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的专项法律,从此各级人大代表的工作和活动有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信息点击     
《法治与社会》2013,(7):74-75
紫阳人大:"监督"先"告知"为进一步加强对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切实增强其依法行政、为民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紫阳县人大常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紫阳县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紫阳人大工作的实际,对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每一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任前书面告知。告知内容主要包括任前法律和专业考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正值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人民大会堂,庄严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使者,肩负着人民委托的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因此,法律必须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  相似文献   

4.
上一讲回顾了我国宪法搭建起的国家机构体系以及组织原则.重点阐述了国家机构中的中央国家机关的相关知识.这一讲,则着重讲述国家机构中的地方国家机关. 我国的地方国家机构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0年8月25日新修订<专利法>对原1992年<专利法>第62条进行了部分修正,将原<专利法>第62条第2项作出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规定修订为新<专利法>第63条第2款的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试对该规定加以释评,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6.
行使撤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的刚性监督方式。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撤销由其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法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专列第八章就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等方面依法给予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已经颁布十周年了,十年前的往事我仿佛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提及人大必提及“监督“.这是近几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大幸事:人们愈来愈切实地感受到了人大的“权力“,尤其是对监督工作的具体细化,加之我国<监督法>紧锣密鼓呼之欲出,各项法律准备、实施细则都逐渐到位.这时,另一个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素质以及“业余工作“的方式与其所承担的职责相符吗?……  相似文献   

9.
监督法草案出台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珂 《法治与社会》2002,(11):22-24
经过17年的调研、起草工作,2002年8月23日,各级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企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草案)>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首次审议.与2000年制定的立法法一样,监督法也是一部规范人大职权及如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08,(13):43-43
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商着怎样的地位翻性质?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党的机关工作人员在刑法上的主体界定问题,在学者中间存有不同见解,观点有二:一种认为应归属于“国家工作人员”①,一种认为应归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②还有一些著述存在左右摇摆的境况。③持“国家工作人员”观点的理由主要有:(1)从语词意义上,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2)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上,国家机构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尽管从我国的政体和国情来看,党的各级组织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12.
凡是了解并关注乡镇国家机关现状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乡镇国家机关是不够健全、功能较弱的一级国家机关,与其承担的职能是不相适应的.首先是乡镇国家权力机关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现状与其职能不相适应,亟待健全和加强.宪法总纲第二条中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组织法第二章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据此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即是乡镇国家权力机关.但地方组织法中却又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才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有关职权;同时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主席和副主席一至二人,“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  相似文献   

13.
卫斌  亚波 《法治与社会》2002,(11):插6-插7
最新消息:   2002年9月11日,全国反洗钱工作会议在人民银行的办公大楼里举行.这次会议的一大成果就是建立了一套包括<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报告暂行规定>等为主要内容的打击洗钱活动的规定和办法.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系统已经在组织机构和制度措施上日益拉紧反冼钱工作的大网.……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02年中共中央颁布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该<条例>第59条规定: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咎不辞,有咎难辞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今天,我们请焦友龙先生和大家谈一谈有关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做好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  相似文献   

16.
或许大家认为,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到底应当是多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本条规定可知,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般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期限是从其知道该行为之日起三个月,超过此期限,法院不受理.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对执行<行政诉讼法>作出了司法解释,使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期限由于适用前提内涵的增加而变得难以确定,对此阐述一下自己的拙见,以通过争鸣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今年起,人民法院一律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录用法官.新修改的<法官法>规定了担任法官的条件:“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对于不具备规定条件的现任法官,“应当接受培训,具体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达到条件,否则免除其法官职务.调整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8.
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任命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如若任命书不加盖人大常委会印章,只签署人大常委会主任姓名的作法欠妥.原因如下: 一是从《宪法》的授权分析,人大常委会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属于一项集体决策行为.因为《宪法》规定,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就说明了人大行使人事任免权的对象、方式和范围.  相似文献   

19.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任命同级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个别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同级党委的意见,对提名确定的任命干部人选实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期。笔者认为,作为人大常委会应依照法律规定行使人事任免权,地方党委的决定或意见也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宜有超越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且人大常委会任命"一府两院"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实行试用期制度没有法律依据。因此,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不宜实行试用期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组织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物的机关.按照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宪法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可见,严格来说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它既不是指人民政府以外的各种机关、组织,也不是泛指组成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机构,如部、委、办、厅、局、处等.但是具体行政机构经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