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49年8月17日凌晨,我父亲去西门买菜,回来就在巷口大声嚷道:“解放军进城了,福州解放啦!”我急忙冲出小巷,与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的人们一起去迎接大军。 我先看到一个穿便装、戴蓝帽,肩背冲锋枪的侦察兵,骑着自行车边搜索边前进。接着从东门方向有两个尖兵班,左臂上都缠着红色战斗巾,成两路纵队顺街道两侧向东街口行进。 这时,我想去看看自己的学校——福建省立福州中学,就顺着昔日走熟的路,转入三牧坊。到了校门口,解放军战士很和气地问:“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想到学校去看看。”答复是:“可以,你进去吧。” 一进校门,正赶上住在红砖楼上的国民党的一个保安连,在解放军包围下纷纷把枪支从窗口往外扔,解放军把他们押到学校大礼堂去上政治课。一  相似文献   

2.
1942年冬天,我在中央警卫团手枪连当战士.一天早晨,模指导员来到我们班,一见我就说:“小杨,你准备一下,团部调你去,另有工作任务.”第二天,我告别了连首长和战友,来到枣园,副团长王金接见了我.他说:“小杨,你在一连表现很好,现在调你到毛主席身边当内卫战士,你有没有意见?”我一听,高兴地说:“要得!要得!”副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在那里工作是保卫  相似文献   

3.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在知道我要下基层从政后,都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在毕业办理户口手续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办事员就这样问我:“你家在孝感?”我说:“不在”。“那你爱人在孝感吗?”“不在。”“那你为什么到孝感去,是犯了什么错误在学校呆不下去了,还是学校故意坑你?”我说:“都不是,是我自己申请去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着助手和一大堆仪器来到一所学校,给学生搞智力测验,经“认真”测验,列出一组学生名单交给校长,说:“这些都是经过先进仪器测出的智力超常的学生,发展前途不可限量。你一定要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一年后我再来测试。”一年之期远远未到,校长就风风火火地找到罗森塔尔:“真是神了,你列出的学生个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19日、20日是“双休日”,虽然天气有点儿“风雨交加”,但天津礼堂里却是人头攒动,这里是第15届津洽会人才智力交流活动的现场。即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崔楠几天前就来津了,在现场不停地“推销”自己,他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我就是冲着滨海新区来的,在学校学了4年计算机专业,应该到开发开放的最前沿闯一闯。”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6)
毛岸青不知去向,警卫员们急得团团转,毛泽东却不慌不忙地说:去李立三同志家找找看毛岸青来到双清别墅后,我经常同他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们之间也就熟悉起来,相互之间无拘无束。我问毛岸青:“你亲妈妈牺牲了,现在这两个妈妈(即贺子珍和江青),哪一个好?”毛岸青很动感情地说:“我贺妈妈好!我和哥哥到了苏联以后,贺妈妈一面工作,一面供给我们上学  相似文献   

8.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聂荣臻元帅1942年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的题词,也是对壮士的赞扬。1983年6月。聂帅又一次接见了狼牙山五壮士中幸存的我——葛振林。 聂帅把我接到他家里,我们一起回忆起当年战斗的情景。他亲切地对我说:“狼牙山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任何胆敢侵犯之敌,在伟大的中国人民面前都将遭到彻底失败!”他很关心我的身体,说:“狼牙山五壮士现就剩下你了,你是我们的‘国宝’,好好保养身体啊!”还合影留念,聂帅的关怀使我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9.
1947年夏天,离开重庆市一中后,我去找陶敬之,他这是《国民公报》的副经理,一见面,我就开门见山地说,我现在没有工作了,帮我找个饭碗。老陶说: “我这个副经理,只管营业部,管不了编辑部,”我说:帮你拉广告总可以吧,老陶说:“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吗?”我说,没有关系。当编辑我才不干呢,又费脑筋,责任又重,拉广告又好玩,钱又多。老陶笑着说: “我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说清楚没有工资啊。”我说不要紧,只要找个住的地方就行,老陶叫我明天上午到报社来。  相似文献   

10.
1976年7月下旬的一天,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汪东兴打电话急促地对我说:“老周,(指本文作者周启才,当时在中央办公厅工作。——本刊注)你,并通知李鑫,马上到怀仁堂正厅等候,中央有紧急重要任务交你们办。立即行动,不要误事。”说完放下了电话。我立即打电话告诉了李鑫。不到一刻钟,我们先后气喘吁吁地来到怀仁堂正厅。中央政治局委员纪登奎神色凝重,面带哀伤,对我们说:中央领导同志派我们来向你们传达一项紧急重要任务,目前毛主席病情危重,医疗组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的知识是怎么来的? 对有些人来说,这个问题好象是解决了,实际上又没有解决。比如,我们在青年学生中就听到过这样的论调:“我学得的本领是我刻苦用功得来的,书本摆在那儿,没有个人的努力,它也变不成自己的本事。再说,同是上学,还有人留级;同是毕业,还有人考不上学校呢。”“学点知识不容易,真象古人说的,十年寒窗苦呀。”——这是说,知识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也有人说:“知识哪儿来的?家庭供我读书学来的呗。”——这是说,知识是父母给与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认为,邓小平理论产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新道路”的开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一个叫“新体系”的产生——从十二大到十四大。这两个阶段,总共十四年,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完整过程。 什么是”新道路”的开辟呢,邓小平曾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说,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说,到十二大我们已经开辟了不同于“旧道路”的“新道路”。三是说,“新道路”与“旧道路”质的不同,在于“一心一意搞建设”。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从《看世界》杂志上阅读到一篇题为《芬兰的领导最廉洁》的文章,当看到该国“三十年来,只发生过一例官员受贿赂”的报道时,似乎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该不是在吹牛皮吧?然而,应二叔之邀去芬兰,感受了一下芬兰人的廉洁,这种疑惑迅速地烟消云散了。我的二叔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在我刚到的这天晚上,他就与我聊起了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廉政。二叔就该国的廉政评论说:“芬兰政府的廉洁值得各国学习。每年的新年前夕,当地都有送礼的习俗。我们大使馆给有关政府官员送的礼很简单:一瓶茅台酒一筒茶叶,另外再加一瓶红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给…  相似文献   

14.
明红 《广东党史》2006,(1):27-29
很少人知道,著名作家魏巍曾专门发表过一首献给夫人的诗——《塞外晚歌》:“如果战友允许/我要寄一支歌/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谁叫我在织布机旁将你碰见/谁叫那琐碎的日子在我们身边留恋……”这是专为夫人吟歌的一腔衷情。魏老说:在家里,她是“最可爱的人”。魏老的夫人叫刘秋华,他们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携手已幸福地走过了59年。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平日里,家中就只剩下二老和保姆。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们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从名师的成功来看,虽然各有各的“亮点”,但他们普遍有一个共同的长处,那就是读书。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那天是周末,春日的黄昏有新榨橙汁的颜色与气息。老早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电话,声音里是小女孩一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去春游,你下班时帮我到威风糕饼店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春游?”我大吃一惊,“啊,你们还春游?”想都不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都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下来。一心想着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奔前往。但是远远看到了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便一沉——店…  相似文献   

17.
前线接防     
在离开“志司”前往台日里的途中,我决定去看看我们的友邻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因为根据“志司”的指示,第67军接防之后,20兵团将在东线代替9兵团实施指挥,位于67军西侧五圣山一带的9兵团第26军也将归20兵团统一指挥。第9兵团是在1950年11月间入朝的,入朝后一直担负东线作战任务,参加了第二至第五次战役,打得很出色。宋时轮任该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我与他在抗日战争时就认识,是老战友。一到9兵团驻地,他就打趣地说:“欢迎你们光临视察!”  相似文献   

18.
一、最后的来信学校设在江边西头的疗养室,只有三间病房,偏僻简陋,我和文艺研究会的王筱鼎都因为患肺结核病,先后到这里同住一室。这里不引人注意,又成了进步同学的联络点。1948年初夏,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一位不相识的人,像熟同学一样地不打招呼就推门进来找我。他比我大两三岁,中等身材,脸型略方,穿着蓝布长袍,机警沉着,坐下后低声说:“江志炜写信叫我来找你,我是她的同乡。”说着,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信来,抽出信纸理开,将夹在里面的一张纸条放在上面,再递给我,说:“先看字条。”我先看字条,上面写着:“我们是笔者的同事,她写完这封信还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一次下乡,和一位农民朋友闲聊,他问我一个月工资是多少,我叹了一口气说:“还不到1000,只有900多一点。”他听后,停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这是我们种七八亩小麦一年的收入!”我的心猛地一沉,问怎么这样算呢?他回答:“我们种一亩小麦,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就打个500斤左右,每斤按市场最高价0.6元计算,也就是300元左右,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打碾等花销,劳动力就不说  相似文献   

20.
北京十一学校里发生的很多事都很“奇怪”。第一件事,该校的李希贵校长有一次陪我到学校各处看看。我们到了一间教室,一开门,那里有两个孩子在自习,李校长马上说:“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离开的时候校长又说了句:“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一位校长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