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2,(15):32-40
季增是雷锋入伍后第一个给他拍照的人,是与雷锋接触最多最近、给雷锋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雷锋从入伍到牺牲的953天里,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给他拍摄一张照片,共拍摄了250多幅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而生动,广为传播,成就了中国人像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忠实地记录了雷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2.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从鞍钢入伍到营口的。起初雷锋在新兵连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考虑到雷锋在鞍钢曾开过拖拉机,就将他分配到运输连开汽车。这时,我开始了与雷锋的交往。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当时,运输连驻地在原212部队附近,1961年移到今营口市天主教堂对面,那几间房子今天仍然保留着。“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到运输连后,首先学习驾驶理论。汽车专职理论教员王光祥负责对雷锋进行辅导。雷锋虽然…  相似文献   

3.
雷锋入党记     
雷锋入伍仅8个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在一般士兵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雷锋为什么会在入伍后那么短的时间里入了党?在这里,就为读者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1997,(6)
乔安山入党了雷锋亲密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原型乔安山,最近在辽宁省铁岭市运输总公司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生前就曾帮助乔安山从思想上入党,经常同他谈心。雷锋牺牲后,乔安山转业地方工作,始终认为自己同老班长比较不够入党标准,他以做好本职工...  相似文献   

5.
1964年,我刚入伍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年,部队上下正轰轰烈烈地掀起学习雷锋活动。我怀着对雷锋的无比敬仰,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之中,发誓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于是扫地挑水、替战友洗衣刷鞋等活儿抢着干,有时为抢扫帚差点和战友闹矛盾,后来干脆把挑水扁担藏起来,就怕好事做不着。可是没有想到有的人对我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说我学雷锋动机不纯。当时我吃不好睡不着,做好事的劲头减了一半。连队领导及时找我谈心,并送我《雷锋日记》。当我把日记读完后,开始认识到雷锋之所以从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没有雷锋的年代,那位名叫雷锋的人已经离开我们足有50年了。这是一个有"雷锋"的时代,许多不叫雷锋的人做着与雷锋一样的事。不是只有在那个纯真的年代,才会存在犹如雷锋这样的热血青年。在当今这个如此绚烂的时代,"雷锋"依旧很多。50年了,雷锋没有远去,他,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他只是随手捡起了一块纸屑;或许,他只是搀扶  相似文献   

7.
1960年,正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任宣传助理兼摄影报道员的张峻,受部队指令,前往驻抚顺某部工程兵团采访一位爱做好事的小战士——雷锋。 9月的一个星期天,张峻第一次见到了雷锋。那天,在院子里见到雷锋。雷锋像有什么事但又羞于出口的样子,张峻就主动问他。雷锋鼓足了勇气说:“张助理员,你能给我照张相吗?我当兵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照张穿军装背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标准像哩!” 张峻忽然觉得雷锋这个人很单纯,很有意思,于是就同意了。这是张峻第一次为雷锋拍照  相似文献   

8.
1961年2月20日,沈阳军区驻抚顺某部班长雷锋在部队宣传报道助理员张峻的陪同下,从沈阳南站坐上北行的列车,前往吉林省四平市,到驻扎在那里的6305部队访问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连——三连及其指导员廖初江。火车行驶4个小时后,到了四平站,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廖初江及其战友们老远就迎了过来,和雷锋等人热情握手。雷锋和廖初江仿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不同代际的人群,对雷锋的认知度如何?在他们心里,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他们学习雷锋的参与度如何?本刊针对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5个人群分别做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我在写完那篇报道雷锋事迹的报告文学后,郑重地写下了它的题名: 《永生的战士》,这是那时我对雷锋的认识和评价。那是1962年。距今已经快40年了。今天我仍然这样看雷锋:雷锋的精神是永生的。 有人说,现在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讲求的是利润、经济效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 “于我有利”等等原则,雷锋的助人为乐、无偿奉献的行为和精神,已经不合时宜了,过时了。实际是否真的如此?从80年代初起,我就几乎每年都要接受记者的采访,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一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全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雷锋活动。早在雷锋生前,他的感人事迹虽然有报道,但没有被社会广泛了解。从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到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半年多的时间里,雷锋事迹从部队到青少年,再由青少年广泛传播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共青团对于全国学习雷锋活动的广泛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辽宁团省委首先在青少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雷锋不幸牺牲后,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少先队员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来到雷锋所在团要求再看一看雷锋叔叔的遗物,希望能为雷锋叔叔办个展览。为了满足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  相似文献   

13.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7岁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读完高小后参加工作。1960年1月参军,同年11月入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雷锋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服役期间,就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并当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军区《前进报》曾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他的先进事迹,雷锋的名字开始在东北大地传播。他牺牲后,辽宁等地的群众自发开展学雷锋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2,(5):24-24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不久,《前  相似文献   

15.
1964年,我刚入伍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年,部队上下正轰轰烈烈地掀起学习雷锋活动。我怀着对雷锋的无比敬仰,积极投身到学雷锋活动之中,发誓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7):36-37
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叫“雷锋”的工程兵战士,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许多60后、70后至今还能对雷锋的身世事迹如数家珍。51年来,传诵雷锋故事,传唱雷锋赞歌,传承雷锋精神,一直没有停止过,始终在引领着时代主流价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当归功于领袖教诲的启迪,英雄事迹的感染,这毋庸置疑。但雷锋之所以能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更直接得益于其领导嘉言懿行的熏陶。这一点,可以从雷锋日记中找到印证。雷锋曾在县政府当公务员,经常跟县委书记张光玉下乡。张书记到乡下,鞋一脱就下地,一边做农活,一边与乡亲们说话,官民打成一片。有一次,张书记掏出仅有的20元钱,送给一位十分贫困的老人,叮嘱他买几头猪崽饲养,把日子过得好一些。雷锋参军后,又见团政委韩万金把工资捐给灾区,还不准向外人透露……这一切,年轻的雷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暗暗下决心照张书…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7)
正我和雷锋是同龄人,今年76岁了,和雷锋有相同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前都是苦孩子,是共产党解救了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1962年雷锋逝世,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他把生命中的每一份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处处  相似文献   

19.
1963年2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收军》相继报道了雷锋的事迹。毛泽东主席仔细阅读以后,动地踱着步子,他深情地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唧:“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找要向雷锋学习。”毛泽东主席对雷锋的重视,马上就引罗瑞卿和中央军委的重视。总政起草了《关于号“全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6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活动,从军营、从抚顺、从辽宁兴起并走向全国。特别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几十年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