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色,是光谱中光波短而穿透力最强的色彩;红色,是血,是火,是太阳,是战旗的本色;红色,令人亢奋,令人呐喊,令热血沸腾,令生命燃烧的颜色! 红色,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绝对流行色。在江西的赣南,与闽西、粤北、湘东南,四省交界处:土地革命时期,被称为“红色区域”。“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闹得火红。创造了大片大片的武装割据的红色根据地。在这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管辖21个县,人口250多万,方圆5万平方公里。在那火红的年代,在这燃烧的大地上:看,红旗红马红缨枪;瞧,红梅杜鹃红山茶。真是:万木霜天红烂漫,风景这边独好! 红色,是荣誉,是时髦。当时的根据地叫“红区”;闹暴动叫“闹红”,军队叫“红军”,政府叫“红色政权”。群众把毛泽东挖的井叫“红井”,儿童叫“红孩子”,军属叫“红属”,翻身妇女叫“红嫂”,毛泽东也把他在苏区出生的小儿子“小毛”取名为毛岸红。大自然神奇造化:这些“红区”里,土质恰恰都属红壤,也叫红泥巴土。很显然,不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上说,把赣南誉为“红土地”是极其生动形象、意味深长的。 “红土地”,本身是一部历史,一部厚重的革命史。  相似文献   

2.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沙滩附近的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由这里出发,南行大约500米的马路西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胡同的原名叫“孟公府”,现在的名字叫“智德北巷”。胡同中间有一条向南去的窄巷,巷口墙壁上的红色标牌赫然写着“箭杆胡同”。  相似文献   

3.
在古田,有一个号称“西伯利亚”的小镇,知情人都知道叫大甲。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但许多年来,党和政府都没忘记它,历史写得清清楚楚:这里曾走过红军战士的脚印,这里曾洒过革命先辈们殷红的鲜血。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二战”时期,全乡有213人参加红军,在战场上为国捐躯30人。现在还健在并享受国家老红军荣誉和待遇的7名;革命“五老”56人。艰难的起步大甲山高水冷,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加上革命时期受到敌人的严重摧残,是全县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4.
农校西边有一条河,本来叫玉溪河。河里出一种“皇姑鱼”,味美少刺。明朝时,这种鱼曾进过贡,皇帝非常喜欢吃,问是哪条河产的。进贡的人说是玉溪河。皇帝遂赐封为“御喜河”。不知什么时候起御喜河的鱼归了当地一个姓王的财主。眼下王姓财主的主事人叫王西河。因“西河”与“喜河”同意,人们也就叫他王喜河了。 这年中秋节,河里鱼肥了。王喜河叫长工佃户们下河逮鱼上市。农校学生们听到消息,很多人心动手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认为,邓小平理论产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新道路”的开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一个叫“新体系”的产生——从十二大到十四大。这两个阶段,总共十四年,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完整过程。 什么是”新道路”的开辟呢,邓小平曾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说,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说,到十二大我们已经开辟了不同于“旧道路”的“新道路”。三是说,“新道路”与“旧道路”质的不同,在于“一心一意搞建设”。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没有别的爱好,只想通过讲党课的方式来为大家服务。”“孩子问我,年纪这么大了还忙着讲党课图什么?我说这是我的信仰,而信仰已经融入血液里。”这位热衷于讲党课的老党员叫杜鑫德,是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红色讲师团”的主力讲师。近年来,建筑新村街道打造了初心教育联盟,类似“红色讲师团”这样的党建学习、活动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煮了又煮的酥油茶还是当年那样浓……"   一曲曲动听的藏族歌曲从九寨沟飞出,容中尔甲、"高原红"女子组合等一批艺术人才也相继成为全国知名歌手.整整12个年头!印象九寨·高原红艺术团董事长汪斌颇多感慨.1993年他主持创建了九寨沟第一个以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文艺表演团体.如今,当年的一个小帐篷演出队已发展成为一个演艺公司,并派生出了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民族自决权是指各民族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直到自由分离成立独立的国家的权利。它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要求。马克思恩格斯从争取社会主义利益出发,历来赞成民族自决权原则。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把它作为反对帝国主义、促进各民族自愿联合的手段加以强调,从而使它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口号。战后,民族自决权发展成为国际立法,并得到广泛运用。冷战结束后,民族自决的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民族自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反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我国境内外的西藏分裂分子就所谓的“西藏民族自决”问题大做文章,荷兰人范普拉赫则是其理论鼓噪的代表人物。1987年范普拉赫在其《西藏的地位》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企图论证西藏需要实行“民族自决”,鼓噪“西藏人民争取自决是合理合法的”。范氏的立论依据是:一、引用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作为其“西藏民族自决”论的理论依据;二、引用联合国有关自决文件,作为其“西藏民族  相似文献   

9.
稍具文化知识的人,大约没有不知“仕而优则学”这句名言的.然而真正去做的人很少.这是因为一则生活中升官快的人不见得皆得力于学,二则“优”的尺度不好掌握.是官大叫“优”?是干部队伍中当上先进、模范的人叫“优”?还是上司或同事们称道你有能力叫“优”?从来没有谁作过  相似文献   

10.
洛阳战役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守洛阳的师长,一个是攻洛阳的营长。营长是被授予“洛阳营”荣誉称号的营长,叫张明,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守洛阳的师长是国民党军中将师长,叫邱行湘,1948年他是洛阳“酋长”。后来,张明和邱行湘同住金陵城,两人从“交手”变成了“交往”。  相似文献   

11.
环保这一绿色风景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从无到有,从淡抹到浓妆,从边缘到主流的提升,说明绿色环境有了红色的政治色彩,红色政治有了“绿色”环保内容。这是建设生态文明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本文探索远古的绿色政治启蒙思想,挖堀现代政治中的绿色,阐明要高度重视“环保政治”,并未雨绸缪采取措施争取主动,实现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岳 《北京党史》2023,(5):39-47
“文化”一词的本义为“以文化人”,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其内涵流变为生活样法或总和,包含物质、精神两大范畴。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孕育产生了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一种形象比喻,其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红色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粉碎其妄想“西藏独立”的图谋,完成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铁路修到“第三极”,在“世界屋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背女出征,三岁的女儿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修建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人牺牲;两次援藏后留藏工作的孔繁森,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对口援藏实施以来,有 16 名援藏干部牺牲,仅 2020 年西藏在岗牺牲的公务员就有 60 多人,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坚守巍巍高原 铸就精神高地极远、极寒、极苦……他们也是儿女、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用身躯和高原环境作斗争,用坚守诠释家国情怀,在巍巍高原铸就了精神高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敬爱的爸妈:如果您的儿子在这遭遇不测,请你们不要伤心……在这次地震中,你们的儿子没有退缩,总冲在前头,保护当地老百姓安全,让他们安全转移。”这是 2015 年 4 月 29 日,共产党员、边防战士邵明贵写下的遗书。字迹虽有些潦草,却情真意切,英勇悲壮。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大地震, 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人员分批转移,只留下坚守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的 21 名官兵,其中有 11名是共产党员,他们当时写下遗书,以备不测。“国门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把口岸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坚守。”这是留守官兵共同的心声。如今,邵明贵依然坚守在吉隆口岸,守护着国门。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共产党人把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世界屋脊”的恶劣环境搏斗,把一个个不可能踩在脚下。但高原的恶劣气候,从未能阻挡一代代共产党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脚步。  相似文献   

14.
认识自己     
王尧 《前线》1993,(16)
人认识自己应该不难。两三岁孩子也能迅速从一群人的照片中找出自己那个小面孔。这无疑是镜子的功劳。人在甚至连铜镜还没发明之前就已经认识自己了。战国时有个叫列精于高的士人,有一次衣冠楚楚去见国王,侍者奉承他“公姣且丽”,他不自信,“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从“窥于井”到铜镜再到玻璃水银镜,人们认识自己的手段日益进步,但是却日益不能认识自己的真  相似文献   

15.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小说的书名。作者是美国人斯宾塞·约翰逊。本书自1998年出版,迅速在全世界发行超过2000万册。中文版2001年9月出版,到2002年1月已经第11次印刷。一本很薄的小册子,中文版售价16.8元,并不便宜,却如此畅销,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很简单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共有四位:两只小老鼠,一个叫“嗅嗅”,一个叫“匆匆”;两个小矮人,一个叫“哼哼”,一个叫“唧唧”。他们每天都在一座迷宫中寻找好吃的奶酪。 这座迷宫很大,结构很复杂,到处都是曲折的走廊,很容易迷路,有的走廊可能通到有奶酪的房间,多数走廊的尽头却只是黑暗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16.
彭德怀和刘细妹是一对苦水泡大的苦伢子。1922年农历三月初七,按照乡里的习俗,刘细妹坐着花轿来到彭德怀的家。两人相差12岁,彭德怀十分爱护她。 一天晚上,彭德怀问细妹:“你的大名叫什么?” “我的名字就叫刘细妹!” “细妹子是你的小名,还要有个大名嘛!好比人家叫我钟伢子,这是我的小名,我还有个大名叫彭得华呀!”  相似文献   

17.
话说新城     
新城!从这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咱们中国古老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你瞧瞧,清朝初年就开始修建了,只不过为区别旁边明朝三娘子所修建的旧城,就这么一直“新城、新城”地叫,愣叫了好几百年。 新城!有这么个好几百年新的吗? 试想想,美国建国才不过两百多年,如果咱们的新城要放在加利福尼亚,那总得算上老祖宗城。即使和美国首都华盛顿比起来,也称得起爷爷辈呢!可咱们的国家太古老了,有什么办法,人们世代相传还总爱这么叫:新城! 但这“新”却叫人可怕……我是1950年追随父母迁居呼和浩特的,一落脚就住进了新城。那时我还只是孩子…  相似文献   

18.
高金奎 《新长征》2014,(9):54-55
吴大义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爱心天使“无为”。因为他的网名和平时写文章时用的都是“无为”这个名字,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叫他。“无为”不是平庸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境界,可能这也正是他叫“无为”这个名字的原因。吴大义——白城爱心社、白城爱心网的创建人。他现为白城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白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平日里,从事企划工作的吴大义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爱心、充满活力的人。多年来,  相似文献   

19.
母亲至今还珍藏着一件“文物”———一把红色的油纸伞,纸伞的骨架已掉了大半,留下许多宽宽窄窄的空白。伞的顶端被老鼠咬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天窗”,伞柄上的油漆已经脱落殆尽,唯有伞纸依然发出淡淡的清香……小时候,听母亲说,那把伞是祖母给供销社挑了三天货换了钱买的。那时候,它不叫伞,叫“洋开合”。稍大后才知道,那时候中国还很落后,好多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连火柴也叫“洋火”。“洋开合”是我家里唯一的奢侈品,母亲平时是舍不得用的,只有回娘家时才肯拿出来用,晴天用它遮阳,雨天用它挡雨。每当母亲撑着红伞出门的时候,邻里的姑姑婶…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聂拉木县,那不奇怪,包括一些曾在西藏生活过的人也不很熟悉那个地方。因为雪域之地确实太辽阔了。珠穆朗玛峰西北方向约80公里有一座同样闻名于世界的山峰,叫希夏邦玛峰,它仅比珠穆朗玛峰低600多米。这两峰之间形成喜玛拉雅山脉的一个豁口,叫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