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宠物当官     
王丹誉 《廉政瞭望》2013,(20):66-66
鹤坐轿子 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懿公爱好养鹤.而且还给鹤封官.让鹤按官等级坐上大夫的轿子招摇过市。卫懿公还按照标准给鹤加官进爵,发放俸禄,上等鹤可以领到与大夫一样的俸禄,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得到重赏。不管是在苑囿还是宫廷,到处都能看到卫懿公的爱鹤们昂首阔步,闲庭信步。于是,人们纷纷给国君进献各种鹤,以求封赏。  相似文献   

2.
与官交谊,利莫大焉。然,今之官,没有了顶戴花翎的级标,没有了胸绣禽兽的官衬。欲与官攀,而不辨官,奈何?这里教你几招识官法。 传统识别法。官,也有“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官传统。在中国的历史上,官是坐轿的。轿子停了,伺者跑到轿子的门口,轻轻地掀开轿帘,那个从轿里慢条斯理地、必由别人为之掀轿帘之后才从轿里走下来的人,便是官。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7,(11)
1937年11月初的某一天,4个人抬着一顶轿子来到广东边隅山区某地一个游击队岗哨身边。轿子后面跟着一些国民党卫兵。下轿的先生衣着讲究,头戴一顶呢子礼帽,上身穿着红军制服,脚上是一双黑皮鞋,鼻子上还架着一副墨镜。  相似文献   

4.
我从未坐过轿子,自无坐轿之乐,但看轿考轿,倒别有一番情趣。 中国人的轿子,历史最久。《辞源》解释:“轿”,古作“桥”,五代时已有此名,后为肩舆通称。《汉书·严助传》载:“舆轿而隃(逾)领(岭)”,表明轿是古代过山用的交通工具。至于成为“专座”广而用之,是后来的事。唐代李绅身材短小,时号“短李”,他的《入扬州郭》诗云:“非为掩身羞白发,自缘多病喜肩舆”。南宋杨万里在一首《七绝句》中说:“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诗中虽流露出一息对轿夫的同情,却也印证了轿子的历史,是由山行之具变为供人享受的工具的。因而,可以自豪  相似文献   

5.
布千 《支部生活》2009,(1):46-46
人们常以杨慎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来形容和赞美春城昆明的“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却还没有更多的人知道,和那号称“天下奇绝”的丽江玉龙雪山一样,也是“堆琼积玉几千叠”的轿子雪山,就在昆明市辖区内,若从寻甸方向去,距市中心仅167公里。  相似文献   

6.
饶禹 《当代党员》2013,(8):64-65
2013年4月17日,雨过天晴,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射在秀山县轿子顶林场的森林里。 在林场山脚下一处农房外,一位耄耋老人双手拄着拐杖,静静地望着屋后这片森林。看着林地平静如旧,老人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说“谄”     
韦公远 《共产党人》2004,(17):49-50
现代汉语词典对“谄”字的解释是:“谄,即谄谀,卑贱地奉承人或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俗话讲就是拍马屁.是一些人由于觊觎别人的财产权力或其它好处而使用的一种卑劣手段.为人所不齿。不过,古往今来。很多人把“谄”字奉为金科玉律,在社会上大行谄风。《汉书·陈万年传》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成召到床前训话.一直说到半夜,成支持不住睡着了,头碰到屏风上。陈万年大怒,说:  相似文献   

8.
李德顺 《奋斗》2009,(7):36-37
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时代特色。在新的形势、任务下.用什么样的视角选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考核人,用什么样的机制任用人等等,是我们必须回答和实践好的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而要回答和实践好这些问题,就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党建和组织工作创新实践.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秦王拜相     
战国时,魏国人范雎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但屡遭人忌。宰相魏齐就对他恨之入骨.后来范雎被人诬陷.魏齐借机对他施酷刑.范雎被打断了肋骨.打掉了牙齿.只剩奄奄一息。魏齐命人用草席将范雎包裹后扔进茅厕.任人往身上撒尿侮辱。  相似文献   

10.
送礼现象浅析张长怀礼[礼]字在左边是[示]字旁,最早的礼是用来敬神的,后来逐渐演化为用礼敬人.从信神到信人,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从用礼敬神到用礼敬人,情况就比较复杂.介是,把礼品作为办私事的[介绍信]和[敲门砖],则不同程度地包含着[权钱交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在庐山盘山公路半山腰的位置,路旁立着一块镌刻着毛泽东《七律·登庐山》的诗碑。在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最高海拔1474米的世界名山庐山,是一座非常独特的避暑胜地,山上很开阔,不但有不少居民,而且有街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庐山并无车路上下,只有山道爬上爬下,无论是对于山上居民还是山下游客都是极不方便的,就连当年蒋介石上庐山也是由人抬着轿子从山道上下的。直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还一直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崛起了,中国开始强大了.这一事实让国外一些仇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些认为本国的国际地位受到挑战或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人.一直以来.用层出不穷的卑劣方法抹黑中国。这些险恶用心的人都用了哪些恶毒手段?请看下文描述。  相似文献   

13.
黄燕 《奋斗》2011,(1):63-63
“君子以恐惧修身”。人有所怕.做事才会前思后想;人有所怕.当官才不会无法无天;人有所怕.当权者才会为党掌好权、用好权:人有所怕,才会自律、自警、自省、自励。怕的事越多,就越平安..唐太宗贵为君主,也有所怕:“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成为既是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经师”.又是人之楷模的“人师”.才能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化人,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7日.我省启动了评选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的推选活动.35位来自我省各行各业的精英构成了“感动青海”的轮廓。他们虽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对人生的选择、理想的追求和事业的执著却是相同的。他们或用自己朴实的言行,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或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的情感.带给人们至深的心灵冲击。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已超越了“感动”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是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感动,是镌刻在人的人格性格里、熔铸在人的信念操守上的感动。  相似文献   

16.
梁山招安不久,接东京文件要求,梁山上进行公轿改革.按资历以及职务配备官轿,宋江着军师吴用操办此事.吴用草拟了一个改革方案,根据众头领的职位排序,参考历次战功和上山加入梁山的早晚,将众头领分为若干级别.而后按级别配备相应的轿子大小和抬轿人数.  相似文献   

17.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3,(1)
代人进货也赚钱赵明是吉县吉昌镇东关村青年农民,近年来,他利用自己有一辆轿子车跑长途客运的条件,帮助本县40家商品销售批发部从外地市场进货,在方便别人之时,也使自己富裕起来,平均每天纯收入都在200元以上。赵明本来是跑客运的,可是随着信息传播的快捷化,坐他的客车到外地批发进货的商家日渐减少,这些商家不需亲自跑,只需打个电话,说明自己所需货物的品牌、数量,批发商就会把货物备齐,送到客运站,由班车托运回来。坐车的人少了,赵明的收入也少了,于是他和本县的一些商家联系,由他代替商家进货,只赚托运货物的钱。…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身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战士品质,不畏,不惧。然而,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观念,行为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从彭德怀的三次遗嘱的变化.可以感觉到这位伟人思想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李荣东 《求贤》2009,(3):51-51
毛遂自荐的故事可谓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们需要众多的人才脱颖而出.理应加倍鼓励和发扬毛遂自荐精神。但如今的自荐常存假象。有的人为官一任不是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而是整日算计走捷径升迁.有的人千方百计找靠山.吹嘘自己后台如何过硬,拉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的身价。  相似文献   

20.
突破封锁线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34-39
正1934年10月上中旬,中央红军先后从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突围转移,部队形成甬道式的前进队形,几个主力兵团主要起保护中央纵队的作用,用主力来保卫"大搬家",抬"轿子",行动十分迟缓,严重影响了红军的机动能力。1934年10月21日,红一军团第二师在刘亚楼和陈光指挥下,由杨成武率领红四团、王集成率领红六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