名负责人询问禁苑中所饲养的各种禽兽的登记数目,先后问了十多种。这个负责人神色紧张,东张西望,竟然一句话也答不上。站在一旁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虎圈啬夫见此情景,给“领导”解围,替他答上了文帝的提问。文帝对这个虎圈啬夫产生了兴趣,有意考他一下,于是接着问了几个问题,此人居然对答如流。文帝当即指出,当官就应该像这个样子!马上通知随从“调研”的张释之破格提拔这名虎圈啬夫当禁苑“一把手”。  相似文献   

6.
2010年,农历庚寅年,虎年。《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格物论》说虎“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20世纪80年代,在我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通过对这幅被后人称作“西水坡星图”的解读,人们不禁惊叹于先人天象推演水平的高超。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虎不但成为刚勇威猛、趋吉避凶的象征,更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祝祷长盛不衰的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60年代,外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司令有“南瘸子”、“北拐子”、“东海卧着一只虎”的誉称。“南瘸子”就是当时南海舰队司令员吴瑞林;“北拐子”指北海舰队司令员刘昌毅;“一只虎”指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这里要说的是——  相似文献   

8.
书的幽默     
有人说,“神六”和“超女”,是去年中国最火的两件事。到“百度”上搜索“超女”,好家伙。竟有网695万个。“神六”着陆刚刚几天,也有130万个搜索结果。再看“新浪”新闻,“超女”有10300条,而“神六”则达13200条。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奋斗》2004,(8):55-56
在哈尔滨的东北虎林园看虎,别有一番风味儿。在别处看虎,是行走着的人看关在笼子里的虎,而在这里,是关在笼子里的人看自由行走着的虎。虎园的面积很大,游人需乘车进园。观虎所乘的车有点儿特别——每个车窗外都装上了铁护栏。车子在园中穿行,遇虎便停,“笼子”中的游人便可以看到或卧或站或走的老  相似文献   

10.
《广东党史》2009,(3):55-55
在中央红军中,盛传有“三虎”的说法。这三虎是指: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第五团。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聂荣臻等都以三虎称呼之,周恩来更多的时候还称它们为三只拳头。  相似文献   

11.
虎节     
《党建》2003,(3)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据说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阿罗人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示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象,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固定节日。节日期间,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  相似文献   

12.
“虎寓言”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始内在蕴涵,更具深邃的美学思想、特征及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鄂温克民族信奉“萨满教”。“萨满”一词来源于古代鄂温克语,意为“狂欢、激动、不安”的人。又称“先知者”、“神通者”、“通晓者”,意思是什么都知道的人。“萨满教”是一种多神教。鄂温克民族信仰的神有10多种,如“敖卓勒”(祖先神)、“那思纳”(天神)、“阿格迪博如坎”(雪神)、“希温博如坎”(太阳神)、“玛鲁”(总神)、“托博如坎”(火神)、“白纳查”(山神)、“阿米坎”(熊神)、“呼莫哈博如坎”(鹿神)、“胡博如坎”(蛇神)、“舍沃克”(娘家神)、“奥米博如坎”(保护婴儿神)、“吉亚其”(保护牲畜…  相似文献   

14.
“神六”刺苍弯,中华再争荣。 多人又多天,再把高峰攀。 嫦娥问聂、费,何日月宫飞? 解我寂寞苦,看我人间母。 “神七”即待发,接你回娘家。庆“神六”升空@张天龙~~  相似文献   

15.
昌文 《支部生活》2008,(8):27-28
“神5、神6”的航天飞行,“嫦娥”卫星的奔月之旅.中国人因此而自豪,全世界为之而侧目!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8,(10):5-5
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9月25日9时10分栽着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并将进行“太空行走”,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脚印”。幸运地肩负起这个重任的航天员分别是曾入选过“神五”及“神六”计划的翟志刚和曾入选过“神六”计划的队友刘伯明与景海鹏。令人羡慕的他们吸引了人们的钦佩目光——  相似文献   

17.
大漠  青河 《党员文摘》2008,(4):14-15
一定要有人站出来说话 当“华南虎”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郝劲松于2007年11月6日向山西省定襄县人民法院递交了对“虎照”拍摄者周正龙的起诉状,他认为周正龙在“虎照”上造假,要求其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元。在这一事件中,植物学、动物学、摄影、计算机等方面都有专业人士具名质疑,但法学界还没有声音。郝劲松觉得,法学界一定要有人站出来说话,所以他第一个向法院递交诉状。  相似文献   

18.
张载将易学中的“神化”范畴置于“气”论哲学体系中,使其拥有“气”这一本体依托。他认为“神化”都并非指向现实具体物。而是“气”这个终极存在的本性。“神”是“气”变化的动力因,“化”是“气”的活动形式,而且“神”与“化”有着内在的体用关系。这个本体论的改造,规定了“神化”范畴的形上特质,深化了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勇 《当代党员》2011,(12):47-49
清晨,璧山县璧城街道,太阳爬上虎峰山。 虎峰山下松林间,71岁的谢君和67岁的老伴卓光良昂头、吸气,朗声高唱:“璧山人民意志坚,携手建设五个璧山,与时俱进千帆过,创先争优当模范……夫妻双双唱红歌,红歌越唱越快乐。”  相似文献   

20.
<正>"祭虎神"是青海省乐都区达拉土族乡长沟村黑沟顶地区群众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举行的一种驱邪、除魔的祭神仪式,迄今已经在黑沟顶地区流传两百多年了。农历正月十五晚,原始古朴独具特色的耍老虎习俗在乐都达拉土族乡长沟村黑沟顶举行。驱鬼逐疫消灾,祈求平安的祭神活动——"祭虎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