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科学、民主、公正、平等,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必然要求,明乎此,有关"霸王条款"、"强制消费"之类的东西可以休矣,应当休矣! 所谓霸王条款、强制消费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消费领域,原因有二:首先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垄断地位,消费者别无选择;其次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什么.  相似文献   

2.
霸王条款是格式条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存在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在分析霸王条款对我国消费环境的影响,我国现有法律对霸王条款规制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专门的合同格式条款法、修改完善现有规制霸王条款的法律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霸王条款"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霸王条款"的使用违反了诚信原则,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霸王条款"的广泛危害,如何规范"霸王条款"已成为一个法律领域。文章基于此展开研究,分析当前快递服务合同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说法侃规     
餐饮业的霸王条款难道不霸王吗?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就餐饮业包间最低消费、消毒餐具另收费和不让自带酒水的事表了态,明确了这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这让消费者对什么是霸王条款心里有了数。可是,很快就有人出来反对最高法院的说法。凤凰网财经类栏目《财知道》及其特约经济学家胡释之对最高法院的说法一一进行了批驳,其主要观点是上述问题不属于霸王条款,饭店有权选择喜欢的客人、拒绝不喜欢的客人。他们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声是在用国家公权力损害经营者的权利。维护企业利益可以,但得有个度,过度保护反而会侵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5.
读者     
莫待"霸王"伤人时国家工商部门最近出拳整治霸王条款。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好消息。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寄希望于一年内就达到霸王条款的整治目的,短期效应会有,但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沈峰 《江淮法治》2014,(7):55-55
今年3·15前夕,有媒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随机调查多家餐馆,发现餐饮业的霸王条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被一些餐馆堂而皇之地摆到了桌面上。挑战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包间费、开瓶费、最低消费,这些霸王条款依然霸道地存在着。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起,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始大量征集和调查社会生活中的霸王条款,发现消费者意见最强烈的霸王条款大多集中在电信、商品房、公用服务、中介、金融、保险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沈峰 《江淮法治》2012,(11):35-35
国家工商总局今年初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遏制消费领域“霸王条款”现象,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整治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专项行动”。 所谓“霸王条款”.就是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9.
《法制与经济》2004,(9):37-37,18
“房地产认购多霸王条款.消费者自觉齐抵制。”这是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日发出的消费警示。  相似文献   

10.
国家工商部门最近出拳整治霸王条款。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好消息。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寄希望于一年内就达到霸王条款的整治目的,短期效应会有,但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布《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加强对经营者利用“霸王条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约束,类似“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条款被列为违法。“办法”还对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责、排除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做出相应规定。(10月21日《山东商报》)  相似文献   

12.
吴睿鸫 《法庭内外》2010,(12):44-4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发布了《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其中部分内容直指近年来社会反映强烈的经营者利用"霸王条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类似"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客户不得以任何理由退货""如遇损坏只赔偿同类胶卷"等不平等格式条款被列为违法条款。  相似文献   

13.
中消协的2004     
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继上一年度对电信邮政、商品房、汽车等方面格式条款公开点评后,又对金融、保险等行业进行点评。此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说,每一个公民都是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的受益者。它的点评不但抨击和修正了不公平格式条款,也使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公民权益得到公正的法治保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推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无疑是2004年最有力量的声音之一。为此,在中央电视台开展的“2004年度法治人物”评选中,中消协被评选为年度法治人物。从消协的点评以及…  相似文献   

14.
目前,格式合同的运用日益广泛,格式合同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霸王条款”盛行严重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作为一个弱势集体应当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所以,在法律上对格式合同进行一定的规制是有必要.本文将主要论述对于格式条款的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保险"霸王条款"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卉青  王卫国 《河北法学》2007,25(10):99-103
保险"霸王条款"是保险公司严重违反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是利用自身优势强加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平等条款,严重侵害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无法保持缄默,无法不去雄辩、不去思索。比如,面对打折机票不能退、酒店退房截止到中午12点等等。近日,编辑部的同事购房,于是我们又说到了购房合同,什么“消费者未按期向开发商付房款,逾期超过30日,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开发商逾期交房超过180日,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等等,同是违约,双方承担的责任为啥不同呢?诸如此类我们称之为“霸王条款”。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遭遇过“霸王条款”,我们是在思索后选择默认,还是与之雄辩呢?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08,(11):75-75
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举行《上海市旅游业管理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围绕住宿时间如何计算这一焦点话题,持“国际惯例”论的旅馆业界代表与持“霸王条款”论的消费者代表激烈交锋。  相似文献   

18.
王磊磊 《法人》2011,(3):70-73
通过变更质押率,擅自修改、变更履行在先的合同——权益严重受损的消费者因此把招商银行告上法庭。然而,这场势力悬殊的诉讼所能揭开的,仅仅是银行业诸多“霸王条款”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4,(2):34-34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发布“包间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等6种餐饮行业常见的“霸王条款”,要求1个月内纠正,消费者如发现以上行为可进行举报。虽然执法部门“亮剑”与消费者期待相比姗姗来迟,但毕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工商部门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整治霸王条款行动。其中,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霸王条款将是整治的重点。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门设立专门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