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是有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己的空间位置和时间的运载的流动了,就标明这个事物已经不存在了。“犯罪”也是万事万物中的一种事物,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犯罪的世界同其他任何一种世界一样,同样是一个由时间和空间形式为载体的世界。因此,我们要探索犯罪运动的规律,就不仅要从犯罪的本体去探索,而且还要从它的载体去探索,即还要从时间去探索,从空间去探索。我们知道,犯罪源流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时间的运动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我国储槐植教授的“犯罪场”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空间的位置(范围)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然而时间和空间都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缺一不可的形式。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的“静”“动”统一,才构成了每一个体事物的生命形态。犯罪个体也同样是由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在对立统一中的生命形态。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犯罪的时间理论与犯罪的空间理论“合二而一”来进行研究,并且称这一理论为犯罪的时空理论。当我们用这一理论去研究经济犯罪时,则称经济犯罪时空论。经济犯罪个体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在犯罪学研究中究竟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还是认识事物的现象事关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问题。"犯罪原因说"是自犯罪学建立以来犯罪学家们透过犯罪现象认识犯罪本质,进而制定犯罪对策的犯罪学说。被称为科学犯罪学或者新犯罪学的"犯罪现象存在论"通过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发现"犯罪现象的本质、产生、存在形态、发展和变化规律等"。问题的关键是,对犯罪现象的研究并没有超出"犯罪原因说"的范畴,最终又回到了犯罪学研究的原点。  相似文献   

3.
犯罪在时间、空间以及犯罪行为类型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表现出特定的分布特征,即存在犯罪热点。犯罪热点具有时间性、空间性、聚集性、层级性以及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等特征。犯罪热点分析结果为精确打击犯罪提供决策支持,为防范控制效应提供评价依据,为犯罪转移规律提供研究基础,为犯罪预警提供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4.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我们既要认识事物的质,又要认识事物的量,既要对事物作定性分析,又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才能完整地把握事物。刑法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和刑罚规律的科学,它也是一门既定性又定量的科学。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对刑法学中的质和量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一、刑法学中的质刑法学中的质,是指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此刑罚与彼刑罚相区别的规定性。 (一)罪与非罪的质的规定性什么是犯罪?我国刑法第10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个定义,是我们认定犯罪,  相似文献   

5.
犯罪学科作为认识犯罪现象,了解犯罪现象的本质、原因、规律,研究犯罪预防与控制的一门科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科本身的完善和建设。根据王牧教授的观点,一门科学是关于一种(或一类,一个)对象的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知识,处于当时人类认识的最高水平。比较成熟的犯罪学,应当是对犯罪现象综合和概括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6.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从一般意义上说,时间是指事物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表现事物发展的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事物的广延性。表现事物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以及事物的形状、位置和排列顺序等特性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运...  相似文献   

7.
论犯罪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的运行,在其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均隐有其深刻的、必然性的运行规律。首先犯罪的运行具有系统性;其次,受成本、效益、安全、成功率等因素的制约,犯罪的运行遵循经济性规律;再次,在犯罪与社会控制的对峙中,犯罪的运行必然寻求着时间、空间、对象、体制等方面的犯罪和鲜差并从而具有丰差性规律。有鉴于此,对犯罪的社会控制还应该循寻规律,反其道而制之。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感知事物的过程。它是人们对观察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比一般的知觉比如“看”具有更强大的积极性和理解力。侦查中的观察则是侦查人员在侦查中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对犯罪现场、询问对象、讯问的犯罪嫌疑人和有关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的感知过程。实际上,侦查破案的过程,就是侦查人员从犯罪行为的后果追溯造成犯罪后果的犯罪分子及其犯罪真象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有关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到与犯罪有关的事物本质,通过观察,了解由于犯罪引…  相似文献   

9.
人是有智慧、有认识能力的生命存在物.因此,人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具有创造能力的主体.人不仅能认识外在事物,同时也能认识主体自身.人为什么能认识外在事物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人的认识本质及其能力的局限是什么?人的思维认识这朵"宇宙间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奥秘是什么?"认识你自己",成为了自古以来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不断探求与追问的永恒主题.应该说,自哲学认识论产生以来,不同社会时代的哲人对人的认识本质、认识活动形式、认识活动过程与阶段等问题有过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范畴是对于事物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思想武器,它对于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就唯物辩证法若干范畴在刑法学“犯罪总论”研究中的应用作粗浅的探讨。一、犯罪的现象和本质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犯罪也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犯罪现象就是指犯罪的外在表现。主要表现为犯罪的行为,犯罪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1.
犯罪与刑罚之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和现象的量变、质变两种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犯罪是质和量的统一。犯罪的构成,与各个要件的质和量,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主物的私公性及“内公外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公私性,并以“内公外私”规律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成员的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的变化规律、犯罪的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的实证研究,将对研究犯罪对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的价值和功用——兼谈犯罪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一门有用之学,而不是无用之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犯罪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犯罪学是刑法学的上位学科,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引作用;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犯罪学具有政治献策功能,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引作用;犯罪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犯罪学研究来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此外,犯罪学研究还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训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状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基于这一道理,宇宙间无疑存在着由各种信息构成的不同质的信息场.在阶级社会,无疑存在着由各种犯罪信息构成的犯罪信息场.这种信息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它是由于犯罪者的作为或不作为,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动态运动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形式,虽然都具有隐形的特点,但它却是沿着犯罪现象特定的轨迹和导向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因而也是可知的.刑事侦查部门,如果在认识犯罪信息场全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加强场强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对犯罪信息场高度的综合优势进行处理、筛选、加工、传递和利用,就能选择最佳、最快的侦查途径,提高破案率和破案质量.故笔者现就犯罪信息场的构成规律及其如何利用等问题,试谈一管之见.一、犯罪信息场构成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现象论与原因论,孰为犯罪学的核心,这个根基性的问题涉及"根基性的错误",自然需要认真辨析,以正视听。从哲学层面上厘清概念,可以区分现象与本质、存在与感知的对应关系;依照犯罪学研究的学术目标,可以确定二者是研究的前提与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最终认定犯罪学的逻辑顺序:原因论应当是在现象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犯罪的规律和本质属性,从而为社会对犯罪做出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智能一般是指个体运用知识、经验获取信息、认识客观事物、合理思维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主观能力。侦查智能是侦查个体运用知识、经验,获取、利用犯罪关联信息,通过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参与,认知事物、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力。侦查智能的本质特征是对涉及案件有关知识的创新运用,基本内容是发现、处理犯罪关联信息;其表征是对犯罪关联信息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侦查智能的核心表征与实质;其衡量标准是认知、解决犯罪事件的速度、准确性和恰当性;其发展及制约因素是社会环境,个体的学习、实践以及“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成员的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的变化规律、犯罪的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的实证研究,将对研究犯罪对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犯罪现象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统的观念上,人们把犯罪视为恶的现象,具有公然的反社会性。时至今日,当我们不懈地致力于同犯罪作斗争的时候,我们发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罪是不可消灭的,它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社会现象,同时又具有有限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理性地认识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犯罪的存在,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过程论”理论的断阻与空白,严重地影响了本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为能走出这种认识的困顿,就籍犯罪,心理活动过程里不可缺少的“纵三数”与“横三数”系统为目来探讨犯罪心理现象的定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