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维变革过程的继续和发展,它的发生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道德伦理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个人解放又是道德伦理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高举的两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李明 《传承》2011,(10):14-15
20世纪早期文化界中,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中国的前途究竞在哪里。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提倡民主与科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探究中国命运之发展,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激荡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李明 《传承》2011,(26)
20世纪早期文化界中,发起了一次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中国的前途究竟在哪里,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提倡民主与科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探究中国命运之发展,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激荡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4.
“伦理”与“道德”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薛桂波 《前沿》2008,(5):62-64
在当前的“大科学”时代,科学共同体已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而且日益发展成为伦理共同体。科学共同体的伦理性不仅要求其成员的行为合乎伦理要求,而且作为一个实体,其自身更应该是“道德的”和“伦理的”。科学共同体的“伦理世界观”是对科学家“道德世界观”的超越,通过共同体实体的伦理意志与伦理行为实现了伦理与自然、义务与现实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湖北社会科学》2016,(4):118-122
近些年来,科学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科学事业的发展。解决科学道德问题不仅要从制度、教育层面着手,更主要的是认清科学道德范式的转变。目前正处在科学道德范式变革的时期,解决科学道德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起符合现时代科学发展的科学道德范式。  相似文献   

7.
所谓信仰,按辞书释义,指对某种主义、主张、宗教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信仰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样、准则或指南。因为主义、主张、宗教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们的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它属于人的精神或思想范畴,是人的头脑里的东西;但是它与人的行动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事情来自人的头脑,来自人的信仰,在这里“思想等于真理”。因而信仰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信仰,无论它是一种怎样的形式,无论它以怎样的形式表达,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例如,大多…  相似文献   

8.
也谈民主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和科学的亲密关系曾经被许多先贤研究过。科学和民主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民主也就不会有现代科学;而没有科学,处于蒙昧时期的民族,更不会有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科学》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服务对象。《民主与科学》2009年将进一步优化栏目,增加版面,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突出"民主"与"科学"的主线,在改进和创新中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中的民主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方平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历史研究,并对中国教育现状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清晰的认识。本刊记者就教育实践中的民主和科学问题,采访了程方平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科学活动本身负载有伦理内容。科学建制使伦理内容具有了强制性的力量,从而使科学伦理得以强化。这种强化体现在科学伦理内容的明确性、内化性、执行的强制性中。  相似文献   

12.
康德道德哲学遭到了源自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的现代道德理论的激烈批判。哈贝马斯将康德的理性普遍主义道德看成现代道德的典范,而将黑格尔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视为对道德现代性的挑战,并试图在继承、调整和发展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对道德现代性进行辩护。对道德现代性的批判与辩护围绕着理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及个人自主原则等问题展开,其实质乃是道德的个人主义与非个人主义之争。只有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本身,理论上的抽象争论才能获得其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在迎拒与选择过程中喊出了欢迎“模拉尔小姐”、“穆勒尔姑娘”(Miss moral)的口号,提出了建立中国新的道德文化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在道德文化领域发掘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并从个体人、政治人、社会人的层面为其构建了全新道德价值标准,从而促进了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从道德动机出发 ,可以把道德形态划分为三种 :现实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政府在履行其伦理责任时必须综合权衡 ,满足社会对这三种道德形态的需要 ,并在其行为和决策中加以体现。如此 ,其道德努力会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王锡军  赵本纲 《前沿》2014,(21):68-69
纵观古今中外伦理学、伦理、道德与道德观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基本可以将伦理、道德体系和相关的学说、学术体系划分为四种。对伦理道德体系进行科学划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伦理道德现象,明确理想的现实主义需要构建怎样的道德理论体系和道德实体。  相似文献   

16.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微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副教授,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副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化学会理事等职。他和他的团队在抗生素研究上的成绩,在学术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田佳  孙博 《前沿》2012,(6):55-56
关于道德的本性问题,关系到道德的起源和目的——道德究竟如何产生?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究竟是工具还是目的?从古至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笔者试图寻找道德的起源,从而尝试性给道德以一个新的界定,最终力图陈述制度伦理出现的必然性以及研究制度伦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浅论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与道德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伦理、网络伦理和如何加强道德自律方面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思圆 《理论月刊》2020,(10):131-141
人类学研究近年来出现了"道德转向"的思潮。道德人类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这为道德人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必要的学术基础。道德人类学主要研究我们理解世界和辨认道德共同体时所使用的道德分类范畴,道德人类学有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第一条是从集体性的义务规范转向个体性的日常伦理反思;第二条是从政治经济学与不道德行为的两种新角度,从道德问题本身以及不道德的反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曹治平 《前沿》2013,(1):56-59
底线伦理从人的有限性出发,强调一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世俗道德,从一种"神性"的道德高标"退"守属人的道德底线。它是对"革命"道德和"动员式"道德的反思、解构与超越,主张确定合理的、普遍平等的道德义务;它是对道德虚无主义的阻击,主张培养伦理底线耻感,践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强调社会底线正义以及政府的相关义务,有助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道德范式构建,实现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