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研究视角多元化、国家发展战略趋势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学术领域中关于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相关概念的争论从未停滞。在跨文化交流与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视域下,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关于跨界民族理论体系下对三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进行辨析。"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同",厘定相关概念对我国边疆民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塘 《学习导报》2014,(24):41-41
有一天,经过一个广场,看见许多人在放风筝,令人不解的是:大家都挤在场子的一侧,那密密麻麻的风筝线,似乎随时都可能绞成一团。“为什么宁可让场子的另一侧空着,却要傻傻地挤作一堆呢?”我心想,并买了一个风筝,走到场子空着的一边去放。风筝飞起,线放长了,但是不稳定的风,使我不得不随时回卷线筒,卷不及时,只好向后退。我的风筝终于飞得跟别人一样远,这时才发觉,自己竟然也挤在场子另一侧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3.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9日,彭德怀在沈阳主持召开了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 毛泽东主张志愿军总部机关设在中国边境一侧,但彭德怀坚持设在朝鲜一侧.彭德怀的一贯思想是,指挥部离前线要近,这样既利于了解战场情况、联络部队...  相似文献   

4.
我爬了140级台阶,气喘吁吁地走上玛哈穆迪清真寺的50米宣礼塔,罗马尼亚现存最古老城市、黑海第一大港口城市康斯坦察就展现在我眼前。从宣礼塔上远眺,一侧是康斯坦察的老城,宏伟的国家历史与考古博物馆占据着天际线,更远处是几十年前兴建的新城,一排排旧时赫鲁晓夫式建筑构成了居民区;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湛蓝黑海。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的理论性、政策性、知识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指导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性,对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乃至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整合与民族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民族权利、国家整合等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学术整理,发现在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整合过程与国家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党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中必须讲清楚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特色 ;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 ;注意把握尺度 ;关注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追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发展变化 ,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研究问题 ;对其他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赵刚 《实事求是》2013,(1):78-81
新疆民族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典型区域表现,也是"四个问题"的交织。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坚持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干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项基本原则。党在新疆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这是新时期新疆民族工作的基础,新疆民族工作应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不断谋求新进步。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情况,特别是民族工作的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政策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工作根本上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民族工作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局面:民族地区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本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会过程中产生新的矛盾;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2005年,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现阶段我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政治     
民族政治是指与民族有关的人们取得并行使社会权力的活动。取得并行使社会权力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动态的过程,并事关自由和秩序、利益和要求。民族政治组织经历了群、部落、酋邦、发展到了国家。如今在多民族国家中,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涉及民族自主权、参政权、表达权等。在我国,除了宪法和普通法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少数民族权力。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重新振起,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自信心最坚强的时期。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绝大多数中国人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促成这一时期民族自信心重新振作并全面增强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空前觉醒,中国人民在团结抗战中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现实国情,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三是中国军队高昂的作战意志和顽强的抵抗能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四是国际社会出于道义而给予的各种援助,英美等国在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抗战时期的民族自信心,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今天仍能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云南各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共同栖息繁衍,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结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类型和多元民族文化形态,构成了今天云南各民族间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发展着的不断交融的民族杂居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完善民族自治地方性自治法规;健全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律制度、加强民族经济立法、完善民族法制监督机制、强化民族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加强民族法学和民族法制理论研究等是新时期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民族文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针对有关问题,从提高发展认识,完善文化机构设施,抢救文化遗产,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艺术创作,促进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创新模式,使民族文化活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增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敖福军 《世纪桥》2011,(17):10-12
梁启超在多篇文章中,都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作用作了阐释,同时他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不外乎民族自觉与民主自觉。这些阐释和说明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教育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做出的重大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解决好民族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一、西部大开发形势下,西部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西部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性的决策,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西部地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致富天地     
《党的建设》2007,(7):56-56
科技推广站大棚黄瓜打弯的防治黄瓜在生产中形成弯瓜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受精不完全,仅子房一侧的卵细胞受精,导致整个瓜条发育  相似文献   

1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教育、传承都存在着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策略,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植物有向光性,难道还有向水性?确实有,但只有根部倾向明显。正常情况下,植物的根会受重力作用向下生长(向地性),但是当土壤中的水分分布不均时,根就会向含水量高的一侧生长。既然向水性是根的特点,树干为什么会倒向水面?一种推测认为,这其实也是植物向光性的表现,因为靠水一侧往往更开阔,光线更充足,所以树木会向那侧生长,一些茂密森林边缘的树也有向外侧倾斜生长的趋势。还有一种可能是,靠水一侧的土壤长期受水流侵蚀,使得树木容易倒向该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