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任务是以正确的报道引导人。在新闻报道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记者的首要责任。导向观念是记者的党性观念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体现。舆论导向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扎根于记者的头脑中,贯穿在  相似文献   

2.
真假记者     
本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守望社会良心和正义,可真真假假的记者让善良的人们感到迷茫:一些真记者怎么也敲诈勒索作奸犯科就像假记者,那些假记者怎么也被人当成真记者能领到"封口费"?  相似文献   

3.
余川 《江淮》2012,(10):44-45
记者是什么?普利策曾给记者下了一个定义: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显然,这个定义对记者来说是不完整的,因为,社会是一条大船,国家是一条大船,记者应当时刻站在船头,做一名站在船头的记者。记者的神圣职责除了要当好"船头的守望者",发现"不测风云和浅滩暗  相似文献   

4.
方列 《廉政瞭望》2006,(2):34-35
打着“中央刊物”的牌号, 这边诈骗群众的财物,那边又向政府部门开出条件敲诈勒索。日前,这么一个盗用作废刊号非法出版刊物,并假冒记者大肆敛财数百万元的犯罪团伙在浙江丽水行骗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查获,吴正有、祝万祥等四名假记者被警方刑事拘留。近年来,假冒记者行骗的案件屡屡发生。这起假记者诈骗案又一次敲响了记者职业道德警钟。  相似文献   

5.
周旋 《共产党人》2008,(24):54-54
山西领矿难“封口费”的记者可分三种:真记者——即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之“记者证”的记者;假记者——声称自己是记者却与新闻职业不搭界的冒牌货;准假记者——有证件却非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各色人等。事发后,三者中的假记者很快成为众矢之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斥之为“害群之马”,传媒口诛笔伐,矿方不依不饶,公安“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6.
正在期待中,记者终于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了这次酝酿很久、期盼多时的采访。屈指一算,这已是记者对盐池县冯记沟乡黎明村的第8次踏访了。同样期待这次采访的,还有记者此前采访过的几位黎明村人。记者走进黎明村,发现此前多次采访过的崔福香老大娘在村口盯着我们的汽车看,看见记者从汽车里走出来,她就一把拉住记者的手,兴奋地说:"这些天,我常常想,你该来了!"说着,便紧紧拉  相似文献   

7.
说话是嘴巴的一大功能,也是人的一项权利。记者这个职业,用笔说话通常是自己的职责,尤其是文字记者。说真话也就是记者理应遵循的职业道德之一。  相似文献   

8.
周兆军 《世纪桥》2006,(3):72-72
除了最受瞩目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本次“两会”的另外几场记者招待会已悉数落幕。从这几场记者招待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本年度的政策着力点。细数从2003年至今历次“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也可大致梳理出本届政府执政理念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记者队伍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整个记者队伍正朝着年轻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提高采写质量、扩大媒体影响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在高兴之余,也发现有的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忽视了自身职业的素质建设,出现了重写轻采的倾向,导致采访作风飘浮。不仅影响了作品质量和宣传效果,还败坏了记者的形象。笔者认为记者有必要对自己的采访作风进行自我回顾。现将采访作风飘浮的八大通病归纳如下,以利警钟长鸣。一、浅尝则止。记者采访应把嗅觉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个角度。既要深入采访,更要探索真相。这样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然…  相似文献   

10.
学“公民记者”迅速发展壮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面临有别于传统媒体记者管理的挑战和要求。加强和创新“公民记者”管理,是改善舆论生态、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应从构建“公民记者”管理新格局、严格网站内容和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公民记者”行业协会、加强社会监督与依法整治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1.
正"您好,我这里是香坊区公安局,您的信用卡恶意透支2万元,请配合我们进行调查!"前不久,记者接到一个归属地为"黑龙江哈尔滨"的座机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对方一开口便叫出记者的名字,并对记者说了上述这番话。记者以没有信用卡为由挂断电话。不一会儿,记者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工商银行哈尔滨某支行经理,说可能有人冒充记者之名办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请记者拿银行卡到ATM机上按指示操作进行财产转移。一听到涉及财产,记者立即断定是骗子,未予理睬。  相似文献   

12.
某企业的偷漏税行为被一报社记者掌握,这位自律不强的记者以“曝光”相要挟,胁迫其搞点“赞助”,该企业迫于无奈,害怕这位记者的曝光,只得拿钱“消灾”这里、企业的“怕记者”,是因为自己的把柄被记者抓住,只好在记者面前乖乖就范。记者职业的本质是与一切邪恶势力势不两立的。但又正如著名记者范长江所说,“世界上很少有人象新闻记者那样面临更多的诱惑和压迫”、经不住诱惑和压迫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记者的任务是采访、写作。这其中,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因此,记者的采访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进行,必然要经常跟采访对象打交道、发生联系。采访对象又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那些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或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所以,记者几乎每天都在接触采访对象,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需要记者及时调整处理,也需要有关采访对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晓舟  特木尔 《实践》2008,(8):23-23
乌兰察布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王瑞、副书记韩贵要去他们"三级联动"、"三创一落实"的联系点察右中旗调研、指导工作,听说记者在市里采访,特邀记者同往,记者欣然上车。同去的还有集宁市机关党委副书记郝华,集宁市也是市直机关工委的联系点。一路上,王书记和韩书记谈起了这几年机关工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记者被他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设想: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合格的记者?党报党刊的光荣使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首都新闻单位100多名党员记者来到党的新闻事业的摇篮——延安,参加北京市记者协会开展的主题为"重温延安精神,提高政治素质"的党日活动,通过探寻中国  相似文献   

16.
华山 《廉政瞭望》2009,(2):8-10
本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守望社会良心和正义,可真真假假的记者让善良的人们感到迷茫:一些真记者怎么也敲诈勒索作奸犯科就像假记者,那些假记者怎么也被人当成真记者能领到“封口费”?  相似文献   

17.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3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市屋顶绿化示范单位史家小学采访。在学校党总支负责人的引荐下,史家小学科技馆馆长张培华老师接待了记者。张老师和记者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北楼屋顶。在楼顶,记者看到,过道两边已长出了一扎多高的绿油油的麦苗。"小麦是去年秋天老师和同学们种下的,长得不错吧,你来得有些早,两  相似文献   

18.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12,(Z2):70-71
还没走进泾灵村,记者就被眼前规划整齐、排列有序、美观大方的农民新居吸引住了。而村里热闹的场面和村民的欢声笑语,更让记者深受感染。多次来灵武市采访,记者对当地人很熟悉。一听口音、一看装束,记者就判断眼前的都不是灵武人。果然,他们都来自六盘山下的泾源县,其中,有大湾乡的,有六盘山镇的,有什  相似文献   

19.
做记者前,我一直把记者这个职业看的很神秘,就像社会上很多人把记者比作"无冕之王",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敬三分。做了记者后,我才明白事实并非如此,身在其中才真正体味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酸甜苦辣难。几年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使我对记者这一光荣称谓有了重新认识。如果你真的具备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对世事敏锐的洞察与解读,不论年岁高低、所处何种位  相似文献   

20.
陈方 《党建》2012,(2):46-46
龙年春节,本刊记者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深入乡村,了解民情。下面摘发两位记者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