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统奎 《南风窗》2012,(11):54-55
"消费者不要觉得自己是任人宰割的,我们是最有力量的。购买权在我们的手中。消费者是一盘散沙,如果团结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妈妈,妈妈,台湾不能住了。我是吃馊油长大的!"在1980年代风靡宝岛的《野火集》中,龙应台引述邻居10岁小孩的话,质问"台湾是谁的家"?那个时代的台湾与今天的大陆一样,黑心食品泛滥,而被称为"黑心岛"。但到了今天,台湾不仅保证了本岛居民的食品安全,更成了农产品的输出地,当年的黑心岛变成了今天的"放心岛",这背后是一段惊涛骇浪般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
台湾公司法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杨威夷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产物的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而公司法作为规定公司的种类、设立、组织、经营及其内部和外部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在现代社会则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上看,台湾的公司制度比较...  相似文献   

3.
加强台湾研究促进和平统一──台湾研究所成立十周年之际的一点感想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余克礼1949年国民党政权从大陆溃败到台湾岛后,海峡两岸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隔绝和政治、军事对峙状态。在此种情形之下,大陆台湾研究很少展开,也难以展开。1...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前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就台湾经济发展方向与政策进行研究探索,确定以“绿色矽岛”作为台湾总体发展远景目标,以“深耕台湾,布局全球”作为21世纪台湾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与战略,台湾当局积极推动将台湾建成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营运总部与“全球运筹中心”;以知识经济为主发展“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发展以“两兆双星”为标志的核心产业,建设以信息化社会为标志的“数字台湾”。  相似文献   

5.
《国际展望》2007,569(15)
目前台湾每年对外海运量近2亿吨,其中绝大部分由高雄,基隆、花莲、苏澳等几个重要港口承担,因此海上交通线的畅通与否对台湾来讲生死攸关。而台湾岛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环境,又注定了其战时必将遭到解放军的布雷封锁。所以,加强台湾外海的扫雷能力、打破海上封锁,就成为了台湾海军近年来大力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台湾,一起惨绝人寰的绑架撕票案,撕裂了2140万台湾人的心。至如今,此案主犯仍然在逃,台湾民众聚集起来,抗议政府的无能,要求“总统”道歉、“副总统”辞职……那个美丽可爱的17岁的女孩走了,那么悲惨那么伤痛地走了,她的血,染红了整个台湾岛。到底,谁之错???  相似文献   

7.
日本殖民者对台湾的经济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的第一大宝岛。台湾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拥有对于发展经济极为重要的农林、水电、矿藏等丰富的资源。因此被视为中国的“海上明珠”。日本军国主义很早就对台湾联结南北海运和位处远东航线枢纽的地理位置及其蕴藏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8.
琼台两岛经济发展道路之比较研究张山克海南、台湾同是祖国的宝岛,地理环境相似,文化背景相同。台湾与大陆各省相比,海南具有最多的可比因素,同是海岛经济,台湾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对海南来讲其借鉴作用比东南亚各国和“四小龙”中的其他三国和地区都更...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连横曰:“台湾为海上绝岛,群雄必争之地也,非兵莫守、非兵莫存。故可百年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诚哉斯言。由祖国大陆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建制驻军,是大陆开发和经营台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1683年清朝水师在施琅的统率下收取台湾,完成统一大业。清政府在台湾建制设官施以行政管辖的同时,军事上分汛水陆,驻兵防守。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国统一问题,无论是港澳问题,还是台湾问题,历史产生的两地隔离状态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台海两岸50年的隔离,影响更甚。台湾自古即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50年来咫尺海峡,隔断了同胞情谊,两岸还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因此探讨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有其重要的价值。 一、两岸关系演变的阶段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在国际法上完成了政府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它是相对于盘踞在台湾岛及其周围小岛的国民党当局而言的。从1949年到现在,两岸关系伴随着两岸采取的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大致以1949年至1979年为第一阶段,1979年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海神信仰渊源于祖国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朗 《台湾研究》2001,(2):67-71,77
数百年来,台湾民众信奉的海神主要有:妈祖、玄武、倪圣公和水仙尊王等。 台湾地区最早的海神庙是澎湖妈宫澳(今马公镇)的妈祖宫。它是“澎湖岛最古之寺庙,赤为全台湾最古之妈祖庙。虽有北港与台南二庙,当以此庙为总本山庙”。自从明朝(或说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无论从地质、民族、文化、管辖、开发和国际承认等方面来看,都是这样。笔者以为,盱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势,向世人讲清这一事实,不无必要。 一、台湾在中国的大陆架上 祖国的宝岛台湾,历史上有瀛洲、东缇、夷州、琉球、台员、东郡、东宁等多种称呼。它地处我国东南海域,隔台湾海陕和福建省相望,两地最近距离仅有130公里。全省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  相似文献   

13.
1945年注定要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日历从昭和20年翻到了民国34年。盘据台湾50年的日本人无奈地撤走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接收大员来了,台湾人从“日本国民”回归到“中华民国国民”……。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日本人愿意拱手交出富饶的台湾岛吗?台湾人民有什么反应?代表中国前来接收的国民政府准备好了吗?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杀戮的艰难     
徐炜 《南风窗》2013,(9):100-100
台湾作家张娟芬新作《杀戮的艰难》,越过台湾岛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废死之争,抛开意识形态的浊乱与纷扰,满怀着对生命的悲悯与敬畏,将目光投射于人性的微暗之所。通过对"哪一种杀人方式是人道的?"的追问,我们进入到汤英伸、王文孝、陈金火、邓武功、吴志光等诸多死刑犯的灵魂深处,感受着他们生命最后一刻或痛悔或冥顽的灰暗身影,真实感叹"没有一种杀戮是容易的"。在书的结尾,张娟芬还提到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历史上的日台关系从历史和地缘的角度看,无论是官方时期还是在非官方时期,日本始终重视与台湾的关系,这不足为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的台湾岛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它是中国向南出海、日本向西出海的必经之处,也可以说是汇合处或遭遇处,谁控制了这一地区就意味着从根本上阻住了对方的去路,因此地缘战略价值极为重要。台湾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彭佳屿、赤尾  相似文献   

16.
台湾高山族有多种来源,“其中从大陆迁去的古越人……是构成台湾高山族的主要成分”。三国时期,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将夷州(台湾)人称为“山夷”。最近,笔者在研究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闽北的建瓯土著也称“山夷”。《建瓯县志·人口》载:“商周时期散落在福建有七支氏族,在闽北的为客家族,和当地土著‘山夷’相处。”这一史料为研究台湾“山夷”与古越渊源提供有力的根据。考察台湾“山夷”的来源,必须对古代祖国大陆“夷”的分布和建瓯“山夷”与古越、闽越的关系及古越习俗特征进行考证,才能得出其水源木本的根脉所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抗议和隐忍朱双一(一)林载爵在比较杨逵和钟理和时,曾概括出他们各自代表台湾新文学的两种主要精神──“抗议”和“隐忍”①。这一概括是颇为精到的,它也可以在日据时期台湾新诗创作得到印证。台湾诗人的抗议,有时发为对殖民者的直接痛斥,或以昂...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政府组成的科技创新和商品化生产网络系统。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大举措。台湾真正意义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它以《科学技术基本法》的颁布为标志,旨在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体系,把台湾建成亚太地区的“科技岛”。目前,台湾已基本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高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虽然台湾当局已允许金门、马祖地区开放观光多年.但与金门相比较.马祖列岛仍较为神秘:近年来,台湾政治人物.专家以及部分军方人士对外岛的战略价值颇多争议。本文即为岛内学者对马祖地区驻军实力的评估和战略地位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