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太谷县水秀乡小王堡村是全县有名的养猪“大村”,全村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年纯收入400万元。在这里,养殖户只要缺资金,写个申请再盖个村公章,就可从信用社取得5万元以内的贷款。养殖户成万豪兴奋地说:“这是俺村党组织给带来的好处。自从俺们村成了晋中市第一个小额贷款信用村后,信用社就成了咱的小钱柜,啥时用啥时取。”如果说党员是养殖户与信用社之间的一叶小舟,那么,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便是养殖户与信用社之间的一座大桥。为有源头活水来小王堡村170户人家,就有120户搞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筹措急需资金的唯一办法是向信用社贷款。但办…  相似文献   

2.
俺村地处海阳市西南部,三面临河,一面靠山。1996年以前,由于受地理位置、传统习惯等影响,群众长期在几亩薄地上打转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集体经济长期“空壳”,背外债10多万元,各项工作上不去,是全镇的“拉脚”村。可到了1999年,俺村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纯收入达到2682元,比1996年增长了137.3%,翻了一番还多。村里长年在家摆弄庄稼的250多户群众,有140户买上了手扶拖拉机、三轮车;村里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镇的前面,外债全部还上了,群众欠集体的钱也都清了。要问俺村为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不光支部一班人心里有数,就连群众也都说:多亏组织部领导帮俺忙。  相似文献   

3.
1992年,是东方风来起潮涌之年。这一年,龙堂村这条巨龙在古颍河畔的临颍县杜曲乡腾空而起。 就是在这一年里,龙堂村成立了漯河市兴龙工贸公司,市委书记王有杰亲自来村为公司挂牌,给予支持和鼓励。1993年上半年,该村刚刚起步的14个企业创产值1257万元,实现利税88万元,产值和利税已超额完成年计划,分别比上年同期翻番还多。在漯河市村级排列中仅次于南街。龙堂村成了省、市新闻单位的聚焦点,龙堂响了。用龙堂村群众的话说:俺村的这条龙主要是有个好“龙头”。这龙头就是村党总支书记、公司总经理、省八届人大代表郭自安。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党的政策是保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关键。崖头村党总支书记、优秀农民企业家于东顺多年来带领全村干群治“穷”、治“愚”、治“乱”,奔向小康富裕村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荣成市崖头村是胶东第一大村,拥有2700多户,8000多人,多年来是个有名的“老大难”村,1983年底全村集体积累只有45万元,总收入不足400万元,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不仅如此,村民思想混乱,打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如今的花果山,成片的优质核桃、樱桃、苹果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只有700多人的元氏县西部山区村西岭底村,由“后进村”一跃变成了“后劲村”。以前村民在山地上种粮,丰收年的收入全村也就是60万元左右,现在因地制宜发展种植核桃等林果后收入达到了47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10年前,村集体外欠160多万元,村民还是传统的稻麦轮作。然而,10年后的今天,村集体不仅还清外债,而且年收人超100万元,特色葡萄种植面积突破300亩。这10年的变化,得益于村党总支书记薛明刚带领村“两委”坚持不懈的付出。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房山区冒出了两个“亿元村”。一个是窦店,另一个是崭露头角的韩村河。有趣的是,在韩村河这个“亿元村”里,还套着个村级亿元企业——房山区建筑集团公司二公司。去年,全村共创产值1.8亿元,而二公司创产值就高达1.1亿元。80年代初,这个村级企业还是个只有几十人,年创产值几万几十万元的“游击队”。现如今,已是有5000号人马,3200万元固定资产的“正规军”了。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有名的“上访村”,变成一个人心思齐、政通人和的文明村、稳定村,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办事处城子村的变化可谓巨大; 从一个经济混乱的“烂摊子”,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富裕村,村集体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城子村的发展速度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9.
凡是到过扶余区弓棚子镇永生村的人都知道党支部书记逢奎君是个“企业迷”,几年来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先后办起了村办企业9个,并且办一个成一个,办一个“盈”一个。现在,村办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1137万元,年创产值1266万元,利税418万元。 1993年下半年,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与法国欧华进出口公司联营,投资1110万元,引资120万元,成  相似文献   

10.
上洋村,位于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整个行政村仅有258户、832人,其中农业人口近600人。村虽小,人虽少,但村民的干劲却不小。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亿零350多万元,村财政收入达到238万元,向国家缴税225万元,人均收入高达3500元。所以,被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示范亿元村”。 上洋村是遐迩闻名的大富村,他们是怎么走上富裕道路的呢?  相似文献   

11.
“智慧,给宅里桥村插上金色的翅膀;科技,使宅里桥村经济实现腾飞”。这是我们调查采访吴江市桃源镇宅里桥村得到的一个深刻印象。 1992年以前,这个占地不到千亩、仅有1300人、地处江浙边缘地区的偏僻小村,在全镇20个行政村中“一向不起眼”,小打小闹的工业经济,年利润刚够支付日常开支。而现在这个村不仅后来居上,而且一跃再跃:1994年,实现工业产值3780万元,利税422万元;1995年,又比上年翻了一番,产值和利税分别为8400万元和805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4100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全村980多万元固定资产,无银行贷款,负债率为零。在谈及村里的发展变化时,自1984年起就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金荣根,不无感慨地说:“雄鹰升空离不开翅膀,经济腾飞离不开科技。正是科技的力量、才使我们村的经济走上了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2.
息烽县养龙司乡灯塔村距县城28公里,辖11个村民组,401户1714人,人均耕地不足0.7亩,1996年以前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人均吃粮不到250公斤。1996年以来,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立足村情,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蔬菜、生猪、面条等“一村数品”和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1999年该村人均收入达3270元,村民存款额达1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4年多来,村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95%的农户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三分之  相似文献   

13.
新民村不大,可在榆树市却很出名。1997年以前出名是因为乱和穷,村里5年时间换了五任村书记,长的干了一年多,短的只干了一个月。村里有“三多”:地痞多、解除劳教的人多、刑满释放的人多。村里歪风邪气盛行,群众多年不交粮款,村里外债高达180万元,人均负债500元,最后竟把村办公室卖掉顶债。1997年后出名是因为稳和富,村子一跃而跨入了市“五好”先进村行列,人心顺了,治安好了,群众富了。使这个村发生变化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村支书,她的名字韩树栗。 1997年6月,32岁的韩树栗任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生在新民…  相似文献   

14.
我们姜堰市淤溪镇,地处里下河水乡,全镇2.5万多人,耕地面积2.5万多亩,全年正常粮食种植面积3万亩次左右,其中小麦面积1.2万多亩,油料产量1000多吨,水产品上市125万多公斤,常年种植蔬菜3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然而直到1991年,全镇的工业产值仅有2800万元,利润仅仅3万元.  相似文献   

15.
永吉县搜登站镇虽名不见经传,前年却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树绿了·眼红了”节目报道的事件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6搜登站镇名噪一时的是镇村于部素质差,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时有激化。全镇9年超生631人,平均每年超生70人;村民的统筹合同款、农业税有7个村欠交,有11个村收不上来,由村借贷代交,全镇各村欠外债共计948.7万元。刘屯村4年半吃喝费花了23万元,几年欠外债98万元。永安村总债务96万元,虽然近年村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并不贫困,却在全县以15年拒交农业税、统筹合同款而出名,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淄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严密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供给,以党建“力度”提升城市“温度”,为建设“人好物美心齐”淄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完善顺畅高效的组织架构。从解决突出问题着手,推动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一是推行“联村党建”,破解村多村小村散问题。跳出“就村抓村”,对1000人以下村、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下村、  相似文献   

17.
潘丽娅  袁丽 《求贤》2023,(4):14-15
<正>静海区良王庄乡罗阁庄村地处天津西南,以梨果种植为主导产业,已有50多年的种植历史,素有“天津梨乡”的称誉,是天津面积最大的梨树种植集聚村落。罗阁庄村种植的梨果肉质脆嫩、甘甜多汁,主要有皇冠梨、雪花梨和鸭梨、红香酥梨、玉露香梨、新梨七号、津香蜜、佛见喜等10余个梨果品种,并注册了“良王普丰”商标。罗阁庄村梨果种植面积2800多亩,总产量达75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2022年,凭借优良的品质,罗阁庄村的梨成功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相似文献   

18.
寺壕子村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一个只有320户1375人的小村落,名不见经传,但它的发展轨迹,取得的成就,足以使四乡八邻为之感慨,由衷赞叹。全村有6个村办企业,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20万元,年集体收入6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800元,是全县名符其实的“第一村”。  相似文献   

19.
下缸窑村,位于辽宁省灯塔市西南部半山区。全村共有610户,2031口人,耕地3299亩,荒山1300亩。2000年,村集体收入6万元,债务80.2万元,资产负债率105.6%。村民人均收入2700元,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后进村。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后,下缸窑村在党支部书记李忠宝的带领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他们创造的“连心卡”活动,对改进干部作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典型意义。 一、“连心卡”活动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4):41-41
广西博白县松旺镇横坑村党员梁昕通过参加“农家党校”培训学会火龙果种植技术,带头种植近70公顷的火龙果,去年实现纯利润160万元,并带动该村90多名党员群众创业。这是该县“农家党校”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据悉,该县“农家党校”重点依托干部家庭建、依托党员中心户建、依托产业协会建、依托驻村企业建、依托种养大户建“五种模式”进行灵活组建,去年以来共组建958所,覆盖全县316个建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