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晨英 《党史文苑》2011,(15):55-56
1931年12月14日的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在宁都县城东原耶稣牧师的住宅楼上,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正在这里以宴请的名义召集团以上主官开会,就在这次"宴会"上,赵博生宣布全军官兵起义加入红军,史称"宁都起义"。宁都起义令蒋介石朝野上下震惊不已。赵博生,这位宁都起  相似文献   

2.
2021年,宁都起义胜利暨红五军团成立90周年.1931年12月14日,江西宁都爆发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一次大规模起义.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名官兵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入红军.  相似文献   

3.
1931年12月14日,宁都县城一声霹雳震撼全国--驻该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在该部中共地下特支和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下,毅然宣布起义,全体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4.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江西宁都县城起义加入红军。这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次起义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却是中国共产党的兵运、统战工作及其核心领导。一、c十六路军向往红军走向光明是中共争取教育的结果二十六路军的官兵早就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那是在大革命时期,这支部队的前县属冯玉祥先生的旧部(先后称西北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中国共产党曾输送了刘伯坚、邓希贤(小平)、陈延年、宣侠父、刘景桂(志丹)、魏…  相似文献   

5.
水新营 《党史博采》2014,(11):10-13
1931年春,由西北军一部改编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开赴江西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围剿”,该部广大官兵对蒋介石的对外不抵抗和对内“剿共”、消灭异己的政策极为不满。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同年12月14日,第二十六路军将士一万七干多人,由参谋长赵博生(中共党员)及旅长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领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加入到中国工农红军的行列。时任第二十六路军手枪旅政训处少校干事兼旅部书记的黄镇从此成为了人民军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6.
李辉荣 《党史博采》2011,(12):17-21
今年是宁郡起义胜利80周年。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策动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同志率领在江西宁都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它发生在日寇大举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起义直接打乱了蒋介石的“围剿”部署,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7.
1931年12月14日,被蒋介石驱入江西"围剿"红军的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该军中共特别支部的策动、组织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人率领于驻地宁都城举行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宁都起义",宣布加入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相似文献   

8.
赖国芳 《党史文苑》2006,(11):38-42
1931年12月14日,进攻江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领导下,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号召,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对于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宁都起义,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在1931年12月举行了宁都起义,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在延安和部分宁都起义的同志合影,他又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相似文献   

9.
正董振堂(1885-1937),河北省新河县人,中共党员。1920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官兵发动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  相似文献   

10.
1931年12月14日,宁都县城一声霹雳震撼全国———驻该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在该部中共地下特支和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下,毅然宣布起义,全体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由宁都起义部队编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为人民军队的一支劲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宁都起义的健儿们,为了保卫苏维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为了全国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起义领导人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刘振亚及黄中岳、李青云等重要将领,都先后为革命…  相似文献   

11.
正赵世新,男,汉族,1914年农历五月生,甘肃省康乐县人。1928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五路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某团二营七连,任勤务兵,1930年10月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第一团二营七连任司号兵,1931年12月14日于江西宁都起义参加红军,1933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吴殿卿 《湘潮》2006,(8):16-20
1931年12月14日,在赣南宁都发生了一个大事变:被蒋介石调到江西“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断然发表声明,宣布加入红军,反蒋抗日……由是,担任红校校长不久的萧劲光,接受新的使命,前往起义部队出任政治委员,开始了艰巨、复杂而又细致的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余人在三十年代初于江西宁都县城起义,加入红军,从黑暗走向光明,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著名事件.对促成这次起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党史界曾有过讨论.但我们认为其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我党争取教育的结果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是关键的.26路军的大多官兵早就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那是在大革命时期,这支部队的前身属冯玉祥先生的旧部(先后称西壮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中国共产党曾输送了刘伯坚、邓希贤(小平)、延年、宣侠父、刘景桂(志丹)、魏野畴等许多著名党员在里面担任政治工作.其中,刘伯坚任该  相似文献   

14.
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部在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和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战斗。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黄狮渡战斗中牺牲。随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并在瑞金建立"博生堡",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5.
1931年12月14日深夜,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中共秘密特别支部以及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等人领导下,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从此,董振堂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从一个对中国前途命运感到迷茫的旧军阀,成长为有着坚定革命理想、并为之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红军高级将领。一宁都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宣布加入红军。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2月14日,被蒋介石驱入江西“围剿”红军的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余人,在该军中共特别支部的策动、组织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人率领于驻地宁都城举行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宁都起义”,宣布加入红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任红五军团总指挥,  相似文献   

17.
晓农 《党史博览》2000,(3):36-39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营垒,忽然轰隆隆地坍塌了一角:第二十六路军1.7余人,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参谋长赵博生,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一团团长黄中岳的率领下,携带2万多件武器,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 宁都兵暴,以战斗力较强的正规部队大规模投向红军,书写了国民党历史上军队大反戈的第一页。蒋介石闻讯如雷击顶,惊得半晌回不过神来。随后一连3天卧床不起,粒米未进。  相似文献   

18.
1931年12月14日,进攻江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领导下,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号召,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对于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宁都起义,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在1931年12月举行了宁都起义,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在延安和部分宁…  相似文献   

19.
正白云山战斗是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打得最激烈、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战斗。15天内,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泰和,连续打了5个胜仗,横扫700里,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朱毛谋划旗开得胜1931年4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军事"围剿"。毛泽东、朱德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敌人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内部不统一,除了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孙连仲的第二十六  相似文献   

20.
洪梅 《党史文苑》2007,(9):46-47
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