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人对防盗门并不陌生,但对“门业”这个行业大多没有太多的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门业企业之一的重庆美心门业集团以及他的掌门人夏明宪一直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夏1953年生于重庆。18岁上山下乡。26岁回城,成为某大型钢铁企业的炼钢工人。32岁进入轮船公司做水手,业余时间开了家五金建材商店。1989年,夏明宪自制了一批铁棍防盗门,卖得颇为不错,据了解,那是全国最早作为商品出售的防盗  相似文献   

2.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全国拥有2.5万家本系统的销售商店。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销售量减少了30%左右,生意被系统外的其他商店抢走了。松下公司副总经理佐久间升二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生意外流的原因是:品种单一,店铺狭小、肮脏,商品陈列杂乱无章。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提出了“人文”商店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闻立 《工会博览》2004,(4):20-22
在人们的创业活动中,有一种独特的方法,那就是——邮购。 那么,什么是邮购呢? 《辞海》中称“邮购”为“邮寄贸易”,是指通过邮政渠道购买商品的一种形式。商店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邮售商店订货购物,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邮购便于异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采用了这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4.
媒体     
《南风窗》2007,(3):9-9
[看中国]中国主导世界你可能知道整个世界都在涌向中国,国外企业家纷纷在上海、深圳投建公司、商店乃至展位。但你恐怕还不知道,中国已经走向世界。通过国  相似文献   

5.
零售业面对的是一个千人百态的消费大军,其中消费心理各异。美国有一位已辞世的富翁,名叫西尔万·戈德曼。1936年,戈德曼家族兼并了他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后,扩充了他们设在俄克拉荷市的标准食品商店联号的业务。一天,38岁的戈德曼在他的商店里发现:那些前来购物的妇女,把她们要买的东西放进商店提供的柳条篮子里,当东西装得太重或太满时,她们就不多拿了(不想多买!)。这个现象令戈德曼十分不安。后来,两把普通的折叠椅触发了戈德曼的灵感。经过一连串的试验,1937年6月,一种上下装有两个铁丝编的篮子的小手推车,出现在标准食品公司的各家商店里。这就是今天各超级商场普遍使用的购物小推车。购物小推车的出现,促进了零售业  相似文献   

6.
人的城市     
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这是许多企业常常面临的来自员工的问题。而众多成功企业的回答往往很相似:就是你们这群人。人的目标就是公司的最高目标。而不是股价、市值、销售额、利润、现金流量…… 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和2000年“最受雇员欢迎的公司”排行榜中,高踞榜首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出售箱子和垃圾罐的“集装箱商店”。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很简单——公司“惟一的承诺只是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其实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 ▲你对自己的工资是否满意,要看你老婆的妹夫赚多少钱,因为你老婆会跟她妹妹去比。 ▲你买一支钢笔,甲商店卖25元,乙商店卖18元,你会为了这7块钱跑15分钟去乙商店。你买一件衣服,甲商店卖455元,乙商店卖448元,同样是省7块钱,你却不愿意跑15分钟去乙商店。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1996,(2)
邮购公司,也被叫做“无货架百货公司”、“无柜台商店”等。邮购是一种并不新鲜的售货方式,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早已出现邮购业务,但国内正式的以邮购为经营主体的公司,却是近年才出现的。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商品流通不十分畅通,交通也还不太发达,因此邮购业的市场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成文厚帐簿卡片公司是 具有6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它 是以经营会计帐簿系列用品为其特 色的专业商店,领导班子坚持全心 全意依靠职工,认真推行厂务公 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 原则,取得了初步成效。只有推行 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1996,(5)
邮购公司,也被叫做“无货架百货公司”、“无柜台商店”等。邮购是一种并不新鲜的售货方式,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早已出现邮购业务,但国内正式以邮购为经营主体的公司,却是近年才出现的。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商品流通不十分畅通,交通也还不太发达,因此邮购业的市场潜力还很大。 邮购业务一般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把邮购业务和邮购  相似文献   

11.
在纷纷扬扬的经商热潮中,各地新开张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少公司、商店也忙于起个好名,以招徕顾客。不过,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主并不知晓,他们所起、所改的新名,并不符合商业心理学和语言命名的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犯忌,甚至与现行的企业名称法规相违背。  相似文献   

12.
夏光 《工会博览》2005,(4):73-74
今年,49岁的张文哲已经在大华百货商场经理的位置上度过了15个春秋。 大华百货商场隶属于北京华利佳合实业有限公司。15年前,当张文哲接手这家商场时,它不过是一个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小型商店,离现代意义上的"商场"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当时,大华百货的员工只有27人。  相似文献   

13.
流动美容院     
现代社会,人们对保持一张漂亮面孔、一副漂亮身材是越来越注重了。围绕这一需求,五花八门的美容护肤的良好妙计,便日见热闹起来。日本资生堂为适应这个局面,率先派出美容师在化妆品商店给前来光顾的女士们做示范表演,此招确实效果不错。然而东京美容品公司,的手法更是棋高一着,它推行了“流动美容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百元商店     
“百元商店”,是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崛起的。 在百元商店中,商品繁多,日用杂货、文具、化妆品、玩具乃至服饰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君选择。同时,所有商品的售价都是100日元。因其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爱德华·法林在波士顿市中心区开了一家商店,商店有一种特别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及首次上货架的日期,头12天,按新标价格出售:从第13天起,收原价的3/4;再过6天,收原价的一半;再过6天,收原价的1/4;再过6天仍未卖出,商品就送慈善机关。商店能否生意兴隆?人们纷纷表示怀疑,但法林信心十足,因为他看准了美国人希望商品价廉物美且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很多人说法林傻: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至最低时再来购买,商店岂不大亏?法林却这样推测顾客  相似文献   

16.
日本“环球”时装公司创业时,只是一个“零碎”企业。5名职工挤在14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出门时只好轮流使用一辆自行车。而如今,它已成为日本一家有名的大企业,其利润之高,超过日本最大的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其中,“侦察兵专营店”功不可没。公司为了及时了解消费信息,专门开设了一系列侦察性专营店。除了东京银座繁华地带之外,全国81座城市顾客相对集中的车站、繁荣的街道都设有“环球”的侦察性专营商店。这些专营店陈设“环球”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柳河县一家农资商店因出售假种子而受到致命打击,商店的信誉一落千丈,被迫关门停业整顿。店主程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为赔偿农民的损失而奔波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中田商店的历史 有日本"军品之父"之称的中田忠夫先生与他的中田商店,代表着日本从战后至今所有军品迷的历史。记者有幸参观了中田商店并遇到了中田忠夫先生本人。中田先生看起来像一位温厚的中年人,让人看不出他是日本军品界的第一把交椅。1924年,中田先生从日本山口县的学校毕业。中日战争时,因为年纪太轻不能服役,只好加入交通社,并自愿前往我国华北,战后回到日本时,已是1952年了。  相似文献   

19.
5月13日上午,加拿大《索瑟姆通讯社》记者约翰·澳克参观南方大厦,他对洞天商场富有想象力的商品陈列,和商场内个体户经销点很感兴趣,称赞商店领导经营有方。他说,你们商店改革前后的变化是巨大的。十三年前你店给我的印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初,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祝贺声中,毗邻的一新时代‘和一穗光’两家个体服装商店同时开张营业了,商店的‘老板’分别是强仔和明仔。春末夏初的三月间,两家商店都存有批数量相当的春秋时装。明仔决定进行一次性降价处理,赶在盛夏之前售完了全部存货。强仔不以为然,按兵不动。夏去秋来,天气渐渐转凉,强仔才将原来全部存货按原价重新上市,很快就销售一空。为自己这次成功的生意,强仔十分得意:一明仔,你吃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