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我叫杜湖泽,是北京化工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我是在2004年9月入学的,2005年12月参军入伍,在内蒙古边防部队服役,2007年12月退伍返校复学。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国家助学贷款对我的资助,没有学校对我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和华国锋同志都战斗在晋绥八分区。他在交城县,我在汾阳县。但在1943年秋以前,我们还不认识,没见过面。我知道华国锋同志是在1943年春。这年春季,我去晋绥八地委汇报汾阳县对敌斗争情况时,地委组织部长梁树棠告诉我,华国锋是交  相似文献   

3.
1960年,我读完三年级,就和弟妹随着被下放的父母到了凯里,至1977年上大学离开,我一共在凯里生活了17年。1966年,我上初三之后,就停课闹革命。1968年,我到凯里西北边白腊公社当了知青。后来在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工作过,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北大,当年北大中文系在贵州的招生名额只有2个。1977年高考的时候,凯里一中过去的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有6级学生参加高考,但好像只考取了两个,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茶陵,是我热爱的故乡。我出生在北京,从孩提时代到高中毕业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至今40年的军旅生活有25年在北京度过。我的父亲段苏权在茶陵出生、成长,14岁时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由此踏上革命道路。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天回到家乡茶陵寻根问祖,这个梦想直到前几年才实现。第一次回茶陵,是2005年5月23日,我带部队到茶  相似文献   

5.
转眼间,我离开毛主席身边已经整整40年了。可岁月的流逝抹不掉我对毛主席的深深思念。多少次,在梦里我又回到了主席的身边,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13年。在毛主席身边的13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记忆、最充实、最重要的时光,我的青春、我的理想都已融化在这13年中。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在沈阳住了三天。这短短的三天,成了我一生的转折! 1949年9月,找被调导沈阳文化宾馆(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担任招待员,那时我刚15岁。在这以前,我在大  相似文献   

6.
我是1980年到北京市经委工作的,之前我从农村回来在北京市化学工业局干了8年。在化工局的8年正好是我能甩开膀子干工业的时候,自己觉得在化工局干得很愉快收获很大。因此上面动员我回市委丁作时,催过我几次,我一直拖着,一直到1980年,我才进了经委。当时张彭同志是北京市经委主任.我和张健民等同志是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李建贵 《先锋队》2012,(20):36-37
正我是一名矿工的儿子。当时,和父亲在一个队,他经常对我说:"要学会吃苦,要干一行爱一行。"父亲的话,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从此以后,无论从事井下工作,还是井上工作,我始终牢记父亲的话,用行动实践着他对我的教导。二十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爱岗敬业,人生才会幸福快乐!我参加工作32年,从事管理维修工作22年。在很多人眼里,管道维修工是又苦又累的工作,但我热爱我的工作。22年来,不知  相似文献   

8.
任逸民 《先锋队》2011,(13):50-51
1922年8月13日,我出生于稷山县翟店镇。1938年1月,我与同乡去了西安,在"西北化学制药厂"当工人。就在那年9月,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察,我被送到延安学习。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9.
1921年,我出生于当时叫马来亚的马来西亚,早年我祖父从广东花县由水客带到马来亚谋生。父亲青年时代学裁缝,自己开店,逐渐发达,家境小康。我于1935年回国,1938年夏季去延安,同年秋加入共产党。"我去延安就是为了要抗日,不当亡国奴"1935年,在我15岁时,母亲带我回国,到广东花县大东浦村看望生病的外婆。过了春节,外婆去世,母亲准备带我返回马来亚。可是我向妈妈要求留在国内上学,于是她将我托付给舅舅,入了花县中学读书。1936年发生"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燃起了抗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叫高树义,1993年,我从老家山东省鱼台县到北京打工,做的是废品回收工作。一晃儿18年过去了,我也在北京扎下了"根儿"。说实话,我现在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前一段,听说北京在评选"北京精神",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包  相似文献   

11.
我16岁开始创业,先后在村里当过代课教师,做过小本生意。1997年,我贷款1万元率先在村里干起了生猪饲养,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班,掌握了牛、羊冻配改良技术,经过几年打拼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在致富的同时,我无偿将技术传授给乡亲,鼓励困难户自主创业,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2004年12月,党员群众一致推选我为村民委员会主任,2009年,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2.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2000年,我去悉尼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我还小;2004年,在雅典,我也参加了奥运会;现在,2008年,则是在我的祖国,这是最大的,最特别的荣耀。我觉得已经  相似文献   

13.
宋汀 《北京党史》2007,(6):41-47
在我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解放前从事的是群众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从事的是经济工作。在这几十年的经济工作中,使我永不能忘怀的是从事纺织工业的十五六年。每当我想起筹建骨干企业,改组整顿  相似文献   

14.
1925年,我在家乡参加革命活动时,就知道周恩来这个响亮的名字。1930年后,我有幸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教诲下工作成长。周恩来是我的征途引路人。 1930年,我在红十四军,在一次战斗中左手腕被打断,我被送到上海治伤。伤愈后,在我的请求下,周恩来同志改变了原来要我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决定,同意我从上海到苏区去当红军。这成为我以后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能够从事军队工作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梦想有一天,每个贵州人都身强体健,全民素质不断提升,贵州体育人才辈出。"14岁的我站在山顶,看着连绵不绝的山,梦想"一定要走出这里"。24岁的我,看过了山外的风景,选择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如今34岁的我,逐梦于家乡。我出生在黔西南的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是辍学打工,还是负债读书?我选择了第三条路:习武。为了攒够读武校的费用,我到南昆铁路工地上打工,成人不肯干的危险的活,我抢着干,一年挣足了3年的学习费用。在武校,我早起晚睡每天多练2个小时,一年半学完了3年的课程,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被学校聘为教练。就在那时,我的梦想逐渐清晰:开一家自己的武术学校。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0月18日,任期最长、年龄最大的外裔全国政协委员沙博理与世长辞,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生活了67年的中国,但他在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在没有见到沙博理之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不少关于他的情况。他在其自传《我的中国》一书中写道:"我在中国的时间比我在出生地美国的时间长!我对中国的感情比对生我、养我的美国深。中国老一辈朋友都说我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每3年一次的探亲假,回到美国不到假期过完,  相似文献   

17.
我叫杜湖泽,是北京化工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我是在2004年9月入学的,2005年12月参军入伍,在内蒙古边防部队服役,2007年12月退伍返校复学。  相似文献   

18.
答询热线     
我1964年参军入伍,1979年3月退伍,后被安置到乡广播站做电影放映员,1972年转为全民工。1995年电影放映队解体回家。2000年以来,本人多次找劳动局申办退休手续,直到2007年因全体放映人员集体上访才得以解决,我个人按照政策补缴保险费2700元。但是,我的退休证上退休时间为2001年,退休金却在2008年1月开始发放。应何时开始发给我退休金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篇采访者:刘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采访您。借此机会,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刘国新:好的。我先介绍我的简况。曾有人将社会科学工作分为三种性质:教学、编辑、科研。很巧的是这三种状态我都经历了。我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书10年,后来在杂志社做编辑10年,最后是专职研究10余年。凡30余年,正好将教学、编辑和科研工作都做了一遍。我是1968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8年,大学求学7年,到2013年退休,工龄整整45年。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曾经梦想过登上月球。我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我的人生轨迹应该说算是在沿着这个"登月"的梦想展开。1993年至2003年,对嫦娥工程开展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制定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我在贵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