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郑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合作编写的《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一书,自今年三月在郑州召开第一次撰写协作会议以来,经过近九个月的紧张工作,现已完稿。十一月中旬,本书的编写者陈显泗、詹方瑶、许肇琳、张万生、赵和曼,以及中州书画社的编辑同志,会聚在南宁商讨了定稿事宜。  相似文献   

2.
陆峻岭、周绍泉两位同志,经过多年的辛劳,广泛查阅,加以系统整理,终于编成《中国古籍中有关柬埔寨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简称《汇编》)。《汇编》全书正文连同附录共19万字,引用的著述达125种之多,包括正史、典籍、稗史、杂乘、地志、行记等,它们起于东汉,终于清末。编者进行史料辑录时,按照书籍成书的年代逐本摘录。由于中国各朝代有关柬埔寨的文献,多互相传抄,内容重复,对此,编者加以妥善处理,经过仔细辩证,注意凡文字相同或虽稍有出入,但内容大体相同者,以最早的文  相似文献   

3.
《岭南摭怪》是越南的一部重要古籍.该书收集了数十篇神话、传说,其内容广泛涉及越南历史、文化、民俗等,是研究越南古代社会各方面状况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研究人员一直难以见到该书.1991年初,河南中州出版社出版了由郑州大学历史系戴可来教授和笔者共同校点的《<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一书,终于为我国的越南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越南史料.然而,由于当时未能找到由乔富撰写的《岭南摭怪》一书的跋文,遂由戴可来教授根据越南文化出版社1960年  相似文献   

4.
2007年底,柬埔寨首都金边的街头书摊出现了一本新书,作者是前红色高棉的高级领导人乔森潘,书的题目是《对截止到民主柬埔寨时代的柬埔寨历史的思考》。该书的首次发行量为5000册,立即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发现这本书是在2007年11月14日。也就是在这一天,柬埔寨首相洪森派出直升飞机到柬埔寨西北边境小镇拜林把突然中风瘫痪的乔森潘接到了金边,送入了著名的卡尔麦特医院抢救。据乔森潘的家人透露,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86,(3)
中国是一个有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浩瀚的中文史料,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宝贵财富,而且对于研究周边邻国的历史也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国家都可以从中国古籍中找到关于他们国家的古代记载,泰国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籍保存了大量关于泰国的史料,从金邻国、堕罗钵底国、盘盘国、赤土国、兰那泰王国,到被称为“暹”的素可泰王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大卫·p·钱德勒的《東埔寨史》是一部问世不久的柬埔寨简明通史,1983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西方评论》杂志社出版。北京大学杨保筠同志曾在《印度支那》1986年第1期发表了对该书的评介。为了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基本观点,兹翻译其中的《导言》,并将原书所附的《关于本书及其作者》译出,录于正文之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从越南在1978年末出动大军入侵柬埔寨,并扶植起金边政权以来,柬埔寨的战争延续了13年之久。经过柬埔寨三派军民奋勇抵抗,并多次向联合国控告越南的入侵行径,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多次讨论柬埔寨局势并通过多次决议,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实现停火,以及在联合国监督下进行自由、公正的选举,以建立柬埔寨新政府等。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1990年8月28日提出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框架》的著名文件,这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中、老交往的史料非常丰富,中、老交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琅勃拉邦古代称芒耍,原是老挝北方比较强盛的成邦国家、中国古籍所记载的“挝国”可能指的就是芒耍。在法昂统一老挝前,在老挝存在几个城邦,而这些城邦都自称是佬人,中国与芒耍(琅勃拉邦)的交往应该比在中国古籍中出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柬埔寨古代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确实还存在着许多尚待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出现于公元一世纪末叶的扶南研究上,“混填”的名源就是这许多问题中的一个,笔者不揣学识浅陋,试着进行初步的讨论,以就教于诸位学界方家及各位同仁。 一、“混填”之名的出现 古代中国人曾对最早征服扶南的人有几种不同的名称记载,起初称其为“外国人”,叫“混溃”。按照中国史书的排列顺序,有关扶南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人房玄龄等人修撰的《晋书》,该书始修于贞观二十年(640),成书于贞观二十八年(648),动用了当时的几乎所有名家大笔。唐太宗李世民还亲笔撰写了史论。该书在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为扶南立传:“其王本为女子,字叶柳。时,有外国人混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柬埔寨定居的华人约有40多万 ,占柬埔寨全国人口的4 %。华人在柬埔寨定居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扶南 ,是柬埔寨人的第一个王国 ,始建于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以后 ,扶南逐渐强盛 ,与中国的商务往来也逐渐频繁起来。到3世纪后半叶 ,两国为商务往来互换了使节。在两国交往中 ,一些中国人在柬埔寨定居了 ,在那里劳动生息 ,世代相传 ,成为柬埔寨最早的华人。据史料考证 ,公元7世纪下半叶 ,已经具有高度文明的吴哥王朝与中国盛唐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了 ,一些华人不仅已在吴哥定居 ,而且还开设了极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中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立体报道。不少报道虽然提到了在郑和前三次下西洋的时候曾经抵达真腊(柬埔寨),但都没有进一步的报道,究竟郑和及其船队是否到过真腊,中国大陆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意见:有人认为抵达过,也有人认为不曾抵达,双方都有自己的史料根据。我国台湾省史学界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为了揭开郑和本人或者郑和船队是否到过柬埔寨之谜,2005年6月、7月间,笔者在柬埔寨围绕三保公庙的历史进行了多方面的实地查证。现将对相关人士专访的详细内容和柬埔寨的文字资料,以及展开寻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柬埔寨经过20多年的战争,百业萧条,民生凋敝。1993年5月柬埔寨举行成功的大选后,组建的临时政府及后来的王国政府,给深受战争创伤的柬埔寨人民带来一线希望。新政府成立后,积极致力于发展经济,制定柬埔寨复兴计划,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本文拟就其经济发展、成效及前景作一窥视。 一、经济发展:表现不佳 王国政府成立后不久,西哈努克国王就提出了以改善人民生活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方针,并责令  相似文献   

13.
由俄罗斯历史学家A.H.斯特罗加诺夫撰写的《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史》一书于1995年由莫斯科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16页。它囊括了从1918年到1994年间拉美国家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史料。该书不仅是一本介绍拉美历史的专著,而且是俄罗斯大专院校第一本系...  相似文献   

14.
书迅     
《海内与海外》2006,(12):54-54
叶志如先生、叶秀云女士贤伉俪所撰学术力作《石室文集》近日由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包括“求知、探秘、问史、情趣”四部分内容,其中多有清廷大内秘档中的珍贵史料,精彩纷呈,饶有新意。《石室文集》叶志如先生、叶秀云女士均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作为研究馆馆员,  相似文献   

15.
1989年6月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按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所说的主持正义、反对霸权、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理论 ,江泽民总书记努力推动柬埔寨恢复和平 ,促成5个常任理事国就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达成框架文件。他同越南新领导人共同举行高峰会谈 ,双方达成了共识。江泽民经过几年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在巴黎举行国际会议 ,就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签署了最终协定。中国参与联合国对柬埔寨的监督检察 ,越南全部撤军 ,柬埔寨走向和平统一。此后柬全国…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柬埔寨问题,是由越南当局一手于1978年12月派兵入侵柬埔寨所造成。至今已经10年了,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越南没有能按照它预想的那样消灭柬埔寨爱国军民,而与其愿望相反,掉进了柬埔寨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民柬三方爱国力量在反侵略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打败侵略者及其走狗。柬埔寨问题现在的状况怎样及其前景如何,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一、柬埔寨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柬埔寨传统的婚姻仪式,相传是模仿建立“扶南”王朝的第一位国王混填和王后柳叶举行婚礼时的仪式,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按照柬埔寨的婚俗,年轻人成婚大体要经过说亲、商定聘礼和结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1993,(2)
泰国总理府中国古籍有关泰国历史史料整理委员会主席林长茂先生于1992年12月13日至17日来我所进行友好访问,14日与我所泰国室的同志进行了会谈。陈吕范所长  相似文献   

19.
第二柬埔寨王朝十年政治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新年钟声响起来的时候 ,柬埔寨王国政府对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露出了满意微笑。她成功举行了全国地方选举 ,选举结果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东盟首脑会议在金边成功举行 ,柬埔寨美好的一面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尽管遭遇旱涝双重自然灾害 ,但国民经济表现依然不俗 ,增长率达到5% ;柬埔寨对外关系继续得到改善。柬埔寨乘着过去10年发展的惯性力量 ,继续在和平、稳定、进步的轨道上前进。2002年柬埔寨总体形势发展表明 ,这个1993年开始被西哈努克称之为第二柬埔寨王朝的国家 ,经过10年的演变 ,其政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并…  相似文献   

20.
古越裳考     
在中国诸多古籍中,首见“越裳”事迹者当推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魏国史官之手的《竹书纪年》,其称:“(周成王十年),越裳氏来朝。”但因该书在南宋以后亡佚,明嘉靖年间又出范钦伪撰之《今本竹书纪年》,使其可信性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始撰于西汉伏生(胜)的《尚书大传》中有关“越裳”的记载反而成了人们常引论的史料。《尚书大传》称:“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大几盈车,长几充箱,民得而上诸成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