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印尼经常有人称华人为“经济动物”,或把华人说成满身都是流着经商的血液,从印尼华人的历史来看,印尼许多华人经商,是因为环境使然。  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各朝代政府都是实行“抑商重农”的经济政策。二千多年来的文化传统也使中国人产生“轻商”的思想,社会职业的排列是士农工商,商排在末位。早期在印尼定居的华人,也不是全部都经商,阿拉伯旅行家马素提在《黄金牧地》的记载,公元943年就看到苏门答腊南部的华人是在务农的。  印尼华人的商业经济是在十二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十二世纪印尼与中国发展商业贸易关系,中国商船…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有2.2亿人口,号称“千岛之国”,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天然气、木材、橡胶等。近二十年来,印尼经济发展颇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正当印尼雄心勃勃地向现代化迈进之际,一场金融狂飚已使印尼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华人经济也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侧重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印尼华人经济的影响。一、受危机冲击的印尼华人经济1.危机前印尼华人经济概况华人移居印尼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汉唐时代,已有华人迁徙到印尼诸岛的记载。近几个世纪以来,华人与当地居民共同为印尼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印尼统治阶层中的极右势力集团不断制造所谓“华人控制了印尼经济”的舆论,并以此作为掀起反华排华的主要依据之一。这种舆论的流毒既广又深,经常成为印尼政局不稳定的一种祸根。苏哈托上台以后,虽然吸取了苏加诺时期反华排华所造成恶果的教训,尽量压制反华排华事件的发生,但仍然无法消除所谓“华人控制了印尼经济”这一“神话”,甚至他本人也相信上述的“神话”。因此,在他执政的15年来,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在西瓜哇茂物达波斯牧场召集了27位著名华人大企业家举行座谈会,进行对话。他在会上正式向企业家们发出号召要求他们将其集团所属企业(公司、工厂、银行等)25%的股份出售转让给印尼合作社。三月十二日,印尼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部长根据总统讲话指示的精神,发出了“关于合作社拥有企业股份”的通告,要求企业家们采取行动,予以实施。这是苏哈托政府执政以来,对华人经济及企业集  相似文献   

5.
就研究印尼经济的角度来说,五十年代是一个很值得细加考察的年代。1950年联邦议会批准统一的印尼共和国宪法、选举首任总统、新政府组成,开始印荷战争后的经济建设。到1960年,苏加诺总统发表《政治宣言》。从此,印尼进入“有领导的经济”时期。在五十年代里,许多私营民族商业银行纷纷成立,发展相当迅速。因此,私营民族商业银行是战后的印尼经济和印尼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由于在这些银行中,大部份是印尼华人或华侨所开设的银行,这些银行也是战后印尼华人经济和印尼华人银行业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印尼“苏玛集团”是第二大华人企业家、“阿斯特拉集团”董事长谢建隆长子谢汉石创办的.从25000万美元创业起家,十年间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达2万亿盾(约合10亿美元)资产的五十家大企业集团之一.是八十年代中扩展最速,进取心最强,令人刮目相看的一个新兴华人企业集团.但是1992年底至1993年初,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债台高筑,无法及时偿清债务,其核心骨干企业“苏玛银行”被印尼政府宣布吊销营业准字.“苏玛集团”也频于破产边缘.这事件在印尼经济企业界,特别是华人企业及银行界中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及后果.本文拟就苏玛集团的兴衰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1998年苏哈托政权垮台后 ,印尼华人的生存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从法律地位而言 ,许多苏哈托时代歧视华人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取消 ,有的即使已经取消了 ,在实际生活中华人受歧视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文章围绕印尼宪法的修改、华裔国籍证、“支那”称呼、宗教节日、言论出版、参政议政和人身自由等七个方面华人的权利问题 ,对印尼华人的法律地位作了分析 ,认为印尼华人二等公民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华人要想取得和其他族群完全的平等地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试论印尼华侨、华人的认同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四十五年间,随着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的形势发展与演变,印尼华侨华人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侨民属性、国籍、民族、政治经济地位与身份,社团、教育、社区结构性质和作用演变的同时,也逐步产生了“认同”转向的问题。看不看得到或承认不承认战后,特别是近二十五年来印尼华侨、华人认同的大转向,关系到我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与印尼的华人企业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对印尼的华人企业集团造成巨大的破坏 ,尽管外部因素是导因 ,但华人企业集团自身的缺陷 ,不能不说是华人企业集团受冲击的另一个内在原因。印尼华人企业集团最终要走出困境 ,不仅取决于印尼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 ,还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造 ,提高华人企业集团的投资结构、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石月 《海内与海外》2003,(12):33-35
今年8月,笔者赴印度尼西亚进行四周访问。尽管时间短暂,但所见所闻,留下难忘的印象。深深感到,这个“千岛之国”进入民主改革新时期五年以来,一千万印尼华人的社会处境有所改善,他们为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班芝兰又见华文报摊在雅加达华人聚居的西区,有一条百年历史的唐人街———班芝兰。这里,店铺摊位密密麻麻,行人摩肩接踵。过去,班芝兰有出售华文读物的“开明书店”。在苏哈托执政32年期间,华文报社遭封闭,外国出版的华文印刷品不准入境,华文报摊在班芝兰消失了。1998年5月苏哈托专制政权垮台后,印尼新政府开放报禁,撤销华…  相似文献   

11.
印尼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在2亿多人口中 ,穆斯林占90%左右。不过 ,印尼又是宗教相对宽容的国家。居民可以选择信仰六种宗教之一种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孔教(孔教在苏哈托政府执政后不被承认为宗教)。但必须在身份证上予以注明。印尼华侨华人(以下简称“华人)约有800万(一说超过1000万) ,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 ,95%以上已经加入印尼国籍。在六大宗教中 ,佛教是华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华人信仰佛教的历程和现状。早期印尼佛教与华人佛教曾在印尼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前后 ,一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印尼哈达内阁执政期间印尼与中国建交的国内政治背景、国际政治背景和印尼国内的华人因素。正处于从联邦共和国向印尼共和国过渡的这一政治敏感期,使右翼的哈达内阁基于印尼的根本利益选择了与中国建交。但哈达的政治立场又使印尼对华关系摇摆不定。美国反对印尼发展对华关系使印尼当局受到巨大压力,但印尼并未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印尼国内两派华人的对立,对中印(尼)关系产生了两种相反的作用力,使印尼对华关系的背景更加复杂。本文借鉴了对外政策分析的某些理论,并依据历史事实,力图对印尼领导人在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华人经济产业结构的一个特点是方言帮华人往往集中在某些行业。同泰国的华人金融财阀主要属于潮汕帮华人一样,印尼的华人金融财阀主要属于福清莆田帮华人。在印尼,福清莆田帮华人金融财阀在金融业中控制着三个主要金融集团:中亚集团、泛印集团和力宝集团。这三个金融集团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和金融集团的金融网络配置对金融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因此,本文拟从这两个侧面、对这三个  相似文献   

14.
一、五十年代印尼华人社会的“再华化”五十年代印尼步入民族建设阶段。需要调动全国各族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国家。作为印尼统一民族构成部分的华人,其经济是印尼民族经济的构成部分,其文化是印尼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因此华人社会理应顺着印尼社会的变化、印尼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华人社会理应顺着“当地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当时印尼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却促使着华人社会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再华化”的社会现象是五十年代印尼国内外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印尼归侨的口述资料为基本材料,论述了东爪哇省多隆亚公镇和西加里曼丹省邦戛镇两地华人的社会经济生活,着重从传统性和当地化这两个侧面,分析了以两地为代表的印尼乡镇华人生活的共性和个性,指出了特殊背景下的时代潮流冲击与长期的潜移默化这两种社会力量对印尼乡镇华人生活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文正,印尼姓名莫哈达尔·里亚迪(Mochtar Riadi)是印度尼西亚仅次于林绍良的一位著名华人银行家。他是林绍良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集团”的主要伙伴,也是“力宝集团”的创办人和拥有者之一。李文正原籍中国福建省莆田县江口新墩乡。1929年5月出生于印尼东爪畦省玛琅市。父李亚排,母施碧兰。早年从莆田家乡移居印尼东爪畦普居南镇。后开有一间经营印尼花裙及日常用品的小杂货店,维持一家生计。李文正有兄弟姊妹五人。长兄李文  相似文献   

17.
郑一省 《东南亚》2012,(3):62-67
印尼华人社团既经历过发展的繁荣岁月,也一度处于凋零或衰落的时期。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期以来,印尼华人社团又一次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在后苏哈托时代,印尼华人社团的繁荣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为印尼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印尼华人社团参与构建和发展中国软实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印尼华人社团在加深印中之间的了解,促进印中合作及关系的改善,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提升了中国印象,增强了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一、印尼华人的基本情况目前印尼华人(包括已参加印尼国籍的华裔和尚未参加印尼国籍的华侨)到底有多少呢?由于缺乏印尼的官方统计数字,因此众说纷云,按1983年的印尼人口推算约有632万人左右。因种族、宗教等隔阂和种种政治原因,印尼排华事件经常发生,华人生活艰难。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大多数华侨在印尼政府于1980年颁布简化入籍法令之后,都加入了印尼籍。印尼华侨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五代,甚至更远。据史料记载,公元924年(五代后唐同  相似文献   

19.
印尼武装部队成立于1945年10月5日,当时称为“保安军”,1949年改为现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印尼武装部队经商十分活跃.最近,军人的经商活动倍受媒体的关注.认识和分析印尼武装部队的商业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深更全面地了解印尼当前军队和全国的局势.印尼武装部队从事商业活动早在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了.当时军队要靠自筹资金来维系独立战争所需的费用.有的时候,军队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不得不做一些不光彩的生意,比如走私一些象鸦片、橡胶和椰干等紧俏商品,来换取金钱和武器.两位曾参与“鸦片行动”的军人在1995年4月24日的《罗盘报》撰文,他们曾把20吨鸦片从印尼运到新加坡,最后得到了306万新币.从那个时候起,印尼军人就开始卷入商业活动中去了.印尼军人卷入商界到1957年就开始大发展.1957年,印尼政府实施了“战争紧急状态”.这一时期,军队的作用就开始膨胀.除了获得政治上的特权外,还通过诸如税收,签发企业准证和给予企业其他便利等经济行政干预手段来获得直接商业利益.1958年,政府实施荷属企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86,(2)
印尼华人经济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1)随所在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近几年来,印尼政府为发展经济,从1969年4月开始执行五年建设计划,由于这一时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政策随之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