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11,(4):53-5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先后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年来,选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甘肃省的选聘工作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了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政策情况,本刊将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问答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以来,我省选聘了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全省64%的行政村已有中组部和省委统筹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扎根基层、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进四川“两个加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鹏飞 《党的建设》2012,(11):46-46
今年以来,迭部县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本领人手,建立完善了大学生村官“三帮一”帮带培养机制,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5):9-9
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有序流动,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去年4月,中组部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一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5条出路,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3):6-6
农村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出的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岗位培训和工作指导,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建立乡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制度,帮助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掌握发展农村经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相似文献   

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8年8月以来,宁夏分两批共选聘了2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得怎样,作用发挥得如何,大学生村官政策应该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隆德、彭阳、海原三县和原州、西夏两区,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9):48-48
强化组织建设,在夯实堡垒、提升能力上延伸。耍着眼于夯实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针对部分党组织作用弱化、“头雁”不强、后继无人、发展无力等问题,通过开展“双向培养”、集中整建、素质提高等举措,将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成“大学生”,同时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09,(6):34-34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正常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0.
潘兴隆 《当代贵州》2010,(10):44-44
<正>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了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战斗员的作用,他们的青春年华是精彩的,他们的人生道路是广阔的。近年来,黄平县已选聘2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近日,笔者对3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实地采访,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平凡的一个侧面。廖凯军:村民的期望是我最大的动力野洞村是黄平野洞河乡小有名气的"烤烟村",2006年年底廖凯军从贵州民族学院毕业后,在该村从"一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6):60-61
中组部日前在北京召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官”选优、干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要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保证大学生"村、流得动,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7):48-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1月30日召开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具有长远战略意义,要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选优、干好、流得动,使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省委和市委为义县先后选派大学生“村官”149名到村任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了使这些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用得好,义县巧设“三个课堂”,为大学生“村官”补脑充电,努力提高他们为民服务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09,(10):25-25
9月11日下午,省委在昆明召开欢送2009年度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视频会议,为即将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送行。  相似文献   

15.
张强  张文权 《支部生活》2009,(10):49-49
根据中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决策和云南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统一安排,富宁县多方面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村官选派任职工作,确保大学生村官“选得出、留得住、干得好、成长快”,切实为边疆、少数民族、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巩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国家将对他们拨付补助资金。各省区市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后,要抓紧安排,及时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和一次性安置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要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相似文献   

17.
踏着时代的节拍,走向希望的田野。自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深入基层,在服务“三农”中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0,(7):26-26
今年6月,一份洋溢着乡土气息、青春活力和民族风情的刊物——《青年村官》专刊(内刊),从壮乡苗岭走来,走近大学生“村官”,走近广阔农村,走近广大青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精神,我省从2008年起,计划5年内选聘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作用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是杭州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朝着内涵式发展的一种基本特征。调查研究发现,杭州地区农村经济条件较好,但文化层面相对来说并不富有。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科技能力、经济意识等方面为工作抓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9,(7):46-4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来,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三年来,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和经验?如何实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