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将“推进民主”、“价值观输出”作为“美国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资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战略的本质是以美国式的民主为标准,赤裸裸地推行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后冷战时代“美国治下的和平”,表现出美国的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的伪善嘴脸。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久前出版了卫建林同志的著作《历史没有句号》,这是一本颇有分量的研究当代国际政治的理论专著。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了20世纪末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回答了冷战结束后困惑人们的若干重大政治、理论问题。首先,该书阐明了判断世界格局的基本方法。早在198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从冷战结束到1998年的短短十年时间里.联合国维和行动就高达36次之多,其频繁程度、规模和花费都前所未有,几乎是冷战结束前 40年的3倍。加利秘书长任内(1992-1996年)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实践时期在联合国维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经过对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分析,可以看出联合国维和行动成功的基本条件仍然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罗艳华(一)利用“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并不是冷战后西方的新举措,而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推行的政策和战略,1953年1月15日,美国杜勒斯在国会准备任命他为国务卿的听证会上说,要用和平方法使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忽然结束,两强均衡的世界,突变为一强独霸的单极世界。于是,“人类向何处去”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后,国际政治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对新世纪作出不同的预测。一是“国家主义论”,即“进攻性现实主义论”,约翰·米尔斯海默是这一理论的代言人。他认为,冷战结束后.国家主义将盛行,各国都以各自的方式,追逐各自的利益,整个国际关系.将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二是“历史终结论”,这是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大国间形成了“大战要避免、和平需维持”的共识记者:一年前,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恐怖主义已成为对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钱其琛: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讨论冷战后的主要敌人在哪里的问题。9·11事件之后,这个问题明朗了。敌人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在家门口,甚至就在萧墙之内。这就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应付高科技战争的国家,并不能防止恐怖分子运用  相似文献   

7.
朱宏 《唯实》1995,(10)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矛盾中重新分化和组合,特别是多极化趋势的逐步发展,新的世界格局日益临近,下个世纪头十年内可望正式形成,从而全面结束冷战后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大至可概述如下:一、这个过渡时期将是一个新旧矛盾交织,新旧因素交互发生作用动荡不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重新定义了其军事联盟关系,日本对其防卫政策、自卫队性质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接二连三、紧锣密鼓的调整与部署,日本新的军事发展战略已然成形。与90年代之前日本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不同,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回天乏术的情况下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就有关冷战后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政治态势 ,各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和“霸权稳定论”等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并指出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德芳 《发展论坛》2003,(12):94-96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1713年,“势力均衡”的概念就被正式写进了《乌得勒支和约》。此后,均势更是成为18至19世纪欧洲占绝对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尽管20世纪初由于一战的爆发,人们对均势理论的质疑颇多,然而不论是一战与二战期间,还是冷战的40多年,均势战略依然在发挥作用。均势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直延续不断。有人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均势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冷战后的今天,均势也是随处可见,而且,均势战略依然是许…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直在不断调整防务政策,以便应付国际安全形势的新挑战,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最近,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年度防务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防范—威慑—击败”三位一体的防务新理论,将其作为处理冷战后安全危机的指导原则。这是美国政府对传统的以威慑为核心的防务战略的重大修改。这一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将“防范性防务”,即“防止对美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变为全面爆发的现实威胁”,置于新时期防务战略的首要地位,从而改变了冷战时期主要依赖核威慑来对付现实威胁的防务战略。  相似文献   

12.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美国为防范苏联和限制日本的军事作为而建立的重要保障机制。冷战结束后,美日安全保障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日同盟从保护人向伙伴关系转变。特别是2005年美日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华盛顿举行了备受瞩目的“2 2会谈”,双方首次公开地将台湾视为“共同安全考虑”,台海议题也被纳入为“共同战略目标”。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紧密互动引发了亚洲国家的广泛不安,美日同盟这一冷战遗产越来越成为冲击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战后四十多年以来,日本一直同美国维持着同盟关系,美国免费给日本提供军事保护伞。但是,“美日…  相似文献   

13.
金基福  黄俊尧 《求实》2003,(Z1):49-50
冷战结束以来,作为两极对峙标志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得到解决,比如两个德国的统一。而在曾与两德同为冷战前沿阵地的朝鲜半岛上,韩国方面也在孜孜不倦地为实现统一而努力。金大中执政的韩国政府坚持推行的“阳光政策”也已经历时5年,在2003年2月金大中即将结束任期之际,因此本文试图就金任期内推动“阳光政策”的进程、成就及面临国内外因素影响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阳光政策产生背景 1998年2月,金大中政府上台执政。他在发表就任演讲时说:“南北关系要在和解、合作还有稳定和平的基础上发展”。此话表明在韩国政府看来,现阶段最主要的不是急于实现南北统一,而是更加务实地把与朝鲜冷战对抗转变为和解合作,在相对稳定与和平的环境下,逐步实现南北的统一。“阳光政策”的产生就是为以上目标服务的。 从“阳光政策”产生的背景来看,冷战体制崩溃迄今已有十多个年头,整个世界在一体化、信息化、开放化的潮流中发生着迅猛的变化。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朝鲜半岛周边四个大国本着寻求更大合作空间的目的,纷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而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他们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清醒地认识到,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他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和东北亚地区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4.
自登上世界霸主宝座后,欧洲一直是美国维护世界霸权的战略重心。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的主战场就是在欧洲展开的,人们熟知的“铁幕”就横亘在欧洲大地上。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对抗也是围绕着争取欧洲安全的主导权来进行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同。但是,美国一会儿出兵非洲索马里,  相似文献   

15.
欧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在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的12国正式投入流通,成为它们统一的共同货币,这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欧元正式流通将对世界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等产生日益重要而又深刻的影响,其作用所及远远超出欧洲联盟本身的范围。一、欧元与世界格局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后,欧洲由冷战时期作为美、苏之间主要争夺对象的第三者变为直接面对美国的第二者,人们本来预期这将会大大提高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主要由于欧盟缺乏政治意志,更缺乏军事实…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中国威胁论”也不断风起云涌。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威胁论”又泛滥了5次,究其根源主要是冷战思维、制度文明的差异和现实利益的考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又有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永远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卓爱平 《世纪桥》2002,(6):19-20
中国空军神话般地跻身于世界“空中强国”之林,是在朝鲜战场上。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空军以劣势装备击败了世界头号强大的美国空军,成为世界空军史上的奇迹。 “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计划出兵援朝”,毛泽东的话掷地有声 二战结束后,在关苏冷战逐渐升温的背景下,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在远东冷战的焦点。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围绕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五七”干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销声匿迹,其存在只不过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在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们心中,却留有深刻的印象。它的产生和结束,都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7):19-20
十年“文革”结束后,通过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1977年10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不久就指出:“人们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的变化,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意识形态之争的“隐形化”。正确分析国际政治中出现的这一新变化,对我们确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对内对外政策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一、意识形态之争“隐形化”是相对于冷战时期,特别是尖锐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东西方关系而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之间展开了全球性的较量,形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激烈对抗局面,意识形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谓“冷战”就是指二战后美国为反苏、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