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由于受传统思想、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知识贫乏等问题突出。树立和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既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参与,同时也需要公民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于杰 《世纪桥》2011,(1):76-77
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将环境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是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学生群体具有其特殊性。其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生态意识缺失现象严重,对生态的重要性未能予以足够的认识,校园内出现破坏花草树木、乱踩草坪、虐待动物、铺张浪费、随处乱扔包装物等不良现象。因此,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态意识的缺失,提出在独立学院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校风,完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是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学生群体具有其特殊性.其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生态意识缺失现象严重,对生态的重要性未能予以足够的认识,校园内出现破坏花草树木、乱踩草坪、虐待动物、铺张浪费、随处乱扔包装物等不良现象.因此,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态意识的缺失,提出在独立学院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校风,完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美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变革和发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素质培养、生态理性培养、生态消费习惯养成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历史学学科的八个二级学科中与现实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历史地理学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地理课程的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历史地图,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和文化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怀现实,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联系古今的能力,使学生关注人地关系,树立尽全时空的观念和正确的生态意识及环保观念。  相似文献   

8.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促进生态小康建设,推动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规律之真、生态道德之善、自然诗意之美的和谐统一。实现生态小康的目标,要求人们一要树立科学意识和生态整体意识;二要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三要树立生态审美意识和培养生态情趣。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基于工业文明之上的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理工科院的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和责任,有助于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建立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对此,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公共教育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可通过理工科大学生的具体有效的校企结合的实践活动,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和现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协调系统,包含三大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的本性回归,人与人的和谐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现实的延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三大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任务,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有关教育方法、手段、思想等也在相应的发生改变。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相应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也要有创新和新的思路,即应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校园,培养生态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更为高级的服务设施。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用生态文明教育公民。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观,使我国在城市的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之美、特色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在资源环境压力逐步显现的今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不仅依靠国家等权力部门的规划和部署,还必须依靠市民的力量,发挥民智民力,培养有生态责任能力、生态责任感的市民。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管理意识,这种独特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虽然还含有消极被动的缺憾,但对于正在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今天,我们可以从中不断采撷绿色文化的精神颜料,用来染绿21世纪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新时期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高职大学生有责任承担起建设生态社会的义务。针对现行高职校园内的生态文明现象,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素养,应建立健全的生态伦理教育组织领导与教学机构,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生态伦理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高职校园生态伦理氛围。  相似文献   

16.
陈民 《世纪桥》2008,(5):32-33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和谐”,它的持续发展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成熟的生态文明意识将成为整个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灵魂与源动力。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及面临着一些困境与难点,提出完善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并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中心展开。音乐教育包涵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等良好道德品质。音乐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方式,以音乐为媒介来感染人、塑造人,注重人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学生时期是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对周围的现象进行分析和鉴别的能力,而音乐教育能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展开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应首先致力于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文化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忽视学生灵魂的塑造.在中学阶段.德育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班级道德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继承性发展和发展性创新,为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提供精神引领、道德引领、价值引领和行动引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语境下,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和谐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制观是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价值观念作引导,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党员群体,其价值观取向出现多元化、功利化的现象。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中,使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