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历来有中国大陆因素、国际因素、台湾岛内因素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因素四大层面,在不同的时期四大因素所发挥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剧烈演变,台湾政局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本土化”、“民主化”的发展,台湾政局因素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至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台湾经济的发展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而且对岛内政局,进而对两岸政治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现阶段台湾经济正处于转折性变化时期,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首先阐述影响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评估未来几年台湾经济发展可能的走向,最后分析这种走向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台湾第六届“立委”选举对今后—段时期的政局走向和两岸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总体上看,虽然泛蓝军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但没有立即转化为提升整体实力的动力;虽然陈水扁当局没有获得“立法权”,但没有改变泛绿军的上升趋势;虽然泛绿军进入“后陈水扁时期”不可避免出现“权力卡位战”,但是民进党当局推行“绿色恐怖”和准备“长期执政”的步伐不会放慢;  相似文献   

4.
在民进党上台执政即将届满两周年之际,善于表演的台湾当局领导人,如一年前一样照例上演了一场接受外国媒体专访,邀集岛内各媒体主管下乡参访的造势活动。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造势活动更“抢眼”、“更有创意”,不仅找到了较有影响的外国媒体做专访,而且在岛内名为“用心看台湾”的“公关”之旅,更是从最前沿的外岛到本岛;从台湾头跑  相似文献   

5.
“一个中国”内涵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当前两岸关系僵局无法打破,两会商谈机制无法启动,障碍就在于台湾当局拒绝承认和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更具体说则是拒绝承认和接受“九二共识”。至于如何来表述“九二共识”,中国大陆方面的认知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出处见于“海基会”的来函;而台湾方面则是执政的民进党不承认有“九二共识”,只承认有“九二精神”或“九二成  相似文献   

6.
《台湾研究》2014,(1):1-3
2013年,两岸关系继续保持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双方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扩大两岸交流合作、致力振兴中华等方面的共识在扩大、互信在增强,但是岛内朝野政争仍然激烈,政局复杂多变,这与两岸既有的矛盾分歧和前进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相互叠加,深刻地制约着两岸关系发展的层次和水平。2014年是岛内政局演变和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3月18日,台湾第十任“总统”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37万票、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上台,是台湾政坛的空前巨变,将对岛内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统独走向产生巨大冲击,也为两岸关系投下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合作是伴随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出现的多边经济合作形式。“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其它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比较而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其原因可归结为,东亚是世界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历史背景、国际关系最为多元和复杂的地区之一。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在这一地区的对峙和争夺十分激烈,烽烟时起,政局动荡,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区  相似文献   

9.
试论两岸关系的张力与极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问题何时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两岸政界与民间社会、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方面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4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六点政策主张、1987年台湾方面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1990年11月台湾方面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12月祖国大陆方面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谈  相似文献   

10.
刘红 《台湾研究》2002,(1):9-15
一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和各种交流继续蓬勃发展,庞大的大陆市场为台商带来无数商机;两岸政治复谈没有实现,政治僵局依然如故。对于正在向前发展的两岸经贸和各种交流,祖国大陆态度明确,政策到位,措施积极;台湾当局开始松绑“戒急用忍”政策,改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方式,继续限制两岸经贸和交流的进行。对于政治僵局和政治复谈,两岸针锋相对,在坚持还是拒绝一个中国原则、接受还是否认“九二共识”问题上,缺乏交集点,民进党当局政治上“独”、经贸上“卡”、“外交”上“斗”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因此之下,由2000年度延续下来的“经贸热、政治冷和民间热、官方冷的两极局面”继续存在,给两岸关系带来高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进入了政治转型期,开始从传统的国民党威权政治统治向所谓的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转型。当代台湾的政治制度转型不仅给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且也给两岸关系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台湾政治制度转型问题,不仅是研究当代台湾政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且也是我们在研究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统一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探研台湾新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积极寻求对策,在台湾新政治生态下,设法避免和扭转对两岸和平统一不利的因素,鼓励和推动对两岸和平统一有利的因素,为未来两岸最终和平统一营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台湾政局变化后的台美关系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台湾研究》2000,(4):70-78
今年3月18日台湾选举结束,5月20日,新旧台湾当局完成更替。2000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11月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更迭和美国总统大选,必然会对台美关系产生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已有所体现,岛内“大选”结束至今,台美关系已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同时,虽然美国新政府还未正式上任,但大选期间大量有关中国政策(及台湾问题)的辨论、政见,足以为研究者提供分析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台湾岛内政局持续动荡与复杂多变的一年。各派政治势力主要围绕陈水扁周遭的弊案、北高市长选举展开激烈的攻防与较量。“反贪倒扁”成为全年朝野政争与社会矛盾的焦点,陈水扁当局数度陷入空前的执政危机。年底北高市长选后,民进党得以稳住阵脚,国民党上升势头则受到阻碍,亲民党与台联党边缘化加剧,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版图进一步强化,两党竞争的政党格局基本确立。一年来,虽然陈水扁当局不断操弄“急独”议题,但在深重的执政危机下,其推进“法理台独”的步伐被打乱,岛内“台独”气焰受到打击。  相似文献   

14.
3月18日,台湾第十任“总统”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37万票、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上台,是台湾政坛的空前巨变,将对岛内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统独走向产生巨大冲击,也为两岸关系投下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5.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不适用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瑶 《台湾研究》2003,(2):17-23,72
  相似文献   

16.
17.
18.
当前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非 《台湾研究》2006,(4):33-37
台湾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20年高速发展,80—90年代又保持了20年的中速增长.在经历了40年的“长盛期”后,21世纪初期发展形势出现逆转,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由于台湾经济出现结构性障碍、财经政策不力和受大陆政策僵化等问题的困扰,以往景气循环明显复苏的情形可能不复存在,未来发展出路在于充分发挥己之所长,有效运用大陆的劳力、市场、资源等优势,与大陆经济形成互补互利、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党朝胜 《台湾研究》2005,(1):3-7,64
2004年,台湾政局紧紧围绕蓝绿两大阵营对岛内执政权和政局主导权的争夺展开,跌宕起伏,诡谲多变。3月份,陈水扁靠不正当手段取得连任,民进党政权得以延续,蓝绿矛盾更加激化;年底,泛绿在“立委”选举中受挫,“全面执政”计划落空,不得不继续面对“立法院”“朝小野大”局面。“急独”气焰日益嚣张,并在不少领域取得突破,但却在“公投”等问题上碰壁。  相似文献   

20.
修春萍 《台湾研究》2006,(5):8-11,17
台湾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国际背景的中国的内政问题,它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但它的产生、延续与国际因素密切相关。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将来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中国大陆因素以及台湾岛内因素的发展变化.但囿于历史和客观现实等原因,国际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也难以忽视。台湾问题中国际因素存在的形式、程度以及影响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力量对比的改变和形势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对现阶段两岸关系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