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心理解困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贫困生较多,各种助学救济措施虽然解除了贫困生暂时的经济困难,但不少贫困生却陷入了心理困境。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分析贫困生陷入心理困境的原因,帮助贫困生解除心理困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入手研究,并分析了高职贫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校较大数量的贫困生群体,帮助他们奋斗成才和脱困,是贫困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应针对贫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健全贫困生心理教育,强化助困育人环境,将育人与助困有机结合,促进高校贫困生顺利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大学校园里出现了特殊群体一贫困生。文章从贫困生心理健康这一角度出发,从贫困生心理现状入手,探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研究多集中在贫困生所具有的苦闷、自卑、孤独、焦虑、忌妒等心理研究上,本文通过对某贫困生的资助过程,发现并探究了贫困生的另一种心理贫困:自私、不满足、不感恩的心理现象,并提出了教育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费用的不断上升,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贫困生在高校的大环境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针对在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需要用心关爱贫困生,要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扶贫更要扶志。同时,要培养他们理性受助、感恩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使得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建立起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但是在实行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困难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精神扶贫更需要受到关注,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