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2.
晴云 《今日广西》2008,(6):74-75
初次见面,男人编了一个谎言,之后类似的谎言接连不断。起初晴云还有些怀疑,可是当爱占了上风后,她也越来越相信对方。“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正在遭遇同样欺骗的女孩,千万要睁大眼睛,不要再上当了。”她说。  相似文献   

3.
工作是美丽的雷琳分配到市环卫处的第一天,处领导没对我讲什么"环卫光荣"之类的话,只是讲了这么个故事:几年前,有个青年干部调至环卫部门做基层领导工作,有关部门领导说:"你只需两个星期就可以掌握那里的工作了。"四年后,这位青年干部的体会却是:干不完也学不...  相似文献   

4.
我爱日月潭,不仅在于它有美妙的湖光山色,日晖月彩,还在于它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有一则说:一对同胞兄弟,受到恶魔的挑唆,致使兄弟间矛盾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最终觉醒重归于好。这故事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所以,我收到台湾友人寄来的一幅日月潭画片后十分珍惜,看到它,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  相似文献   

5.
天幕的星星     
2016年,我甚至还没有听到天边滚过的雷声,这一年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那就趁2016年的天幕徐徐降落之前,来数一数天幕上还眨闪着的几颗星星.这几颗星星,都是我擅自命名的,这一年时光的消逝,我得对它们致敬. 我首先致敬的,是这一年天幕上的“平安星”.2016年回家的每一次,望见并排着的牙膏牙刷,还有门前拖鞋相依相偎靠着,家人一起吃着饭,醒来时能够看见彼此的样子,就是我的美好生活.所以这一年,我得致敬天幕上平安的星星,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平安的星光.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湘西古镇就像一片圣地,仅仅是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拾掇”而成的一则故事,便充盈着令无数人迷醉的乡土风俗。然而,当我在千里之外的永泰县城偶遇大樟溪,听着两岸劳作乡人的“唠叨”,突然忆及那些似曾相识的美丽与繁华。初到永泰,人们常常会被周遭连绵不断的群山弄得晕头转向。干百年来,这些群山“无情”地将永泰“拘束”成如今这个不大的县城。  相似文献   

7.
李梦璠 《台声》2011,(5):54-55
每天打开MSN,都会留下想念的话,因为有3个女孩,她们来自台湾,我们隔着海峡,彼此挂念。她们的故事就是台湾的故事,她们和我的故事,也是我和台湾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透堡的故事     
透堡与我老家马鼻紧挨着,过去两地曾经同属一个乡镇,因此,透堡对我并不陌生,我们那里人管它叫“透街”,不叫透堡。小时候不知是怎么回事,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修菁 《台声》2023,(1):61-63
<正>“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一点点主动联结,每个人都可以搭建一座通往两岸的桥,而文化的纽带会把两岸的我们心拉得更近。”余纪萱表示。而她本人,也确实身体力行着这样的“两岸一家亲”。大陆有许多温暖的人余纪萱出生在台湾省,父母都是客家人,父亲的老家在台湾苗栗,母亲的老家在新竹。从小她就经常听母亲聊老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种好心田     
佛经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说:“我耕田种谷,所以有饭吃;而你不耕田种谷.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谷,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像是在种福德田。”  相似文献   

11.
离开水的鱼     
姚秀梅:1963年9月20日生,安阳市北关分局灯塔路派出所片警我知道姚秀梅离了婚,且独自一人带着女儿过生活。采访时我怕我的语言稍有不甚便会触到她的婚姻的痛处,所以我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说:人和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把一生细细地过一遍筛子,有许多事情会顺着筛眼儿流走了,但肯定也会有许多经历过的生活,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壁上,幸运的是,它们总归是在我们回忆时一眼就能瞧见的幸福或痛楚……她一眼就看透了我。她明白我采访她的目的。于是她说:都说女人是靠回忆细数青春,我懒得回忆,这么多年来,婚姻没有给我留…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人,就像我们看到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相似文献   

13.
八宝饭的故事柴柯伐我已是年过半百,有子孙的人了。却时常地怀念着依偎在三祖母的怀抱之中,听她讲故事,说谜语的情形。特别是讲我家四世同堂,四十四口人没有分家,利用八宝饭的故事,作为家人教育后代、勤俭持家的传家宝之一:每逢家里有人结婚者或小孩懂事时,都要做...  相似文献   

14.
黄河、长江与中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写到:“假如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做一次常识测试,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化的摇篮是什么?我敢担保,十个有九个──甚至十个有十个会说:‘黄河。’这样的回答,似乎毋庸置疑。半个多世纪以来,书里就是这么写的,歌里也是这么唱的。可是,假如由我做裁判,我将决然断然地宣布:‘只答对了一半。”’①受那篇短文的篇幅所限,那时我不得不长话短说。如果长话长说,就非写成专著不可。现在,对有关中华文化的常识性的“摇篮”说,我将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首先要澄清两点:第一点,关于民族。就摇篮而说的中华民族,只能取…  相似文献   

15.
果说四年前让我写一部有关中共特工们惊心动魄的人生和故事的作品,我将会哑然失笑,至少,我会认为根本不可能。曾经幻想过间谍生涯的神秘和刺激,崇尚过那样一种聪明人和勇敢者的人生是一回事,真正动笔要写他们则是另一回事。我和他们之间相隔着中国历史的一段漫长时期,我周围的人们也大多是些文化人,秘密的中共特工们,与我的实际生活相去得就像天边的浮云那么遥远……命运有许多不可诉说。10年后,假如有人对我说,我是被命中注定要来写这么一部作品,并且,注定要为此付出情感和血泪,我无话可说。这部书,是《天国葬礼》。“韩扬…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9)
正"走进婚姻,你可能就会发现,这不是理想的伊甸园。然而,生活就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拥有的就不要轻易放弃,爱着就应该时时懂得珍惜。"先生俞波再三强调,婚姻是彼此包容、彼此相守,这就是家,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充满神奇的童话,一个——  相似文献   

17.
话多钱少     
《创造》2017,(12)
正话多钱少——这话虽不见诸经济学教科书,也不是管理学定律,但我坚信此言绝不虚诞,足可跻身生活经。几乎是刚能听懂大人话时,老祖宗这话就因年年说月月说而植入心底。所以,少小时的我能用一个字回答的问题绝不说两个字,尤其是需要几毛钱却囊中空空的时候就会想,难怪我这么穷呢,定是说话多了。后来读了几本书,就把老人家的话先当"四旧"当唯心主义彻底抛弃了。再后来,这  相似文献   

18.
心是纯洁的   尽管以前我在电视、报纸上看过各种各样少女被拐的故事 ,而当我走进这些被拐少女的内心世界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惊了。   梁慧是第一个勇于对我讲出真实经历的少女。她说她的家在河北省一个农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她觉得愧对家人,想出来挣钱帮妈妈减轻负担,因为家里为供她读书,借了不少钱, 2000年春节一过,她就去了北京,在一家工厂工作。两个月后,厂里一个要好的女友对她说,她在广州市有个朋友,可以让她俩进一家收入较高的工厂,每月 900元钱的工资诱惑着梁慧,她同意去广州。   于是,她带了 1000块钱…  相似文献   

19.
溪翁 《人民公安》2009,(17):61-61
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说是张姓老婆从星期二开始,就哄着老公,给他做好吃的好喝的,大献殷勤,但老公并不领情,于是从周四开始,便不给他做饭不给他水喝,外加给他摔脸子,终于周五早晨老公开了口,说,好好好,我答应你。于是周六他们快乐地出门。  相似文献   

20.
带兵札记     
怎样爱兵 爱战士要多一点微笑。有一次一位战士找到我说:“我只希望所有干部天天都能像我们指导员一样面带着微笑,给人一种爱的感觉。”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你在一个单位工作,上级领导一天到晚对你拉着个脸,骂骂咧咧、冷嘲热讽,你会高兴吗?所以,我们对表现好的战士有微笑,对后进战士也要有微笑;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有微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有微笑。一个战士曾对我说: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个笑脸可以引起无数人的笑脸。保持快乐的心态,就会想到很多快乐的事,就会带出很多快乐的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