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理论地图上,康有为因其对大同世界的天才描述而获得了一个永恒的理论坐标.殊不知,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铺陈和展开还应该给予另外一个人应有的理论尊重,那就是严复.这一点很早就已被毛泽东认识到了,所以他把康有为和严复并列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我们认为康有为和严复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从根本上说与他们的进化论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尽管他们二人的进化论具有不同的逻辑进路和理论言说风格,但是相同的社会语境却促生了他们许多重叠的理论思考议题,这也使得他们的进化论论述又具有了某种相似性,其中突出地体现为二人摇摆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郑伟  李玓 《传承》2014,(9):123-125
晚清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救亡与变革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对西方的宪政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的宪政观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进化论、天演世界观、自由与民主三个层面审视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有助于进一步阐述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复前期曾以当时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进化论为基础来建构一种较为系统的政治理论,以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其基本内容包括进化国家观、政治伦理价值的功利主义基础以及关于自由、民主、宪政与专制的见解.但其理论中关于社会进化与人道伦理、天演与人为之间在逻辑上存在难以克服的悖论,这种状况使他的政治哲学理论同时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沿着社会进化规律,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对人为的依靠使他看到了人道价值的重要,对这种价值的追求使他不断发现前者所包含的悖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一统"理想政治的目标是实现长治久安。这一理想目标很好,但是按照这一目标及其原则对中国社会的治理却陷入"一治一乱、既治复衰"的困境。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经过深入思考后认为,中国社会上述困境的根源在于"大一统"理想政治本身,其所维护的不公平秩序和在此基础上所追求的静态稳定是不可能达到长治久安的,一个真正长治久安的社会必将是不断变革,不断发展,变得更为公平更为富强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鲁迅对青年的态度是复杂的,他早年从进化论的角度肯定青年,认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经历了"四·一二"事变之后,鲁迅看到了青年群体的复杂性,对青年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并由此而放弃了进化论,但他并没有对青年完全失望,他看到了那些消极颓废的青年,也看到了那些积极前进的青年,而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理想国家到底能不能实现,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理想国家能否实现,这些争论的结论看似尖锐对立,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逻辑前提,即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二分思维模式下来理解理想、提出问题。然而,这种以现实为参照系的理想是否契合了柏拉图思想中理想的蕴涵,却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理想国》的理想性进行辨析来揭示《理想国》中被遮蔽了的理想的涵义。理想国图景不是要给现实政治提供具体的政策,而是要提供一般性的原则,使现实国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源于终极理想的一般性原则而得以"有条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位置,既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又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条基本经验。深入探讨思想理论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联系,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先进性是一个政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始…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走上了寻找革命真理的道路。1902年2月2日,他购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以后,又看了丘浅治郎的《进化论讲话》等书,对进化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进化论是一股时代思潮,影响非常大。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严复等,受进化论的影响很明显,就是孙中山,他在《答翟永斯教授书》中也谈及“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茅盾则说“进化论,当然我研究过,对我有影响”。鲁迅说得更明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物化或神化,忽视了人的潜能和现实需要。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积极的态度研究人性,重视人的潜能,对人的未来充满希望,并试图探求一种使人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途径,他的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发挥,允许学生的自由选择和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化反思与批判的产物。其合理价值主张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积极影响;其消极价值观念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困境。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混同、解构权威与自我盲目膨胀的意识突出以及游戏人生与人生理想本末倒置等因素所致。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实现理论彻底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实现主体自我规范;以主流价值观引领,实现主体价值自觉,是摆脱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韩军芳 《前沿》2012,(16):45-46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特征,能够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主体性作用,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教育者应当转换视阈,创造多维度的现实条件,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杨策 《长白学刊》2005,(3):106-107
施特劳斯与当代的其他哲学家一样,把苏格拉底作为自己思想最后的落脚点,只不过他把自己的思想建构在一种对苏格拉底的全新阐释之上.施特劳斯的本行是政治哲学史,而其对政治哲学史的梳理又以一种他自创的解释学为前提.施特劳斯的解释学不仅不是一种解释学技艺,更不是一种解释学理论,而是一种明确的哲学态度;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就是一种哲学本身.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很多政治思想和主张是建立于进化论的思想基础上.梁启超进化论的思想,除了从康有为那里采纳了三世大同说这种进化论之外,他还从严复那里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然而,我们从梁启超思想的两种进化论中,发现这两种进化论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成为一个融贯的思想体系,梁启超必须有一种策略,以将二者融合起来.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并进而为其整个政治思想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吕永祥 《传承》2011,(30):74-75,77
马基雅弗利身处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代前沿,以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他的政治思想扎根现实的内在需要。爱国者、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家和实用主义者等多重身份角色的内在张力是研究他在《君主论》中在共和国体制和君主集权体制,政治目标的实现和道德价值的选择等方面作出理想向现实妥协的功利主义选择的学理路径。当意大利当时的政治社会土壤无法内生出他原生态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时,理论服务于现实的实用趋向也就为他的政治思想提供多元发散性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环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和现实性是其主要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应在坚持整体性、统一性、规律性以及过程性的基础上,建构出一条既能凝聚社会合力,又能推进理论与实践建设协同发展,形式多样、持续健康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之路,以期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吴小曼 《新东方》2008,(8):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严复并非第一人。比严复稍早一些的思想家冯桂芬、钟天纬等都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民族性格问题,与严复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主要从政治角度展开对国民性的探讨。但是可以说,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较早、较深刻、全面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思想家。严复从国民素质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现代理想国民模式及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展开论述并有精辟见解。系统总结和分析严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倡导教育改革,探寻提高国民素质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志成 《传承》2014,(10):76-77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相似文献   

18.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先进性是一个政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思想理论建设与党先进性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用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决定着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决定着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决定着党的先进性。许多政党虽然也重视思想理论,有的还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发展理论,结果迷失了前进方向,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在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舞台上,党…  相似文献   

19.
朱松柏 《理论月刊》2012,(4):163-165
"主体间性理论"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主体的相互建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对象化的客体,同时更是"主体-主体"关系,其建构的动因是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强 《传承》2011,(17):72-73,88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其科学思想尤为丰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进化论的自然观、功用主义的科学价值观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等方面。严复接受过正统的西方教育,拥有系统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背景,这使得他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