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随后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使我国享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由原来的49个,扩大到了现在的284个。一、有限的扩容地方立法权主体扩大到所有设区的市,扩容的意义如下。(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国家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土地制度改革、吸引外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5,(10)
<正>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立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要求地方立法既可以根据城  相似文献   

3.
正修改后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立法体制,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作为地方人大立法,首要问题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法规条款的针对性,注重法规内容的独创性,提高法规文本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根据四中全会精神,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已下放到"设区的市"。过去只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及经济特区所在市共49个市拥有地方立法权,现在全国282个设区的市都有地方立法权。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超过百万的城  相似文献   

5.
<正>甬政发[2015]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定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相似文献   

6.
陈菲  方列  王存福  杜放 《浙江人大》2014,(11):15-16,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是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引人关注的是,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表明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反思和改革,摒弃了"阶级斗争"治国、政治运动治国这种具有巨大负面作用的模式,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治国方式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创新带动了执政党和国家走向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以后,改善国家治理成为党的关注重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构成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大基石。  相似文献   

8.
郑伟 《政协天地》2014,(12):35-3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上下篇。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凸显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并强调"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规定将地方立法权扩大到所有设区的市。到2016年7月,全国新赋予立法权的273个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地级市中,已有263个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从被赋予立法权,到能够立法、立良法、出精品,面临许多理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4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市、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交流如何做好我省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准备工作。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伟根出席会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今年3月,修订后的立法法正式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座谈会上,已经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多年的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介绍了地方立法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制了依法治国的新蓝图,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建设法治后勤来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其中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解读,引起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热议和点赞. 多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要求地方立法权“有限开闸”,不少设区的市致力挤进较大的市“方阵”,意在拥有地方立法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顺应形势,提出了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县级人大应当担负起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责,围绕依法治国任务部署,发挥好应有作用。一、发挥组织参与作用,积极推进科学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健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是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人大主导立法有利于防止部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而且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排查梳理已经部署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又要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举措及时纳入  相似文献   

16.
依法授予设区的市部分地方立法权,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之一。授予设区的市部分地方立法权,有利于设区的市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本行政区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其中规  相似文献   

17.
<正>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之一。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是我国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的一项新的创举,开启了地方立法新篇章。有了立法权,首先就是要立什么法的问题,也就是要选择和确定立法项目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立法项目安排的科学合理,这是每一个设区的市在立法开创阶段都要首先直面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林瑛 《重庆行政》2019,20(3):59-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为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地方立法权的范围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调整,从“较大的市”调整为“设区的市”,将省级以下具有立法权的主体从原有的49个扩大到288个(包括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设区的市具有地方立法资格,有利于设区的市通过地方立法解决本行政区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和保护地方区域改革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法治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建设法治政府,就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党和国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一、  相似文献   

20.
九届人大届跨世纪之交,担负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重任。作为新的一届人大,怎样才能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依笔者所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作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第一,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来实现。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可以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党的主张的具体化。对于国家尚未颁布法律法规、但工作迫切需要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