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法概述     
一、民族法的起源“民族法”的概念,最早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提出来的。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雅典人比美洲任何土著民族都前进了一步,相邻的各部落的单纯的联盟,已经由这些部落融合为统一的民族所代替了。于是就产生了凌驾于各个部落和氏族的习惯法之上的一般的雅典民族法;只要是雅典的公民,即使在非自己部落的地区,也取得了确定的权利和新的法律保护。”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法的含义和恩格斯当时说的是不同的。恩格斯讲的“雅典”,既是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城邦国家。雅典民族和雅典国家,在这里具有同…  相似文献   

2.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上的选举制选举作为挑选和推举领袖与官吏的民主方式,在很古老的时候便已出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谈到希腊人罗马人的氏族及美洲易洛魁人的氏族,其首领都由氏族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氏族中无论男女均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利。希腊人的氏族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政体各异的许多城邦国家,其中,雅典是强大而最富有活力的国家之一。雅典在梭伦和克里斯提尼改革后,贵族势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陵──炎帝陵本刊记者支鄂湘炎帝陵和陕西黄帝陵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始祖的陵寝,且有“中国第一陵”之称。炎帝陵在湖南省郝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传说中的炎帝亦称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个先进的氏族(姜姓)部落的首领。他生于令湖北随州,长于姜...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法的起源 "民族法"的概念,最早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提出来的.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雅典人比美洲任何土著民族都前进了一步,相邻的各部落的单纯的联盟,已经由这些部落融合为统一的民族所代替了.于是就产生了凌驾于各个部落和氏族的习惯法之上的一般的雅典民族法;只要是雅典的公民,即使在非自己部落的地区,也取得了确定的权利和新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试论彝族古代氏族部落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彝族古代氏族部落起源和形成的诸种因素,并叙述了彝族氏族部落的兴起。  相似文献   

7.
甘之战探索     
甘之战是中国文明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前人对这场战争进行了研究,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本文观点是:有扈氏是少昊氏之九扈,少昊氏属高辛部落;甘之战前,高辛部落与夏部落居住在今河南伊川县一带,战争发生地"甘"在今伊川县甘水河流域;禹曾为高辛女皇之婿,有扈氏首领为女皇和禹的后代,属高辛部落;夏启母为涂山氏女,嫁到夏部落,为禹之妻,夏启属夏部落;夏启与有扈氏首领是同父异母关系,因此古代有有扈为姒姓、禹庶子说法;此战为高辛部落与夏部落之联盟领导权争夺战,也是母系部落联盟禅让制向父系君主世袭制转变临界点。甘之战后,中国文明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简单地说,图腾制度就是一个民族分为若干部分——氏族、胞族、或二分制的半体,各以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及自然现象的名称命名。其用以命名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即是那一氏族或胞族的图腾。最普遍的氏族图腾,即一个民族分为几个氏族,每一氏族用一种动植物命名,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易洛魁人的塞讷卡部落分为八个氏族,“都取动物的名字:(1)狼、(2)熊、(3)龟、(4)海狸、(5)鹿、(6)鹬、(7)苍鹭、(8)鹰”这可说是典型的氏族图腾制度。此外有的民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既讲来世更着重讲现世的宗教。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建的伊斯兰教是以麦加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的,他在麦加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宗教思想,是中小氏族反对统治氏族和贵族意向在宗教上的升华。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借助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资料,大刀阔斧地改革部落宗教,建立了阿拉伯人的一神教体系”。所以,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是适应环境,改革古老宗教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当它经过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时,它的哈里发所在的奥斯曼帝国“在许多地方落后,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宗教干扰了国家事务。一些落后分子,反对新事物,常常以宗教为借口”,阻挠改革,使奥斯曼帝国濒于崩溃。  相似文献   

10.
民族法国家法民族习惯法──论民族法的外延、内涵与层次张向前“民族法”的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在他所撰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他指出:“雅典人比美洲的任何土著民族都前进了一步,相邻的各部落的单纯的联盟,已经为这些部落融合为统一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古代各国的部落都建立在两种方法上:有的按氏族,有的按领土。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比之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较为古老,而且前者几乎到处都被后者所排斥……”马克思关于部落建立的两种形式的论述,普遍适用于世界上的各种部落。所谓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是指那些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上的、更为古老的部落,这种部落相当于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便是指由不同的父系家族和农村公社依照土地辖区范围的划分所建立起来的部落,这种部落可以称为地域都落或领土部落,这是跨向阶级社会的、世界上许多民族所经历过的部落组织形式。云南省景颇族、佤族解放前的部落酋长制正是这种类型的地域部落。对于景颇族、佤族的部落酋长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经典作家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部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简史》第四课原始社会(下)“原始社会是没有压迫的社会”这一框题里,共分六个层次分别论述了前氏族公社到氏族公社的发展,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发展及其原因,管理氏族集体事务的机构——氏族议事会,部落、部落联盟,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及思想观念和怎样认识原始社会等六个问题。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这一框题里所  相似文献   

13.
公元258年,东汉晚期,一个拥有二十万人的游牧部族来到了古敕勒川,建立了以盛乐为中心的鲜卑部落联盟体系的国家,这就是鲜卑拓跋部,自此他们开始了长达一百四十多年的创业。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和许许多多传奇的故事。更兼有数不清的千古之迷。  相似文献   

14.
一、民族≠氏族 氏族和民族都是人们共同体,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氏族存在于原始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氏族极易分裂,很不稳定。 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一般经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民族以共同地域为基础,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为基本特征。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会很快消失。 二、民族≠种族 种族是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遗传特征来区分的。这种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因此,种族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一…  相似文献   

15.
94河南穆斯林沙特朝觐纪实王宏晓伊斯兰教·穆斯林·朝觐公元610年,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为了改变阿拉伯半岛上部落割据、氏族纷争、社会动荡的混乱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他利用当时半岛上流行的崇信主神“安拉”的原始宗教,吸收犹太教、基督教...  相似文献   

16.
雅典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的阿提卡半岛。在荷马时代,居民分属四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若干氏族。各部落有议事会,管理公共事务。重大事情由人民大会讨论决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氏族内贫富分化日益显著,形成了氏族贵族,出现了奴隶,不同氏族的人也越来越混居在一起。由原来的氏族组织按照传统习惯管理社会已不可能了。传说这时发生了公元前8世纪的提修斯的改革。提修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家的创建者。他在雅典设立了一个中央管理机构,管理四个部落的共同事务。同时制订  相似文献   

17.
今云、贵、川三省在先秦时期曾经出现过三个国家。它们是:巴国、蜀国和滇国。巴国、蜀国领地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内;滇国领地主要在今云南省境内。至于今贵州省,当时称为牂牁地区,居住着许多部落,互不相统属,还没有建立国家,其中的一些部落或分别受巴国和蜀国支配。一、巴国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巴族中的奴隶主在今川东地区建立了巴国。《山海经·海内经》说,巴族中的奴隶主是太皞[即伏羲]的后裔。《华阳国志·巴志》则说: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巴地之]侯伯。”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巴族的祖先部落与中原地区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祖先部落联系密切,它是中原炎黄民族群体的近亲集体。显然,巴族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川东巫山大溪文化的创造者。据《后汉书·南蛮·巴郡南郡蛮传》的记载,先秦时期,在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一带,“有五姓:巴氏、樊氏、曋(音审)氏、相氏、郑氏”。即五个原始氏族。这五个氏族中的其他四个氏族皆服属于巴氏族的首领廪君。在廪君的率领之下,五个氏族共同沿着夷水(今湖北长阳至恩施一带  相似文献   

18.
古老西华百业兴杨盛道,李龙生位于河南省东部的西华县,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建制历史的古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始母女蜗就在这里活动过;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故事。史书记载,女娲氏是六七千年前活动在西华一带的氏族部落首领,她始...  相似文献   

19.
《今日民族》2008,(11):37-38
民族和氏族、部落、种族、国家有何不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民族学家迪斯在《山地的移民》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是句实话。在你深入了解苗族之后,你恐怕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苗族命运的转折大约来自5千年前。那时,中华大地上最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有两个,一个是以黄帝为首领的汉族先民,一个便是以蚩尤为首领的苗族先民 九黎。当时,黄帝尚“以玉为兵”,而蚩尤即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销矛戟。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