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266nm短波紫外线激发长波紫外荧光的紫外发光照相技术探测潜在指印。结果表明在短波紫外线激发下,潜在指印在长波紫外区显示很强的固有荧光。利用该发光技术探测潜在指印固有荧光的比率高达69%,远远高于目前通用的氩离子激光等可见荧光方法的3%~22%。  相似文献   

2.
紫外激光技术显现潜在指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显现潜在指印的新技术。方法用自主研发的266nm短波紫外线输出的ND:YAG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激发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潜在指印,使指印发出荧光。结果能有效显现出亮纹线暗背景的潜在指印发光图像。结论利用该紫外激光技术可以显现纸张等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潜在指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红外化学(光谱)成像技术显现潜在指纹。方法采用这种新技术进行显现潜在指印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了其对复杂图案背景上指印突出的显现能力。该成像技术具有物质形态特征检验和物质成分检验双重分析能力,在法庭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紫外观察照相系统的引进,大大促进了短波紫外照相技术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使利用该方法快速搜寻现场指印成为可能。但因部分技术人员未能掌握紫外照相的适用范围和技术方法,在使用中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紧密结合现场勘查中常遇到的承痕客体,通过比较紫外反射照相方法和常规方法,从而对紫外反射照相提取指印的效果作出评价,将适用客体形象化、具体化,为科学运用该系统在现场勘查中搜寻和提取指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1仪器和方法1.1样本客体共分11类48种客体,其中(-)、(+)按表面光滑平整程度依次排列,基本涵盖了常见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渗透性客体上的潜在汗液指印,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无损的方法。但是对同一枚指印,可能因为其遗留的时间不同,紫外发光显现有不同的显现效果,遗留时间较短,显现的效果可能好点,遗留时间较长,显现效果可能较差或者不能显现。本实验以笔记本纸上的潜在汗液指印(皮脂型潜在汗液指印)为样本,采用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测试能够显现潜在汗液指印遗留的最长时间。本实验中,笔记本纸上的潜在汗液指印分别放置1、7、40天,然后采用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显现指印,得到不同的显图1紫外发光显现技术装置示意图2实验步骤(1)将拍摄所需器材准备…  相似文献   

6.
紫外反射照相显现指印与502胶熏显指印方法的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紫外反射照相与502胶熏显两种方法显现指印的成功率,确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那种显现方法。方法对玻璃、陶瓷、黑白照片上3种类型上的汗液指印,油脂指印和普通指印各100枚,分别用紫外反射拍照显现与502胶熏显,统计两者达到3等级以上的比例,来判断效果的好坏。结果紫外反射照相显现法在3种客体上显现的成功率高于502胶熏显法。结论实验结果为选择指印显现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案件简介2008年11月4日,某列车上发生一起盗窃案件,某乘客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被盗。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时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电脑包,内有"人之初"杂志等物品。经现场访问和分析:该包系犯罪嫌疑人以调包方式窃取电脑后遗留在现场的重要物证,遂送技术部门进行检验。由于该物证系渗透性的纸张,符合紫外发光照相的适用客体,利用该技术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定向反射照相显现潜在指印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探讨了定向反射照相原理,研究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类型指印显现效果与其它光学方法比较和各种光源效果等内容,找到了反差变化规律,有效提高了该方法的取证能力,并在办案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DFO指印显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了DFO指印显现技术配方、操作方法和系统应用实验研究结果,发现DFO方法可以有效显现各种纸张上的汗液指印和血指印,对陈旧指印和微弱指印显现效果良好,显现成功率远远高于茚三酮和茚三酮/氯化锌方法,在实际办案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显现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短波紫外反射照相显现铝制板框上汗液指印效果差异形成的原因.方法 利用短波紫外反射照相并用不同的打光方式对铝制板框汗液指印进行显现.结果 打光的角度不同,汗液指印的显现效果截然不同,并且在小角度入射的情况下,铝制板框上的汗液指印显现效果和玻璃载玻片上的汗液指印显现效果也明显不同,铝对短波紫外高反射率的特性引起了汗液指印显现效果的不同.结论 针对铝制板类的检材,在利用短波紫外进行汗液指印显现时需要明确不同情况下相应的显现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1种新型PolyCyano UV粉末显现非渗透性光滑客体表面潜手印的新技术。方法选取多种常见客体,由志愿者在客体上捺印指印,将PolyCyano UV粉末加热至230℃使其升华,待该粉末在手印纹线上聚合后使用长波紫外线照射若干时间,然后在蓝光激发下使用滤色镜观察并拍照。结果绝大部分非渗透性光滑客体表面上的潜手印均有很好的显现效果,尤其是对浅色或白色客体有十分明显的荧光效果,对陈旧手印也有较好的显现效果。结论该方法熏显操作简便、显现时间短、无需二次染色增强、不破坏生物检材、显现效果明显,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校正THEMIS紫外光谱成像仪图像的长宽比并估计系统放大率参数.方法 制作测试图片,用紫外光谱成像仪拍摄紫外光谱影像集,由图像和测试图片的差异分析出成像缺陷和放大率参数.结果 通过Photoshop测量像素值的方法测量出图像的长宽比差异,并用MATLAB算法校正,同时得出紫外光谱成像仪的放大倍率β.结论 校正后紫外光谱图像恢复了原始比例,且系统放大率β可以在恢复痕迹原始大小时发挥作用,由此获得准确的紫外光谱图像供后续光谱分析检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以均匀分散的液体或粉末形式在法庭科学潜指纹显现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半导体纳米材料显现多种遗留客体上不同状况的潜指纹,并对纳米材料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新型粉末状荧光502显现手印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确保其高效便捷和科学准确.方法 将PolyCyano UV粉末加热至230℃使其升华,待该粉末在手印纹线上聚合附着后用长波紫外线或蓝光激发拍照,并与初步研究结果相比较.结果 大部分非渗透性光滑客体表面上的汗潜手印均有很好的显现效果.结论 该方法使显现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显现时间短、无需二次染色增强、不破坏生物检材,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光谱成像技术区分同色棉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同色棉纤维的检验方法。方法运用成像光谱法对红、蓝、黑3个颜色组的棉纤维进行区分。结果红色棉纤维的鉴别率为62.2%,蓝色棉纤维的鉴别率为77.8%,黑色棉纤维的鉴别率为69.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区分大部分同色棉纤维。拓宽了纤维检验的方法,解决了同色棉纤维的区分问题,该方法能够用于对微量同色棉纤维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olyCyano UV粉末的熏显浓度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熏显浓度。方法通过控制熏显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熏显时间等变量来确定熏显浓度的最佳值。结果该粉末熏显手印的最佳熏显浓度为1g/m3~3g/m3。结论该方法具有一步熏显操作简便、显现时间短、用量少、无需二次染色增强、不破坏生物检材、显现效果明显等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光谱成像在物证检验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研究运用光谱成像技术进行物证形态检验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比较相同条件下使用普通照相方法与光谱成像方法拍摄多种痕迹物证的效果。结果光谱成像检验的能力和效果都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光谱成像检验技术的出现使物证形态检验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汽车多层油漆的横截面进行分层和比对研究。方法运用显微光谱成像技术对收集的12个省市623个汽车漆片样本进行分层,并对截面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油漆样本进行了区分。结果 623个油漆样本均可以分层,分析出漆层为两层及以上的油漆样本数占总数的87.26%;截面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油漆样本能够多层同时区分。结论该方法具有科学及实用价值,检验结果可靠,可见光谱成像技术完全可运用拓展到微量物证的检验中。  相似文献   

19.
The capability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ic imaging to provide detailed images of unprocessed latent fingerprints while also preserving important trace evidence is demonstrated. Unprocessed fingerprints were developed on various porous and nonporous substrates. Data-processing methods used to extract the latent fingerprint ridge pattern from the background material included basic infrared spectroscopic band intensities,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band intensity measurement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and calculation of second derivative band intensities, as well as combinations of these various techniques. Additionally, trace evidence within the fingerprints was recovered and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